废弃储藏室内的危机虽已解除,但那依附于星纹瓜藤蔓被封印的邪异残念,以及其最后时刻引动的、与地底古老脉络及“古沙之祭”相关的扭曲波动,如同一根无形的刺,扎在凌或与叶茯苓的心头。遗迹内部,并非绝对纯净的堡垒。
两人第一时间对遗迹进行了彻查,尤其是那些存放陈旧物品、能量反应微弱的角落,以守护阵结合凌或的空间感知反复扫描,确认再无其他潜伏的威胁后,才稍稍安心。但经此一事,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片土地的历史层叠厚重,隐藏着太多未知,即便是自家地盘,也需时刻保持警惕。
凌或加固了整个遗迹的净化与预警阵法,尤其针对那种收敛气息、依附死物的邪念,设下了专门的能量涟漪监测。同时,他开始着手研究那截封印了残念的星纹瓜藤蔓。
他不敢贸然刺激其中的封印,而是以极其温和的平衡之力包裹藤蔓,细细感知其内部状态。那团被星辉封印的黑气与扭曲波动,此刻如同陷入最深沉的休眠,没有任何活性。星纹瓜本身的生机也并未受到侵蚀,反而因为承载了这特殊的“封印物”,其内部的星辰之力似乎变得更加凝练、内敛,仿佛在进行着某种缓慢的“消化”或“磨合”。
“星纹瓜,果然不凡。”凌若得出结论,“它不仅能封印,或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或‘解析’这类与古祭相关的异种能量。这截藤蔓,现在成了一个特殊的‘样本’。”
他决定暂时不动这个样本,让其自然发展,观察后续变化。同时,他吩咐叶茯苓,在培育星纹瓜时,可以尝试用极其微量的、被稀释过的寂灭虚空之力(完全受控)或从三角虚空之眼捕捉到的、蚀骨荒原边缘的稀薄污浊气息进行“刺激”,看看这些古老的遗种是否会因此产生更有价值的变化。
叶茯苓领命,开始谨慎地进行对照培育实验。她划分出小片专门的试验田,以不同的微量“刺激物”浇灌星纹瓜幼苗,并详细记录其生长状态与能量变化。
与此同时,她主要的精力依旧放在药膳的钻研与“扬名”之上。经过之前几次丹药的投放,“沙漠隐士药师”的名声在特定的小圈子里已然稳固,甚至引来了一些猜测与探寻,但都被凌或以空间手段巧妙引导或屏蔽。
叶茯苓觉得,是时候推出一些更具特色、更贴近日常修行生活的产品了。她将目光投向了新研发成功的“坤元汤”和改良版的“五行养元粥”。
这一日,她精心炼制了一批品质上乘的“五行养元粥”浓缩药膏。此药膏以玉晶米为主基,调和五种属性温和的灵草精华,服用时只需取一小勺,以热水化开,便可成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灵粥。长期食用,能固本培元,调和五行,对低阶修士和凡人武者乃是无上佳品,且药性温和,几乎无副作用。
凌或同样炼制了一批新的子母传讯符,这一次,他在子符中设置了更精巧的隐匿阵法,并扩大了其内部微缩空间的容量。
“这次,我们不只送药。”凌或对叶茯苓道,“连同这‘五行养元粥’的药膏配方、炼制要点、以及其背后蕴含的‘调和五行、固本培元’的养生理念,一并送出去。”
叶茯苓闻言,眼中闪过惊讶,随即化为明悟:“阿冰,你是想……传道?”
“非是传我等之道,而是借沙之民药道之理念,结一份善缘,播一颗种子。”凌或解释道,“只送丹药,他人只知其效,不明其理,依赖性强,且易引来觊觎。若将部分基础而珍贵的理念与配方公开,让有心之人能自行研习、受益,甚至发扬光大,其所结之缘,所积之德,远比单纯售卖丹药深远。更能从中筛选出真正有心向道、品性佳良之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况且,你那‘坤元汤’与星纹瓜相关,牵扯古老地脉之秘,暂时不宜外传。但这‘五行养元粥’的理念,源自沙之民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正大光明,惠而不费,正是扬名立万、积累福缘的最佳选择。”
叶茯苓深以为然。她仔细将“五行养元粥”的配方、火候、药理以及“调和五行、固本培元”的理念,用工整的文字刻画于数枚特制的玉简之中,与一批熬制好的药膏一同,放入子符空间。
凌或施展空间手段,将这些承载着药膏与知识的子符,分别送往了几个信誉较好、有一定影响力的散修聚集的小型绿洲,以及一个以培养低阶弟子着称的小型正道宗门的外围坊市。子符的出现方式依旧是“偶然”与“机缘”,得到者只会以为是遇到了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辈高人的馈赠。
此事办妥,两人便不再刻意关注,将精力放回自身修行与对遗迹、荒原的监控上。
叶茯苓的“坤元汤”在多次调整后,效果愈发显着,对感知地脉气息、滋养肉身神魂皆有妙用,已成为她和凌或日常饮用的佳品。她对星纹瓜的实验也在缓慢进行,初步观察发现,接受极其微量“刺激”的星纹瓜,生长速度似乎略有加快,瓜身星辉也更为灵动,但更深层次的变化尚未显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