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247章 知青单位与知青单位是不一样的

既然林鸿彬回来了,关于出差、代岗和交接就得讨论好形成制度,加入单位的管理制度里。

还好,办公室里的几位都是有后台的,都能找到可以咨询的人,这些天,他们参考其他单位的制度,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就等林鸿彬确认签字。

现在是6月下旬,离高考也没几天,林鸿彬开始专心的教知青们考试技巧。

什么?审题抓关键、时间巧分配、基础稳打牢之类的,还有怎么保持平稳心态、怎么复查防漏,选择题怎么做的快、主观题该怎么答,数理化要遵循“公式-计算-验算”三步法等等,把两世的考试经验都一股脑的教给知青们。

现在上课都转到教室那边去了,办公室这边终于可以清静下来了。

新办公楼都盖好了,就等考完试时间充足了就可以搬家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还是和去年差不多的时间,台风又来了,林场又是一阵抢收,各种成熟的蔬果都得抢收起来,包括一批基本成熟的西瓜。

西瓜被雨淋了就不好吃了,而且容易烂掉。

水库那也做了一些措施,水坝的水道和水坝上拉了几条大网,防止大鱼顺水跑了。

还好这次台风中心擦着蒲阳地区卷过去,但大雨还是下了一整天,也只是大雨,不像去年那样下的是大暴雨。

大雨一停,知青们开始四散出去,查看这次大雨的影响。因为只是大雨,林场这里除了水库,其他地方影响不大。

负责去水库查看的郭子好一班人,用拖拉机拉回了半车斗的鱼。

“场长,水库满了,漫过水坝,好多鱼都沾在网上,我们摘了这半车鱼。但渔网上有好多个破洞,水库的鱼应该跑了不少,搞不好还是大鱼。”

“跑就跑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等水小了,可以到水库下方的那些水潭里捞捞鱼。”

鱼空间里有的是,现在林鸿彬成“名人”了,到处是熟人,倒不方便像去年那样毫无忌惮的卖鱼了,而且也不缺卖鱼那点钱了,自己吃又根本吃不完,找个时间去水库再放一些就好。

理好林场的,林鸿彬就回村一趟,看看全村的希望--空间水稻的情况。

那些水稻的种植位置是特地挑选的,倒也不怕被淹到。空间水稻的茎秆粗壮,也没有倒伏的现象。

现在农田到处都有人在忙活,但还是这几块种空间水稻的农田人最多,喷药的喷药、排水的排水。

“王老师,这个时候喷药有什么说头?”林鸿彬问正在指挥的王清祥。

王清祥当然在场,这些水稻也是他的宝贝疙瘩,他甚至在下大雨那两天都冒雨来查看情况。

听到林鸿彬的询问,王清祥停下手中的工作,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解释道:“这些稻谷基本是要当稻种用的,现在是稻曲病的高发阶段,喷点药预防是应该的。”

“哦,那收成有没有影响!”

“有点影响,但不大。我们这里台风、大雨每年都有,这些因素当然都要考虑进来。”

“那倒也是!”

现在早稻快成熟了,这个时候空间稻与旁边的水稻相比,差异就相当的明显,空间稻比同一排田里的普通稻子高了一截,稻穗更长、弯的更厉害。

平原地区又被水淹了,又得救灾,还好今年只是下大雨,受淹面积不大。

正好还要例行汇报,林鸿彬先把张钰琪送到团县委,然后找了一辆卡车开走,还是弄了一卡车的物资送到县里,不过这次就没送肉了。

今年县里的物资充足,特别是鸭、鹅等肉类,救灾的同志和灾民也不缺肉吃了。

“你们生产队有没有受灾?”等林鸿彬汇报完党支部的工作,张宝言关切地问道。

那空间水稻就要收获了,可不能在临门时出了问题,高产水稻的重要性可比那些什么甘蔗渣饲料强多了,这可是关乎人民的吃饭问题,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放心,那些水稻好好的,我来之前去看过了,农林大学的王清祥老师直在现场驻守,负责技术指导,过一周就可以收获了!”

