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章 必须转业啊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2章 必须转业啊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台风过后的海岛,空气里还飘着雨后的湿润,林鸿彬左脸的红肿还没完全消退,却坚持要出院。

刚回到连队,他就成了 焦点人物—— 那天跟着巡逻的战士没说清海里的怪物到底是什么,连战友们都好奇得不行,连连长和指导员都忍不住凑过来 八卦。

办公室里,连长一把拉住刚进门的林鸿彬,也不管他脸上还没消肿的印子,急切地问道:“小林,你跟我们说说,那天在海里,你到底看清那是什么东西了?有多大个头?”

指导员也在一旁点头,眼神里满是好奇,像个等着听故事的孩子。

林鸿彬被两人看得有点无奈,却也没恼,笑着打趣:

“连长、指导员,说实话,我也想知道那到底是啥!要不您俩下道命令,让战士们帮忙下几网,看看那大家伙还在不在?要是能捞上来,我还能好好报个一尾巴之仇!”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其实也犯嘀咕 —— 那条鱼到底是什么?会不会跟自己的穿越有关?

连长听了,却摆了摆手:“算了算了,能一尾巴把你拍晕的,肯定是个大家伙!咱们连队那几艘小船、几张小网,哪经得住折腾?真要是把战士们折进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可连队里关于 “林副连被大鱼拍晕” 的话题,却还热了好几天。

驻岛连队就这么些人,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没训练的时候,战士们总爱凑在一起聊天。

这天休息,几个战士又聊起了林鸿彬:“你们有没有觉得,林副连自从出院后,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可不是嘛!” 另一个战士立刻接话,“以前他看着挺谦和的,但总带着股子书生的傲劲,咱们这些大头兵跟他说话,总觉得隔着点啥,心里怪不自在的。”

“对!现在他笑容多了,那股端着的劲儿也没了,上次还跟我一起修网呢,一点架子都没有!”

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却没人知道,如今的林鸿彬,早已不是原来的林鸿彬了。

原来的林鸿彬,是正经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跟连队里这些平均学历不到初中的义务兵比,身份、职责、教育背景都差着一截,天然就有层隔阂,想真正融到一起,难如登天。

可现在的林鸿彬,融合了两个世界的记忆 —— 那个来自 2025 年的 “钓鱼佬”,经历过公务员的基层打磨、创业的起起落落,早就没了所谓的 “傲气”。

尤其是在那个 “知识分子” 不那么受追捧的时代,他干的都是服务群众的活儿,哪有什么可端着的?两个灵魂碰撞后,显然是更懂人情世故的 “钓鱼佬” 意识,占据了主导。

这段时间,林鸿彬也没闲着,一直在梳理两个世界的记忆。

他发现,这个世界跟自己穿越前的世界,大部分是重合的 —— 同样的唐宋元明清,同样的民国乱世,同样的抗日战争,连社会结构、生活习惯都相差无几。

唯一的不同,是在某些时间节点上,地名、人物略有差异。

“应该是个平行世界,相似度能有 95% 以上。”

林鸿彬心里有了判断。

从 2025 年到 1971 年,跨度几十年,可脑子里的知识、经验还能用,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更让他惊喜的,是脑子里那块 “屏幕”—— 经过反复确认,他终于肯定,那就是自己穿越前用了六年多的手机屏幕!太熟悉了,连屏幕边角的划痕,都跟记忆里一模一样。

他试着按小说里写的方法探索,折腾了好几天,终于摸清了规律:手机内存变成了一个灰蒙蒙的存储空间,不知道有多大,但能把接触到的小东西收进去。

这可不就是穿越者标配的 “空间” 福利嘛!

更让他安心的是,手机里存的资料全在 —— 开餐厅、做美食视频时存的《菜谱大全》和美食教程;拍 “野果猎人” 系列时找的果树野果资料;做农村种菜视频时整理的蔬菜种植技巧;赶海、海钓时收集的海产品图鉴……

还有近千首音乐、十几本完本小说,甚至连饲料配方、农村堆肥方法、食用菌种植教程都在 —— 那时候他本想扎根农村做题材视频,特意找了不少相关资料,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战士们觉得他变得亲和了,可林鸿彬心里,却越来越觉得自己 “配不上” 这身军装。

他天天琢磨的,不是怎么搞好后勤,而是怎么才能离开部队 —— 必须转业!

