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09章 上书英雄悲剧落幕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309章 上书英雄悲剧落幕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76年,注定要成为无数人记忆中悲伤的一年。

7月初,盛夏的燥热还未完全蔓延开来,一则让全国人民心碎的消息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委员长与世长辞。

7月11日,青云山举行了一场追悼会!

可生活的齿轮,并不会因为委员长的离去而停止转动,日子还要继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省报上关于郑庆宏的报道突然多了起来,篇幅越来越长,内容也越来越详细,仿佛一夜之间,他就成了报纸上的 常客。

那些铺天盖地针对林鸿彬的批判文章,就像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刮走了一样,几乎再也看不到了。

郑庆宏离开蒲阳后,反而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姿态活跃起来。他开启了全省范围的巡演,所到之处,必定会举行一场场声势浩大的报告会。

报纸上的照片,都是郑庆宏在报告会上,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拳头的场景。

报纸上登出来的报告会内容,言辞激烈,公开表态支持造反派,对各级当局领导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甚至提出要将他们打倒。

凭借着这样的举动,郑庆宏俨然成了全省范围内一个举足轻重的“派头”人物,身边也渐渐聚集了一批追随者,他的每一个决定,似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局势。

就郑庆宏这般张扬跋扈、四处树敌的作死举动,都轮不到林鸿彬找他清算。

只要稍有机会,一群领导能先把郑庆宏拍扁无数遍。

林鸿彬自然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干脆不再把目光放在郑庆宏身上,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单位内部的整顿上。

对那天透露行程消息的人,林鸿彬隐隐约约能猜到是谁干的,但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他无法判断对方泄露行程的意图,是好意还是恶意,就暂时不找麻烦了。

但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林鸿彬当机立断,专门召开了一次关于保密工作的会议。

至于这场会议,是意有所指,敲山震虎,还是单纯为了单位的保密工作,规范日常流程,或许只有林鸿彬自己心里清楚,但无论如何,会议必须开,而且要开得郑重其事。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单位的核心成员都悉数到场。

林鸿彬坐在主位上,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开口说道:

“大家都清楚,我们单位是育种单位,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果,其中涉及到许多关键的技术和数据,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单位的保密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顿了顿,林鸿彬继续说道:“为了加强大家的保密意识,堵塞保密工作中的漏洞,我们今天就重新学习一下单位的保密条例。第一条,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不该看的秘密不看,不该记的秘密不记.......”

学习会尾声,林鸿彬目光再次扫过众人,特意提高了音量,语气严肃地补充道:“单位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禁止通过电话、书信等渠道传播领导行程信息,避免因职务便利泄露敏感信息......

谁要是敢借着职务便利,泄露这些敏感信息,到时候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这场会议到底有没有效果,暂时还无法判断,但林鸿彬把该说的警告都明明白白地通报了出去,意思很明确:丑话说在前面,往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他绝不会手下留情。

相对于外面的动荡,青云山则安稳的像一片世外桃源。

但在这片相对平静的土地上,知青们却有着自己的焦虑和期盼,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便是今年的大学生名额问题。

眼看着7月都快结束了,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公布的推荐上大学名额,今年却迟迟没有动静,这让知青们的心像被猫爪子挠一样,坐立难安。

留在青云山的这些知青,大致能分成三个群体,每个群体的心态和选择都大不相同。

其中一部分知青,以林鸿彬的那些亲戚、故旧的孩子为主,听了林鸿彬的劝告,打定主意要靠自己的实力考大学。

他们每天都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为了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而不懈奋斗。

另一部分知青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他们的技能点应该没点在学习技能上,到青云山开始就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对于大学生名额的事情,他们显得漠不关心。

但这一部分人优势也很明显,对人情世事那是举一反三,能玩、能混、嘴巴甜,情商那是相当的高,绝对能当好职场中的润滑油。

还有一部分知青则处于中间地带,既不拼命学习,对学习也还有点兴趣,学习不算好也不算差,属于中等水平。

自己考大学没太大把握,放弃又不甘心。

所以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推荐上大学这件事上,对名额的消息格外上心。经常主动找到林鸿彬,询问关于大学生名额的事情。

每次面对知青们充满期待的眼神,林鸿彬都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现在局势这么乱,到处都不安定,各级部门都忙着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上大学的事情,你们再等等,都耐心等通知吧!”

