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300章 孩子不恋家,长大了更独立?

在这暑期最热的季节,农林大学的老知青们却背着行囊如约而至,山坳里的热闹劲瞬间又往上窜了一层。

最兴奋就数一群幼儿园的小盆友,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麻雀,围着老知青们蹦蹦跳跳。

“黄叔叔,你上次说的孙悟空后续呢?”

“林叔叔,快教我打球。”

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在场部打转,在他们眼里,这群会讲故事、会教新奇玩意儿的叔叔阿姨,就是最会玩的“大朋友”。

林锡铭、林锡颖两个小家伙更是急不可耐,一吃完午饭,就从托儿所的玩具堆里拽出羽毛球拍:“叔叔阿姨,快来跟我们比划比划!”

林锡铭举着球拍,小脸蛋憋得通红,林锡颖则在一旁使劲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球拍还是去年知青们留下的,蓝色的拍框掉了漆,白色的网线也松了几根,却成了兄妹俩最宝贝的东西。

其实在青云山,打羽毛球的人并不多。

一来室外场地没个遮挡,山间的风说刮就刮,刚把球发出去,风一吹就偏了方向,好好的球局总被搅得稀碎;

二来羽毛球不太耐用,打个三四天,羽毛就掉得七零八落,像只秃毛鸟。林场倒是很多羽毛,只是没加工过的羽毛可弄不成羽毛球。

买又不好买,自己做又不好用,最后就没什么人玩了;

久而久之,愿意打羽毛球的人越来越少,这副球拍最后就落到了育儿所,成了孩子们的专属玩具。

特别是林锡铭、林锡颖两个小家伙,天天把球拍当“武器”,你追我赶地在院子里“对战”。

有时候还会举着球拍去追晒场上的狗,现在狗都嫌弃他们,友谊的小船早就翻了。

祝晓燕看着这场景想去阻止。

“比起他们挥舞着树枝、拿着石头疯跑,这球拍至少没什么杀伤力,安全多了。” 郭嫂子笑着对着祝晓燕说道。

“让他们折腾吧,孩子嘛,就该多跑跑。”黄家嫂子也搭腔道。

青云山的大人们更爱凑在一起玩乒乓球、排球和足球。

乒乓球台就搭在晒谷场边,是林场自己做的。不管是干部还是知青,一有空就围在桌边,握着自制的木球拍你来我往,“乒乒乓乓”的声响混着笑声,能从早传到晚;

排球倒是挺耐用的,用了一年竟然也没坏,可能跟没什么扣球有关系。十几个年轻人围成一圈,喊声、笑声混着排球落地的“砰砰” 声,格外热闹;

足球则换了好几个了,一群人在满是坑洼的晒场上追着球跑,累得满头大汗也乐在其中。

至于篮球,就没那么受欢迎了。场地不够平,运球都不稳,最后就剩几个人偶尔在那里投投篮,很难凑齐球局来。

不过不管是玩什么集体项目,只要林鸿彬一出现,场面就会变得有些“尴尬”。

他身体素质好、反应快,技术也比这些刚接触这些运动的人强多了,往往玩着玩着,就成了他的个人表演赛,其他人要么接不住他的球,要么跟不上他的节奏,玩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致。

“林书记,您就别下场了!”黄镇山忍不住开口,“您一玩,我们都没体验感了!”

后来大家干脆“约法三章”,不让林鸿彬跟着一起玩,最多只能当裁判。

他也不恼,正好把精力放在教两个孩子上。

趁着林锡铭、林锡颖对羽毛球拍还有兴趣,林鸿彬常蹲在晒场上,手把手教他们步法。

“铭铭,跨步要快,像小老虎扑食一样。”他一边说,一边迈着大步示范。

转头又对林锡颖说:

“颖颖,垫步的时候要稳,别慌……”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着跨步、并步、垫步加蹬跨步、交叉步的动作,兄妹俩学得有模有样,把这些步法当成新游戏,在晒场上跑着跳着,笑声能传出去老远。

看着孩子们灵活的身影,林鸿彬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俩娃说不定是当运动员的料?

