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内部,原本用于生产战斗傀儡或防御组件的生物铸造车间,此刻正全速运转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单位。它们被称为“净化蜂群”——个体仅有蜂鸟大小,流线型的暗色外壳下,是高度集成的生物传感器与能量微控单元。它们的核心并非武器,而是一个能够模拟混沌幼苗生命波动的微型场发生器,以及一对可释放特定催化酶的微型触须。
第一批数千只“净化蜂群”如同缄默的乌云,从高塔隐蔽的出口悄然涌出,贴着海面,无声无息地飞向遥远的汐止城外围海域。它们的指令清晰而单一:搜寻、吸附、分解弥散在海洋环境中的阿奎琳娜生物污染信号。
塔之核心的意志如同无形的网络,笼罩着这支特殊的部队。它通过“净化蜂群”反馈的数据流,实时构建着千礁迷域及其周边海域的微观污染图谱。那些原本模糊的、弥散的能量扰动,在蜂群高精度传感器的扫描下,逐渐显露出真容——那是无数纳米级别的生物孢子、信息素囊泡以及微能量节点构成的、仿佛有生命般的污染云,正随着洋流缓慢扩散。
“净化蜂群”开始工作。它们穿梭在污染云中,微型场发生器释放出温和而坚定的混沌波动。这种波动并非强力的“净蚀”,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引导与安抚,仿佛在告诉那些狂暴的污染能量:“此路不通,归于平静。”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确实在发生。被混沌波动笼罩的污染孢子,其活性明显降低,信息素囊泡的破裂速度减缓,微能量节点也变得不稳定。同时,蜂群的触须释放出催化酶,精准地分解那些已经附着在浮游生物或礁石表面的污染物。
这是一场发生在微观世界的、无声的战争。没有爆炸,没有闪光,只有无数微小的单位,以极高的效率,一点点地净化着被污染的海水。
塔之核心冷静地评估着数据。“净化效率:符合预期模型。污染扩散速度降低约百分之十五。预计完全清除现有污染需持续作业七至十个标准周期。” 这是一个缓慢但稳健的过程,符合它当前蛰伏与精准干预的战略。
---
高塔能源中枢。
那点翠绿嫩芽的生长依旧缓慢,却坚定不移。在塔之核心持续引导的、高度纯化的自然能量滋养下,嫩芽已经舒展成一片指甲盖大小的、晶莹剔透的翠绿叶片。叶脉清晰,仿佛内蕴流光。
而就在这片叶片完全成型的瞬间,异变再生!
叶片中心的叶脉交汇处,一点极其微小的、却比以往任何星光都更加凝实、更加内敛的纯白星辉,如同凝聚了万千星光精华,悄然点亮!
这并非幼苗之前那种流转不定的混沌星光,而是一种更加稳定、更加接近“秩序”与“纯粹”概念的光点。它散发出的波动,与那翠绿的叶片生命气息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生状态——生命承载星光,星光反哺生命。
塔之核心立刻捕捉到了这前所未有的变化。扫描分析显示,这纯白星辉蕴含着极高的能量密度,但其性质却异常温和,甚至带有一丝……创生的气息?它与“神树之根”碎片之间的那种微弱正向共鸣,也随着这星辉的出现而增强了一丝。
“检测到未知能量形态:‘源初星辉’(暂定名)。与‘生命根性’模块结合度百分之九十九点八。规则层面活跃度显着提升。”塔之核心迅速更新数据库。它推测,这可能是幼苗在经历濒死蜕变后,其混沌本质与最纯粹的生命力结合,产生的一种更高级、更稳定的能量形态。
这“源初星辉”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幼苗的恢复进入了崭新且更有希望的阶段,更可能预示着其未来能力的巨大飞跃。塔之核心开始设计一系列极其谨慎的测试方案,旨在不打扰其自然复苏的前提下,逐步了解这新形态星辉的特性与潜力。
它像一位守护着绝世珍宝的工匠,屏息凝神,观察着这微观宇宙中正在上演的生命奇迹。
---
汐止城,木叶指挥部。
奈良鹿久盯着海图上最新标记出的几个区域,眉头紧锁。高塔的“净化蜂群”似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近海区域捕捞上来的受污染海产数量有所下降,那种异常的甜腻腥气也淡薄了一些。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但另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报告,几乎同时送达。
派往千礁迷域深处进行水下侦察的精英小队,传回了断断续续、充满干扰的紧急通讯:
“……不是直接的攻击……海水本身……在‘排斥’我们……查克拉消耗异常……速度……是正常的三倍以上……仿佛整个海洋……都在把我们……往外推……”
“……听到……声音……低语……直接在脑海里响起……无法屏蔽……内容混乱……但充满……恶意……”
“……发现……巨大的……生物结构……镶嵌在礁石深处……像……活的珊瑚……但在搏动……散发出……那种排斥力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