“那就好那就好!”张宝言书记听到这个消息,松了一口气,随后又追问:“亩产预估有多少?”

林鸿彬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根据王老师的测算,结合目前水稻的生长情况,亩产能超过十担。”

“嘶~这么高?那得亲自上手割些稻子。”张宝言书记听闻后明显是有点惊讶或激动,声音都变调了。

“张书记您亲自带队?”

张宝言书记摆了摆手,笑着说:“我哪里有这资格,省农科所、地区革委会丁副主任、计划局、农业局、粮食局等单位的领导也会过去。”

“这么大的阵仗?”

“高产的水稻,多大的阵仗都当的起。”

“那得再请领导们到我们林场走一走,再视察一遍!”林鸿彬听后,趁机提议。

张宝言书记饶有兴致地看着林鸿彬,问道:“你们又有什么好东西?”

林鸿彬笑着解释道:“一是给马上要参加高考的知青鼓鼓劲,二是看看我们林场的瓜果蔬菜。我们林场的瓜果蔬菜产量高,让农业口的同志看看值不值得推广。值得推广那我们就多留种。”

“哦,稻子就两亩是吧?割完稻子就去你们林场,我会上报地委、地革委。”

“多谢张书记。另外,我建议将那把午餐安排到林场,大队那边可坐不了那么多人。”

“可行,你负责统筹安排。” 张宝言应允。

接着转了话题:“还有,说到高考,县里本来就400个考试名额,全县300多个生产大队,每个大队分配一个高考名额,加上各单位的,还有各种立功的,名额就很紧张了。

但地委领导考虑你们的情况,特另批了20个名额给你们单位。县里这边再出4个名额,让你们70年的知青今年都能参加高考,71年和去年上半年的知青明年再说。

你老家的生产大队的也特另批了两名,每个生产队一名,名单在过两天前会公布出来。”

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能保证就是每个地方都有参考名额,有没有能力另说。

“谢谢领导们的关怀,已经足够多了。不过明年可能就没这么好的考试机会,我估计明年会和之前两三年一样,那样的话上那些知名一些的大学就有点难了。”

“有大学上就不错了,你眼光不要太高啊!”

“有机会当然得上那些着名一些的大学了,毕竟国家对学校的投入不一样,毕业后的待遇也不一样。”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党支部这边的事情汇报完,又跑去蔡德海那边汇报林场的事情,然后给堂叔家放点酒,又去了中药店,找上老唐,聊一聊中药材的事情,反正忙的很。

事情都整完了,才叫上张钰琪,一起开车回去。

回到林场,已经到晚饭时间了,林鸿彬当即在食堂宣布高考信息:“说下高考的事,今年地区和县里给我们林场特殊照顾,给了我们林场24个高考名额,70年的24名知青今年全部参加高考。

我宣布,我们林场夜校从今晚开始,只对这24名知青开放,其他知青不用上课了,爱干啥干啥,但不要打扰到夜校的教学。”

林鸿彬话音刚落,食堂里什么声音都有,有未获得名额的知青的遗憾叹息,也有获得名额的知青的喜悦欢呼,还有一些学渣而兴奋呼喊 —— 对他们而言,学习真的很痛苦。

去年9月那一批知青,特别是那些初中生,一部分是真学渣,高中念不了了,提前送了过来挣工资的。

林鸿彬拍手示意安静:“还有非知青的7位同志,过两天就能出名单,你们也回大队看看,如果没有被审核通过,也不要气馁,明年还还有机会。

其他单位的知青同志也一样,高考的机会还很多,只要有立功,推荐参加高考甚至直接上大学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希望你们回到各自单位能争创新功。”

来学习的知青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青云山知青林场的状况,再对比自家的的知青单位,各个都大叹一口气。

是啊,知青单位与知青单位是不一样的。

看看青云山知青林场,墙壁上挂满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级别的奖状,再想想自己的单位,墙壁上能找张县里的奖状就不错了。

诶,当时怎么就没被安排到这个知青林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