这念头越来越强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灵魂早已不是纯粹的军人了,一个来自平行世界的非军人意识,控制着这具军人的身体,每天面对着朝夕相处的战友,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二是他身上藏着 “空间” 这个大秘密,就像揣着聚宝盆在闹市走的小孩,时时刻刻都在提心吊胆。

战友们跟他太熟了,他的一点变化都能被察觉,时间长了,难免会露马脚。

而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早晚得出问题,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

就在林鸿彬为转业的事愁眉不展时,补给船带来了一大包信件 —— 海岛交通不便,信件都是攒着一起送过来的。

“林副连,有您的信!” 文书小陈拿着一封信跑过来,递到他手里。

“谢谢陈文书。” 林鸿彬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里一暖 —— 是爷爷写来的。

林爷爷是个老革命,早在 20 年代后期,还是少年的他就在鹭江道求学时接触了党组织,跟着老革命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那时候的鹭江道,管着十二个县,包括现在闽省的鹭江市、刺桐专区,还有蒲阳地区的蒲阳县、清源县。

1930 年,红 108 团在老家隔壁的乡里成立,林爷爷是骨干成员。

后来红 108 团被打散,他回了老家,跟志同道合的同志组建了红军游击队。

1937 年国共合作后,已经有了妻儿的林爷爷没跟着游击队北上编入新四军,而是留在老家,拉起队伍组建了抗日游击队。

抗战期间,闽东北、闽南沿海先后沦陷,林爷爷带着游击队,凭着熟悉的地形,数次偷袭日军据点,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

解放后,他留在老家任职,看着家乡从清源县第十区变成清源县古邑公社,他一直是公社的三把手,既不升职,也不去县里,就这么守着。

林鸿彬拆开信,一字一句地读着 —— 前半部分说的是爷爷的近况:老爷子前段时间退休了!退休前,政府考虑到他是老革命,又不争不抢干了一辈子,特意给提了待遇,级别从 17 级提到了 15 级。

17 级相当于副科,16 级是正科或副处,15 级就是实打实的副处了。

他现在是副连长,级别是 18 级,月工资 87.5 元;15 级的月工资能有 124 元,是普通工人的四倍,足够爷爷奶奶舒舒服服过日子了。

而且爷爷还是省人大代表和党代表,肯定还有其他补贴,晚年生活算是有了保障。

信的后半部分,就满是老人家的牵挂了:“我和你奶奶年纪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早点抱上曾孙。

你在部队里要是能解决个人问题,就抓紧;要是解决不了,就回乡相亲,爷爷给你安排。爷爷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等几年……”

看到这里,林鸿彬的眼眶有点发热。

他的父亲,曾是爷爷手下的游击队员,解放战争时跟着部队转入正规军。

因为水性好,金门战役时,父亲作为先头部队,划着木帆船抢滩登岛。

可没想到,渡船刚靠岸,就被国民党军的陆海空立体火力全部摧毁,父亲和战友们跟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了两天两夜,最终还是失利了,连遗体都没能运回来 —— 那时候,林鸿彬刚会叫 “爸爸”。

母亲也是个苦命人,丈夫牺牲后不到两年,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去后院搬柴火时被毒蛇咬了胳膊,因为医疗条件差,没能抢救过来。

那时候林鸿彬还不记事,是爷爷奶奶一手把他拉扯大的。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住在公社机关大院里,跟在爷爷身边,方便上学。

他没有叔伯,只有两个姑姑,早就嫁了人,家里就他这么一个男丁。

爷爷奶奶盼着抱曾孙,也是情理之中。

看着信里爷爷的叮嘱,林鸿彬突然眼前一亮 —— 有了!

他可以以 “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尽孝养老” 为由,申请转业!这个理由合情合理,领导们应该不会拒绝。

想到这里,林鸿彬紧紧攥着信纸,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块 —— 转业的事,总算有了眉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