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荒年好大仓,我靠种地养全家 > 第194章 五月

荒年好大仓,我靠种地养全家 第194章 五月

作者:爱媛果冻没有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16:59

等到了时辰,徐盈娘又换了宅子的锁头才匆忙的向城门口走去,坐牛车回昌丰村。

被留在家的麦云芽一上午也没有闲着,先后去了麦族长家和里正家。

在麦族长家待的有些久,但也完整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至于消息来源无非就是用麦小冬背锅。

“族长爷爷,青山叔。”云芽走进院子,把糕点递过去,“我今天来,是带我哥麦小冬的消息来的。”

麦族长抬了抬眼皮,声音有些沙哑:“小冬在军营还好?有啥话让你捎来?”

“我哥挺好的,就是让我提醒族里人,下个月多注意村外的动静,要是有不对劲的地方,就赶紧往山上跑。”云芽语气认真,“最好在山上囤点粮食,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藏起来,别让人抢了去。”

麦族长愣了愣,没反应过来:“好好的,往山上跑啥?藏粮食干啥?”

麦族长年纪大了,这次见麦云芽的同时还有麦青山作陪。

麦族长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何要这样,和麦大江差不多年龄的麦青山却知道,麦云芽说意思是慎军有可能会打过来,而且这个可能性极大。

“芽儿,你是说……慎军有可能打过来?”

云芽没明说,却点了点头,补充道:“我哥在军营里,消息比咱们灵通。

他说,能早做准备就早做准备,别等出事了再慌。

还有,族里的麦子,能收的就尽快收了,别等熟透了掉在地里,也别等出了变故,连收麦的机会都没有。”

麦族长这才反应过来,脸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活了大半辈子,没经历过战乱,却知道兵祸的可怕。

麦青山更是心急,当即站起身:“爹,咱不能马虎。我这就回粉条坊请假,挨家挨户去提醒族里人。”

云芽见他们听进去了,又叮嘱了几句“别太声张,只是要有心理准备”,便起身离开了。

麦青山果然雷厉风行,从族长家出来,立刻去粉条坊跟吴怀请了假,然后挨家挨户地去把云芽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每一户麦姓人家,还特意强调“尽快收麦、上山囤粮、藏好值钱物件”。

轮到麦庆林家时,麦老头正在院子里晒太阳,李氏在洗衣裳,姜氏在后面拾掇菜园子。

听麦青山说完走后,李老太撇了撇嘴:“啥慎军打过来?我看是二房那一家子眼红咱庆林能科举走仕途,故意造谣吓唬人!咱庆林下个月就要考秀才了,可不能让这些晦气话影响了他!”

麦老头也点点头:“就是!庆林下个月就要科举了,可不能让他听这些瞎咧咧的事情。”

麦青山在云芽离开后当即就回到作坊请假,开始挨家挨户的提醒。

当然也没有忘记麦庆林家,只不过麦老头和李老太没有当回事,只觉得是二房一家瞎说。

二人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自然也没有告诉姜氏,姜氏也只以为麦青山来通知的是平常事,没有在意。

这会的麦云芽在里正家,明说会有兵祸,却为将锅扣给麦小冬。

“里正爷爷,我来跟你说个事。”云芽没绕弯子,“最近北边不太平,我有小道消息,说慎军有可能会打过来。

你能不能提醒村里的乡亲,最好在山上也藏点粮食和值钱的东西,真要是有变故,也能有个退路。”

里正皱了皱眉,他知道麦小冬在军营,消息靠谱,当即点头:“我知道了,芽儿,这事我会跟大伙儿说的。”

说完这件事之后麦云芽又暗搓搓的提醒说最好快快的将麦子都收了。

她没多留,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回家,她知道,里正会有自己的分寸。

若是早收麦子,那粉条坊就要提早停产关门,吴怀也就会回县里,所以不用提醒吴怀。

里正思来想去还是将村民们集合在村口将这件事说了,有的嗤之以鼻,觉得村长是杞人忧天,慎军不可能那么容易打过来。

“里正,你哪来的消息?慎军远在西北边,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打过来?”

也有人跟着附和:“就是!朝廷不是有军队守着吗?哪能让他们打到咱这儿来!”

