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14章 行使党员权利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314章 行使党员权利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回到青云山没几天,就迎来了军区后勤部的同志,林鸿彬和潘金星被嘉奖一番,然后让他们两个人签好保密承诺书后,拿走了自热饭的技术。

忙完自热饭技术,林鸿彬又被叫到省里开会。

“为整合全省农业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发展,省委、省革委决定恢复省农业科学院,直属省委、省革委领导!”

青云山育种中心也属于被整合的对象,所以,林鸿彬6月有一大半的时间在省里开会。

7月份,第三期杂交水稻制种收割一结束,整合的通知就传了下来,青云山就有大变动了。

省农科院将省农业科学实验站、省农科所、蒲阳地区青云山育种中心、蒲阳地区长乐农场、福安专区茶叶试验场、福安专区玉田食用菌培育场、?芗城地区甘蔗试验站等单位并入。

下设稻麦、果树、茶叶、蔗麻、蚕桑、食用菌、蔬菜、双薯、畜牧兽医9个研究所,还有土壤肥料、耕作轮作、植物保护3个研究室和青云山这个育种中心。

青云山育种中心由蒲阳地委、地革委直属的事业单位转成省属事业单位的下级机构,级别没有变动,但人员变动就大了。

青云山党委第一副书记兼育种中心第一副主任换人,由原农科所的副书记宁学炜担任,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来接替林鸿彬的。

青云山现在的第一副主任曾卫国调回地方;

纪委书记换人,黄镇山转党委副书记兼副主任;

邱明林、郑智华、刘诗颖、傅启雄等人办公室地点没有变,但人事都调到各自对应的研究所,然后又借调了回来。

至于陆志高,他在多个部门兼职。

各研究所和研究室的人也安排人过来蹲点,青云山育种中心的研究职能看似减弱了,但实际上多了好多技术研究人员,科研能力那是噌噌上升啊。

这一变动,育种中心原来的这些工作人员还是很开心的,省直属单位啊,拿出去多好听,而且上升的空间也变高了。

这些人员变动都是提前跟林鸿彬通过气的,林鸿彬还暂时兼任省农科院副主任,至于林鸿彬后续的去处,还得等开完重要的会再做处理。

一交接完,林鸿彬就得飞首都参加十届三中全会了,他的党代表身份还在。

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十届三中全会在首都召开,总设计师复出。

会议期间,会场外的走廊上总是人来人往。

这天林鸿彬刚走出会场,就被一位穿着中山装、面带笑容的中年干部拦住了去路。

“同志,请问你就是林鸿彬同志吧?”对方语气热情,伸手就要跟他握手。

林鸿彬愣了一下,随即握住对方的手:“我是林鸿彬,请问您是?”

我是粤省商业厅的陈xx啊!” 中年干部笑着自我介绍,语气里满是急切,“可算找到你了,太难得见到你本人了!”

两人找了个僻静的休息室坐下,陈启明刚坐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林同志,你不知道,这几年多亏了你的那几个建议,我们粤省每年能多挣近千万的外汇!”

林鸿彬听了,忍不住笑了:“陈厅长您太客气了,我只是提了点粗浅的想法。要说感谢,那港岛那些炒黄花梨和明式家具的商家更应该感谢我,他们从中挣的可比咱们省里多得多。”

“是啊,下次见面得让他们请客!港岛的几位同志还建议我们把黄花梨树保护起来,慢慢的放出,你怎么看!”

“2~3百年才能成材的木头当然要保护起来,好东西还是要捏在自己手上!”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林鸿彬这两年都没去关注黄花梨的价格变动,但陈厅长既然说每年能多挣数百万,那应该是挺高的了。

林鸿彬突然的有点想知道,蒲阳工艺品厂的那些雕刻师傅们,是会感谢他呢,还是会骂他?

大会还决定在下个月12日至18日,召开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国家发展擘画新蓝图。

大会结束后,林鸿彬没有立刻返程。

林鸿彬对一年到头的学大寨会议,看着各地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模仿,心里早就忍无可忍。

“既然忍无可忍,那就无需再忍!”

他决定行使党员的建议权和保留意见权,提前对大寨揭盖子。

林鸿彬熬夜写下关于“农业学大寨”问题的一些意见材料,从各地气候、土壤差异,到农业科学规律,一条条梳理得清清楚楚,随后郑重地向中央办公厅提交了申请,希望能当面向李次辅汇报。

在七月二十二日,林鸿彬郑重地向办公厅提交了申请,希望能有机会当面向李次辅汇报,第二天早上就收到了接见通知。

七月二十三日下午,林鸿彬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进李次辅办公室。

上次见首长是无所求,所以也无所惧;可这次是自己主动申请建言,心里既有紧张,又有一丝期待,心情完全不同。

“首长好!” 林鸿彬快步走上前,恭恭敬敬地敬了个礼,声音比平时微微高了些。

李次辅抬头看向他,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是鸿彬同志啊,快坐。几年不见,你可比以前稳重多了,不错不错!”

说着,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

林鸿彬在椅子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紧绷的神经在李次辅温和的目光中渐渐放松下来。

“谢谢首长夸奖!” 他轻声回应,双手不自觉地放在了膝盖上。

“我看了你提交的资料,” 李次辅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你对‘学大寨’有意见?”

林鸿彬连忙坐直身体,认真回答:“首长,我对‘学大寨’的精神没有任何意见。大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和所有农业工作者认真学习,这种精神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前些年,全国学习大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是对现在的‘农业学大寨’保留自己的看法。”

“摊开说!”

“我和几位多次去过大寨考察的农业专家探讨过,他们都一致认为,大寨的种田模式不科学,违背了自然规律。

大寨那边多是山地,为了增产开山造田,大量破坏了植被,生态破坏严重,只注重短期产量,按那样的方法种地,用不了几年,整个地区的生态都会退化了。

那些专家还专门蹲在大寨的田里,仔细观察过土壤的质地、庄稼的生长情况。”

林鸿彬语气坚定平稳:“按他们的专业推断,这几年大寨所谓的‘高产’,其实是靠大量投入堆出来的,即便如此,实际产量也不算特别高。

单就高投入这一条,就完全不具备推广性,换个地方就水土不服。”

李次辅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突然问:“也就你们敢说大寨的的产出不高,今年的早稻收割了吧,平均亩产是多少?”

“除掉制种的,杂交稻超过1500斤了!”林鸿彬脱口而出。

“那杂交稻种两季就是 3000 斤,去年大寨的亩产只有 1300 来斤。”

李次辅若有所思地说,“让一个先进地区去学习后进的模式,确实不太对!”

林鸿彬连忙补充:“而且现在大寨的耕作方式,除了多了几台农机,跟十几年前没多大差别。他们产量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国家不断迭代的良种、化肥和农药,跟所谓的‘大寨模式’关系不大。”

李次辅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

烟雾在办公室里缓缓散开,笼罩着他沉思的面容。办公室里一时陷入寂静,只有香烟燃烧的细微声响。

林鸿彬坐在一旁,心跳不由得加快,手心也微微冒出了汗。

就在林鸿彬以为李次辅会继续沉默时,李次辅突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去过大寨没有!”

“去过!” 林鸿彬毫不犹豫地回答,声音响亮。

“那你在大寨看到了什么?”李次辅又问,目光紧紧盯着他,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当时的情景。

林鸿彬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迎上李次辅的目光:“我站山上,看到大寨与其他村子,是不同的两个世界!”

林鸿彬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寂静的办公室里炸开。

李次辅听完,拿着香烟的手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又吸了一口烟,烟雾从他的嘴角缓缓溢出,模糊了他的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