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5章 近乡情怯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5章 近乡情怯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古邑公社只有一个青云山,就在他们石谷村和蒲阳县交界的山区,那片地方荒无人烟,早年还是条连接两地的驿道,清末路改道后,驿站就荒废了。

要是知青林场真在那儿,那可就再合适不过了!

半军事化单位的好处,他再清楚不过 —— 等级分明,纪律性强,自己当林场一把手,能说了算,命令也好执行。

而且知青们大多刚离开学校,心思相对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矛盾相对少,管理起来也省心。

他要的不就是这么个清静地方吗?

既能试验空间的用法,又离老家近,还能当 “一言堂” 的场长,简直是为现在的自己量身定做!

就算融合了两世记忆,林鸿彬也明白,现在的自己还不适合在仕途上硬碰硬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其实不太行。

前世在公务员队伍里连副主任科员都没搞明白,现在面对行政系统里的精英,他自认还不够格。

不如先在山沟沟里 “猥琐发育”,带带知青,也练练手。

不是有知识就能当好领导的,青云山知青林场这种偏安一隅的单位,正好适合他。

“陈叔,这青云山知青林场,是不是在石谷村旁边啊?” 林鸿彬按捺住心里的激动,又多问了一句,

“还有,我听您说这林场是县属的,我这副连长的级别,会不会不够啊?”

“嗨,你想多了!” 陈正身摆了摆手,“就一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场长的待遇还比你这大学生加副连长低一级呢!要是让你拿着副科待遇干办事员的活,那才是浪费革命人才!”

“那我就选青云山知青林场!” 林鸿彬立刻做出决定,“离我家近,跑步回去都用不了半个小时,方便照顾爷爷奶奶。”

“行,那你先填了这张表。”

陈正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递给她,“对了,有近期的照片吗?办手续要用。”

“没有,我刚从部队回来,还没来得及拍。” 林鸿彬老实回答。

“那我先把材料报上去,你下次来办手续的时候记得带上照片。先回去等通知吧,最多一周就能批下来。”

“老陈,够意思!晚上请你吃鱼!” 林国雄立刻接话,把林鸿彬带来的鱼干当了 “人情”。

“合着我给你办事,你才舍得请我?你这老抠!” 陈正身笑骂道,眼里却没真生气。

“我这武装部是穷部门,平时想请也没条件啊!行了,不跟你扯了,我们先走了!”

林国雄还是那副干脆利落的性子,起身就往外走。

“谢谢陈叔,那我们先走了,您忙!”

林鸿彬跟着道谢,心里一块石头彻底落了地 —— 这事稳了!

回到武装部,林鸿彬赶紧给林国雄道谢:“叔,真是太谢谢您了!我本来都做好等半年的准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定了。”

“你怎么就偏偏选了林场?那地方可不轻松,山里条件苦。” 林国雄有点不解。

“苦点不怕,主要是离家近,而且林场没那么多掣肘,我学的后勤管理知识,也能在那儿试试水。” 林鸿彬解释道。

“也好。” 林国雄点了点头,“山里清净,没那么多糟心事,先在那儿锻炼锻炼也好。前几年县里闹武斗、搞大批判,乱糟糟的,反倒是农村安稳些,没那么多事。”

林鸿彬端起桌上的茶缸喝了口温水,想起刚才在县政府门口看到的牌匾,又问道:“叔,我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县政府的牌匾换了,这是怎么回事?您给我说道说道。”

“唉,这事说起来就复杂了!”

林国雄也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刚才光抽烟,口干得厉害,“这几年行政区域划来划去,我都快搞晕了,有时候写报告还会把抬头写错。”

他放下茶缸,慢悠悠地说:“1970 年 2 月,咱们清源县跟隔壁的蒲阳县,一起从刺桐专区革委会划到了侯官专区革委会;去年 7 月,侯官专区又改成了蒲阳地区,行政公署也迁到了蒲阳城关。以后要是需要去地区办事,可别跑错地方了。”

“是!” 林鸿彬下意识地立正应答,声音简洁有力 —— 在武装部这种军事机构里,他总忍不住拿出军人的习惯。

两人又拉了会儿家常,林鸿彬看了看天色,起身告辞:“叔,我得去拍张照片,还得赶下午回公社的公交车,晚了就赶不上了。下次来县城,我再来看您。”

他打听清楚了,县城到古邑公社的公交车就两趟半 —— 早上一趟从县城去古邑,下午一趟从古邑回县城;古邑到县城也是一样的班次;还有 “半趟” 是去蒲阳县的过路车,三天才一趟。

现在要是不抓紧,就得在县城过夜了。

“行,那我就不留你了。” 林国雄点点头,“回去了,别忘了帮我给你爷爷带声好。”

“好嘞,叔再见!”

人民照相馆和县政府在同一条大街上,县政府在街西头,照相馆在街中间。

林鸿彬步行过去,没想到今天拍照的人还不少,他排队登记、交钱,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轮到。

拍完照,跟师傅约定好数天后来取,就急匆匆往车站赶 —— 车站在街东头,再晚就真赶不上车了。

好在运气不错,他刚到车站,去古邑公社的公交车就来了。

车上也没人认识他,一路安安静静的。

公交车沿着山路慢悠悠地爬,发动机响了近两个小时,才到了石谷村路口。

林鸿彬下了车,一股凉意扑面而来 —— 从海拔四五十米的平原,到海拔近八百米的山区,再加上太阳西斜,气温一下子降了六七度,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接下来还有半个小时的山路要走。

这一路全是山林,又到了晚饭时间,连个人影都没碰到。

快到村口时,林鸿彬特意钻进树林里,趁着没人,从空间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行李 —— 背上扛着军被,手里拎着两个袋子,一个装着衣服鞋子,另一个装着从海岛带回来的海产干货。

村口那棵大枫树,是石谷村的标志,看到枫树,就知道家到了。

虽说现在行政上都叫 “生产大队”“生产队”,但村里人还是习惯叫 “石谷村”。

看到熟悉的枫树,林鸿彬突然有点 “近乡情怯”—— 记忆是融合了,可他终究不是原来的林鸿彬。

不过转念一想,原主也有好几年没回家了,就算言行有点变化,应该也能蒙混过关。

大枫树对面是大队部,这会儿大门已经关了。大队部右边下个小坡,就是他家所在的院子 —— 那是个 “四水归堂” 格局的院子,是爷爷当年和几个堂兄弟一起盖的,现在住了五户人家,算是村里的 “集体厝”。

这年代,当地农村很少有独门独院的房子,大多是近亲凑在一起盖一排房,或是盖个大院子,门前再弄个晒场,既省钱省事,平时也热闹。

石谷村就是由六个这样的 “集体厝” 和三座独院组成的,总人口不到三百,解放后出生的年轻人占了一大半。

房子都是一层的,他家在靠晒场的这一排,一共六间房 —— 厨房和餐厅连在一起,一间杂物间,一间粮仓,剩下两间住人。

林鸿彬站在坡上,看着院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身体本能的升起一阵暖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