有的却是若有所思。

当天夜里,就有好几户人家举着火把,背着粮食、揣着银子,悄悄上了山,找了个山洞把东西藏好,又小心翼翼地做了记号,才摸黑回村。

徐盈娘从县城回来时,正好赶上村里的热闹。

里正在村口召集村民,乌泱泱的一大群人,她去听了两耳朵,知道是那件事情,就没多逗留往家走去。

随着昌丰村人紧张的气氛传开之时,还有麦大江家在县城买房子的消息。

搬家那天,麦大树和徐大、徐三两个舅哥早早赶来帮忙,帮着麦大江把家里的家具、粮食、兔子笼等都搬到驴车上。

村民们围在村口,看着麦大江赶着驴车,徐盈娘、云芽和麦阿福坐在车上,浩浩荡荡地往县城去。

有些拿不准主意的,看到麦家搬走后更加慌张了。

在钱婆子的煽动下,一起往麦庆林家走去,里正的话让他们坐立不安,既怕真有兵祸,又觉得难以置信。

李老太总是爱在村里吹嘘自己大儿子在相乘县学读书,以后考秀才考举人不在话下。

这不,到了这种时候,就会有那么一些人不约而同的想到麦庆林,说不定能知道些县城里的消息,便想来探探口风。

李老太正坐在院子里的矮凳上,给麦庆林缝补长衫,见一群村民走进来,脸上立刻露出几分得意。

领头的钱婆子搓着手,语气带着几分试探:“她李婶子,我们来问问,你家庆林在县城,有没有听说北边不太平,慎军要打过来的消息?”

李老太闻言,手里的针线一顿,随即轻哼一声,嘴角撇得老高,“我看你们是听了些风言风语,就瞎起疑心!”

她放下针线,拍了拍手里的布,语气带着十足的笃定,“我大儿子庆林在县学读书,身边的同窗,好些都是县衙官吏家的子弟,还有教谕大人照着他。城里真要是有啥大事,教谕大人能不知道?肯定会告诉他们这些学生;就算教谕大人没说,他那些官吏家的好友,也会透个信儿。”

她抬着下巴,眼神里满是不屑:“我大儿子昨天还托人捎信回来,说县学里一切安好,压根没提到听说过兵祸的事。

他都不知道的消息,能是真的?你们啊,就是听那一家子自白眼狼瞎咧咧,跟着瞎折腾!

他们在县城买房,这时候放出这种消息,说不定打着而什么坏主意呢,故意编些谎话吓唬人!也就你们信他,哼,他们一家在我眼皮子低下这么多年,我能不知道他们的德行?就是添天生坏种,稍微给你们点好处,就想把人耍的团团转!我看就是买房后,手里没钱了,放出这个消息,好上山挖你们的粮食和银子!”

李老太本是想在趁机夸耀自己大儿子一番,但是说到麦大江,心中就止不住的生出恶意,什么胡诌的话都往外说。

偏偏还有个钱婆子在一旁捧着:“他李婶子,可不是,你这二儿子就是心野,缺管教,他家那小丫头跟他一个德行!我就说,慎军怎么可能打到咱们这!”

“再说庆林读过这么多年书的人,认识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都没听说,肯定是假的!

我就说里正也是听风就是雨,哪有那么容易打仗?”

说着,她还瞪了一眼旁边想开口的二儿子,“你给我回家去!别在这儿跟着瞎凑热闹!”

几个儿跟着一起来的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的疑虑又深了几分。

李老太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麦庆林在县学,接触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消息自然比他们灵通。

回到家,钱婆子的二儿子跟媳妇陈氏商量:“娘虽然那么说,但我总觉得不踏实。

麦家都在县城买房了,说不定真有事儿,咱还是晚上偷偷上山,藏点粮食和银子吧?” 陈氏也点点头:“我也觉得该准备准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真要是出事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可两人刚要动手收拾,就被钱婆子堵了个正着。钱婆子叉着腰,怒气冲冲地说:“你们俩干啥?还真要听那些瞎话,半夜上山藏粮?我告诉你们,不准去!

万一被野兽给嚯嚯了粮食老娘扒了你个小娼妇的皮!”