局势确实非常的乱,领导们哪里有时间关心上大学的事情。

比如现在,武斗再起,愈演愈烈。

清源县武德充沛,更是成了武斗的重灾区。

县里的“热心群众”经常会给林鸿彬打电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又有几分忌惮,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地的混乱场面:

“xx派和xx派今天又在东门干起来了,那场面、那个激烈,好像死了好几个人,啧啧啧......”

“今天有两个村子用土炮对轰,那火力,比当年我们连队还猛......”

人的本性是不愿受约束的。

一旦没了秩序的束缚,那些潜藏在心底的**、冲动,便会毫无顾忌地展现出来,好的坏的,善的恶的,都在这混乱中暴露无遗,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时间在混乱和悲伤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就到了8月底,该送祝晓燕上学了。

经常在幼儿园混课的两娃,也搞明白上学是啥东东了。

两娃挥着小手,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再见,我会想你的!”

可仔细一看,小丫头嘴里说着想念,眼睛却一直盯着手里攥着的包子,嘴角还沾着点碎屑,显然,妈妈的离开对她来说,远没有手里的包子有吸引力。

都说相处两三天是母慈子孝,相处了一段时间,那肯定是鸡飞狗跳。

特别是两个小家伙正处于狗都嫌弃的年龄,每天不是吵吵闹闹,就是闯点小祸,这暑假时间可没少挨祝晓燕的训。

如今妈妈要走了,他们心里或许还有点小窃喜,终于能暂时摆脱妈妈的管束了。

林鸿彬开车祝晓燕送直接送到学校,这次一路走得格外顺利,再也没有出现之前被人跟踪的情况。

时间到了9月,更大的悲痛便再次降临,9月9日伟大的教员与世长辞。

为了缅怀教员,9月18日,蒲阳地委、蒲阳军分区党委和蒲阳县委在体育场联合召开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追悼大会,现场聚集了5 万多人。

林鸿彬也在青云山举行追悼大会,怀着无比崇敬和悲痛的心情送别教员,晒场上回荡着悲伤的哀乐,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的哀思。

追悼大会过后,那就要开始反攻清算了。

关于郑庆宏的消息,也断断续续地通过电话传来:

“现在天天有人喊着要清算郑庆宏......”

“郑庆宏那王八蛋不知道跑道哪里躲起来了......”

“有传言说郑庆宏在这几个月的打砸抢事件中,趁机捞了不少好处,家里藏了不少东西,现在他家都被人冲进去了,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

“郑庆宏实在躲不下去了,带着他的几个党羽,主动去自首了......”

上书英雄郑庆宏以悲剧落幕!

对于郑庆宏这个人物,林鸿彬也在心里做了个总结,思考着从他身上能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林鸿彬觉得,郑庆宏敢去告御状,说明他确实有不畏强权、敢于直面权威的勇气,这一点或许值得肯定。

可他一个原本只是小学教员的人,对政治一窍不通,却偏偏凭着一股冲动,一头扎进了政治的风浪里,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闯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最终只能被时代的巨浪拍得粉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郑庆宏的政治生涯,前后也就短短三年时间,可这三年,却像坐火箭一样,从默默无闻迅速崛起,又在在高峰期回落,接着又重回巅峰,又快速陨落,充满了戏剧性。

如果把这三年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状态。

74年,刚踏入政治领域的郑庆宏,心里或许还怀着几分理想和热血,嘴里喊着各种口号,做起事来还算公正,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也能保持着基本的原则,那时候的他,多少还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可。

到了75年,郑庆宏凭借站队,站到了一定的高度,手里有了些权力。

可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被冷落,手里的权力被收回,之前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渐渐散去。

对于一个尝过权力滋味的人来说,这种从高处跌落的失落感,比任何打击都要沉重。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权力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心里的**开始慢慢滋生。

而76年,郑庆宏心里对权力的**彻底冲出了牢笼,变得肆无忌惮、无拘无束。

他为了重新夺回权力,不惜采取激进、极端的手段,到处煽风点火,批判他人,甚至不惜破坏秩序,最终也正是这份无拘无束,让他彻底迷失了自己,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换做自己,从高位跌落,还能不能保持平常心?

林鸿彬在总结郑庆宏,也是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思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