凭着他们天天吃空间食物的养起来的身体条件,比光读书更容易出成绩。

这个想法在他心里打了个转,他决定以后多留意孩子们的运动天赋,说不定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被推荐上大学的知青们也陆陆续续收到了大学通知书。

林巧玲、陈晓庆、张清妍还真的被水木、燕大录取取了。这种以地区划片分名额,她们真的有优势。要是按省分名额,她们应该是没机会的。

祝晓燕、陈建新、蔡秋华和蔡雅婷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四人都考上了鹭岛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同学,只是专业不同。

祝晓燕是中文系、陈建新进入化学系,蔡秋华进入外文系、蔡雅婷上的是计划统计系。

剩下的基本被送去农林大学、榕城大学等。

青云山被推荐上大学的数量还是全地区最多的一个单位,但反对的人不多。

剩下的知青们可都是关系户,青云山送上大学的人越多,就说明自家孩子以后的机会越大,没人愿意为了一时的嫉妒,堵了自家的路。

看着林巧玲、陈晓庆他们嘻嘻哈哈的互相恭喜,林鸿彬心里却在盘算另一件事:

以前办公室有林巧玲、陈晓庆他们在,相当于办公室到处都是他耳目。

现在她们要去上大学,要不要重新安排一批人?最后林鸿彬把舅表妹拉过来接替林巧玲成为秘书,其他的岗位就算了。

农忙一结束,水稻育种中心的招收的工友很快的都就位了,人是公社那边挑的,是在没有和育种基地合作的生产队挑了10个人,他们一到岗,马上就被安排培训了。

另一边,青云山新建的土木楼房也在加快收尾。主要是木工活太多了,有点费时间。

看情况,祝贺晓燕是赶不上搬家了,再过几天,她就要去鹭岛大学报到,只能等放假回来,才能住进新房子。

8月底,青云山大学生第三场欢送会热烈举行,这次爷爷奶奶、三舅公也都来了,为祝晓燕、陈建新、蔡秋华三位晚辈送行。

欢送会结束后,大部分新大学生都回了家,准备收拾行李去学校报到。隔了一天,祝晓燕、陈建新、蔡秋华也到了出发的日子。

隔了一天,祝晓燕、陈建新、蔡秋华也得出发了。

出发前,祝晓燕特意抱着林锡铭、林锡颖亲了好一会儿,把两个孩子的小脸蛋亲得红红的,眼眶却悄悄红了。

“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上学,你们要听婶子的话,好好吃饭,别调皮。” 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

林锡铭、林锡颖还不知道妈妈要离开很久,只是仰着小脸,伸手摸了摸祝晓燕的头发。

小锡铭小声问:“妈妈,什么是上学啊?”

小锡颖则是问:“妈妈,你是不是像爸爸之前那样要出去好久好久?”

“等放了假就回来,到时候给你们带好吃的。”祝晓燕强忍着眼泪,笑着点头。

托儿所的黄嫂子在一旁笑着打圆场:“晓燕你放心,俩娃在这儿乖得很,我们会好好照看的。”

她转头又对两个孩子说:“走,咱们去跟小伙伴玩积木,让妈妈安心去学校。”

两个小家伙一听 “玩积木”,眼睛顿时亮了,挥着小手跟祝晓燕告别:“妈妈再见!记得带好吃的!”

祝晓燕点点头,转身跟着林鸿彬坐上吉普车--陈建新、蔡秋华已经带着孩子在车里等了,蔡雅婷则会在汽车站和他们汇合。

林鸿彬开车把几人送到汽车站,又反复叮嘱:“到了鹭岛记得给家里报平安。有事儿随时打电话。”

看着他们背着行李上了汽车,直到汽车的影子消失在街道尽头,他才转身往回走。

晚上,林鸿彬把两个孩子接回了家。

没见到妈妈,林锡颖起初还哼唧了一会儿,吵着要找妈妈。林鸿彬抱着她,给她讲了《西游记》的故事,林锡铭则在一旁玩着积木,没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就累得睡着了。

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林鸿彬松了一口气--幸好孩子们没怎么哭闹,不然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哄。

第二天一早,林鸿彬带着两个孩子洗漱完,托儿所的嫂子就来接他们了,平时都是祝晓燕送到食堂的。

让林鸿彬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两个孩子好像一点也不在意妈妈在不在身边,反而乐滋滋地跟着嫂子去托儿所和小伙伴玩,对他更是视而不见,连一句“爸爸再见”都没说。

林鸿彬站在门口,无奈地摇了摇头。

心里暗自感叹:诶,过惯了托儿所集体生活的孩子,是不是不怎么依恋父母了?

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看到孩子们能开开心心的,他又觉得这样也挺好--至少孩子们不会因为想念妈妈而难过。

只能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孩子不恋家,长大了更独立。

只是这是真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