钱婆子说着还要上去对陈氏动手,陈氏子嫁过来后没少被钱婆子磋磨,陈氏的大嫂是钱婆子娘家的侄女,所以家里有什么重活累活,都是陈氏干,还时不时的动辄打骂,陈氏当家的在家时候护着,可总有护不到的时候。

偏偏陈氏的娘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

陈氏有当家的护着,钱婆子倒是没沾上边,夫妻二人被赶着回屋睡觉。

陈氏和她当家的拗不过钱婆子,只能暂时作罢,心里却始终不踏实。

只在某天夜深人静,钱婆子睡得很沉,打着响亮的呼噜的时候。

王二柱和陈氏悄悄起身,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将过冬后剩下的口粮,地窖里的土豆和红薯装上了一麻袋,借着月光摸索着往山上走。

找到一个自认为隐蔽的地方,放好土豆红薯又用杂草遮掩。

做了个不显眼的记号,才悄悄下山回家,两口子攒下的私房银子就被陈氏当家的随身携带。

自钱婆子带人去找了李老太之后,渐渐的村里紧张的气氛也没有那么严重了,看似恢复往日的模样。

在麦氏族人惶惶不安中,四月末悄然过去,五月的风带着燥热吹进昌丰村。

村里又传出一个消息:李家也要去县城租房了。

租房这事儿在李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马老太坐在炕沿上,手里攥着针线,脸色不太好看:“我还是觉得不妥!哪有那么厉害?说不定就是个假消息,哪有那么容易打到咱这?”

李磊站在炕前,语气耐心却坚定:“奶奶,您想想,这两年跟着麦家,咱啥时候吃过亏?”

他掰着手指细数,“当初咱家可不像如今,穷得勉强糊口,是麦家让桐儿跟着云芽上山采草药,挣了第一笔活钱;

秋天带桐儿去城里摆摊,冬天带咱养兔子、卖兔子,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桐儿被拐子绑走,是云芽拼着劲追回来的;

细作那事,也是麦家带着咱,才得了官府的赏银。

可以说咱家就是被麦家扶持起来的,他们要是没靠谱的消息,现在麦家好心好意的告诉这个消息,怎么可能是骗咱们的?”

马老太没反驳,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她记在心里。

可一想到要花银子租房,她就心疼:“我也没说他们骗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消息是假的,他们家也被骗了。”

“他们家这么快就从身无分文到进县城买房,没点辨别真假的本事,可靠的消息来源,怎么可能有今天?”

马老太嘴唇动了动,:“我就是觉得没必要花这冤枉钱!真要是慎军打过来,咱往山上跑就是了,山上有山洞,有溪水水,囤点粮食就能躲些日子,何必租宅子浪费银子,花这冤枉钱!”

“奶奶,命重要还是银子重要?”

李磊皱了皱眉,语气重了些,“山上哪有城里安稳?真要是兵祸来了,谁能保证咱们能顺利跑上山?咱们就两条腿,那些让人可是有四条腿的马匹和大刀!”

“那之前麦家还邀请咱们和他家进城住,实在担心,咱去麦家住!他家在县城买房子还很大,肯定能住下咱们。”

李磊无奈,只觉得奶奶确实是老了,问道:“桐儿还没嫁进麦家,我就带着奶奶去未来亲家家里蹭吃蹭住,村人知道了,得怎么议论?

说我是吃软饭的?说咱家有钱了还打秋风,连租房的银子都舍不得花,到时候多难听的话都能有,不光我脸上无光,桐儿往后在麦家也抬不起头。”

这话戳中了马老太的软肋,她最怕宝贝大孙子被村里的爱嚼舌根的婆子们败坏名声。

她沉默了,手里的本在缝着的衣裳攥得更紧,指节都泛了白。

李磊见奶奶松了口,语气放缓:“咱租个小宅子,花不了多少银子,签三个月的契书,先住着看看。城北那边价格便宜,邻居也都是本分人,适合咱去住,桐儿也能安心做针线。

真要是没事,三个月后咱再搬回来,也不耽误啥;要是真有变故,咱在城里也能有个安稳住处,总比慌手慌脚强。”

“罢了罢了,听你的!你心里有数就好,别让人家笑话咱李家没骨气。”

没过两天,李磊就托县城的熟人,在城北租了个小宅子。

那是个小院,正房两间,厢房两间,院子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青砖铺地,墙角还种着两株月季,开得正艳。

周围的邻居都是普通人家,有做木匠的,有开小杂货铺的,见李家搬来,都主动过来问候,语气和善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