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 第186章 激情飞扬的青春

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第186章 激情飞扬的青春

作者:石谷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14:01

又在江边捞了一晚的鱼,可惜这次没有新品种,倒是放回去不少的小鱼。

第二天一早林鸿彬就赶到车站,坐车在蒲阳城关下车,一路的拜访了两个舅舅和姑姑,有互相走动的才是真亲戚。

晚上,林鸿彬、祝晓燕两公婆又在压马路,这是他们难得在一起的时间。

照样的爱心汤送上,今晚是鸡肉红菇汤。

祝晓燕边喝边道:“建新和秋华确实在一起了,我问过她们俩了。建新还要过两月才20周岁,说是年龄一到就申请结婚。”

“哦,我说这小子怎么没动作。”

“还有,建立那好像也快结婚了。”

“是吗,我怎么都没听到消息?”

“我听你三堂叔念叨的。你现在可是大人物了,关注的可是国家大事,哪里有空管我们这些小民。”

“小了,格局小了,我现在关注的是星辰大海、宇宙洪荒。”

“讨厌!”祝晓燕把空竹罐往林鸿彬手上一塞,然后顺手在林鸿彬的手臂上拧了一下。

“啊,谋杀啊!”

安静的生活没过几天,又来事了!

8月10日,又有记者来了,这次是省报的记者,县革委办主任办刘裕德、县“四个面向”办公室主任傅海平陪同。

林鸿彬现在有经验了,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采访的内容了,肯定是偏向知青工作方面,不然也不会让傅海平陪同。

寒暄过后,付正伟就开始恭维:“林场长真是年轻有为啊,这一见面,这感觉尤盛!”

“付记者抬举我了,我这是年轻不成熟,都是县里的领导们指导有方。”

刘裕德和傅海平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次采访稳了,他们就怕年轻人不稳重乱说话。

有时候说错话可比做错事危害大多了。

照样的,早上喝茶聊天,谈经营知青单位的经验。

开始肯定是教员思想,这个一定要排第一位。

“第一,通过学习教员思想让所有人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性和纯洁性,这是一切的基础。思想统一了,劲才能往一处使、事才能往一处干,才能实现团结和共同行动。”

然后林鸿彬把最近一段时间对县领导说的科研式的经营、对老知青们说的人本思想、对《前线民兵》说过的军队作风一起综合一下,都塞给了付正伟。

最后当然是感谢组织、感谢领导、感谢上级单位、感谢兄弟单位。听得刘裕德和傅海平暗暗比大拇指。

午饭当然得上特色菜了,鸡、竹鼠、虾、鱼、菌子都给端上来,说辞当然是请记者检验林场的成果了。都是自己养的,别人知道了也没法说。

午饭后付正伟记者开始采访知青,为了采访内容更真实,把县领导和林鸿彬都支走。知青们对林场三天两头的来领导、记者已经免疫了,过程与上次民兵杂志采访差不多,这次还多了感谢学校老师们的指导。

付正伟从知青这里拿到学习会的笔记。

付正伟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些老师们,采访老师的时候林鸿彬跟了过来。

“这是一群很棒的年轻人,我们也是被林场做的项目吸引过来的,像发酵饲料研究、野生菌人工培育、虫子饲料、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杂交等等,都是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特别是发酵饲料研究,已经在为我国农业肥料再利用和养殖业饲料短缺问题指了一条康庄大道,单就这一个,知青林场就应该被记大功。”

王守昆教授的发言很有力量。就这一段话,林场的优秀单位没跑了,现在要看是哪个级别的了。

“而且他们已经做好了很大一部分了,我们只是在这里添了一把火,让它们烧的更热烈罢了,我真的挺佩服这群年轻人的,有这么多可行的奇思妙想。”

使劲夸,只要不夸个人就好,特别是不能夸自己。林鸿彬在旁边暗道,然后在旁边凑了一句:“这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知青林场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教的知识很快就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非常好!”

然后付正伟又采访了老干部。老干部在林场吃好喝好的养着,身体好了很多,精神头也足,这都要承林场的情。他们就算在争斗中失败了也是一群老狐狸,当然是你好我好了。

采访完,那就是实地考察了,看完兔子、竹鼠、杂交野猪,接着是发酵饲料、菌子山洞、孵化室,然后是虫子养鸡,鸭、鹅,最后是鱼塘。

付正伟看的很认真,问了很多细节。

“林场长,你们是怎么想用甘蔗渣做发酵饲料研究?”付正伟逛完林场,向林鸿彬发问。

“养殖都离不开饲料,我们林场想多养一些牲畜,就得解决饲料问题。而做发酵饲料已经有很多前辈冲在前面了,我们都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而已。”

然后把之前应付民兵杂志记者的说法再说了一遍。

“能变废为宝,一举多得。王教授说的对,这真是利国利民的好项目,我一定会想办法这些上报到省领导那里。”付正伟感叹道。

下午4点多,付记者一行三人加上司机离开林场回县里。

这领导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林场又给县里送上一筐鸡蛋,委托他们带回去。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山谷那边也很快的准备好了,可以放羊和小麂了。

羊没有野生的,林场得付钱。林鸿彬以生产队的名义卖给了林场6头大羊,10头小羊。

小麂算是猎物,免费给林场。打猎都成为他这个场长的工作之一了。

穿越前听到的“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不知道在这林场合不合适,反正林鸿彬也没吃亏。

然后,林鸿彬每天晚上装着进山抓猎物,早上都会带回猎物,多为竹鼠、野兔和鸟蛋,隔两三天送回一头小麂。

8月15,省报刊登了付正伟记者《激情飞扬的青春--记清源县青云山知青林场》文章。

描述了一个充满活力、热情和探索精神的知青群体,一个有家国情怀、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知青群体,一个敢于打破常规视野的年轻群体。

对虫子养鸡、发酵饲料研究、野生菌的人工培养也做了相当篇幅的介绍。

记者的笔真是厉害,把一群普通的人都描绘成英雄群体。

这下林鸿彬和知青林场在全省都出名了,省报的威力可不是民兵期刊能比的。

“林场以后安静不了了。”林鸿彬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