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55章 主公的“相亲流水线”与糜小姐的“技术性围观”

糜家兄妹的船队终于扬帆起航,离开了辽西湾这片是非之地。张承站在岸边,望着逐渐缩小的船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送走了一尊随时可能爆炸的神像——虽然这神像长得挺养眼,但架不住她自带“搞事”光环啊!

“总算把这姑奶奶送走了……”张承抹了把并不存在的虚汗,对身旁的郭嘉感慨,“奉孝,你是不知道,这几天老子看谁都像女扮男装!连王铁柱那张老树皮脸,我都下意识多瞄了两眼,怀疑他是不是糜贞用了什么易容术!”

郭嘉揣着袖子,慢悠悠地灌了一口“英雄血”,闻言差点呛到,咳嗽着笑道:“主公这‘男装丽人恐惧症’,怕是还得再患上一段时日。毕竟,糜小姐此番‘辽西历险记’,怕是给主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阴影?何止是阴影!”张承心有余悸,“简直是噩梦!你说她一个千金大小姐,不好好在徐州绣花扑蝶,跑我这工地来体验什么生活?还混进了核心技术部门!这要是传出去,老子这‘渔阳猛虎’的脸往哪儿搁?别人还以为我这儿是女子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呢!”

吐槽归吐槽,正经事还得干。送走了糜贞这个“意外”,辽西的烂摊子依旧摆在面前。道路要修,城墙要筑,俘虏要改造,基层文官要安置……千头万绪,张承感觉自己像个被绑在旋转木马上的厨子,面前摆着一百口锅,每口锅里的菜都在嗷嗷待哺,而他自己却晕马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田楷老爷子派来的第一批基层文官队伍,历经跋涉,终于抵达了乐阳。

五十多人,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半新不旧的儒袍,脸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兴奋与忐忑。他们站在修缮一新的(相对而言)县衙前广场上,看着眼前这位传说中“文武双全”、“杀伐果断”却又“行事跳脱”的主公,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张承看着这群“新鲜血液”,仿佛饿狼看到了小肥羊,眼睛里都冒着绿光。他轻咳一声,努力摆出威严又不失和蔼的姿态,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讲”:

“诸位!欢迎来到辽西!这里,曾经是一片混乱之地!但现在,它是我们渔阳的未来!是建功立业的舞台!”

他挥舞着手臂,试图调动情绪:“在这里,你们将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水泥!最艰苦的工作——监督劳动改造!最复杂的矛盾——民间纠纷!当然,还有最……呃,最具渔阳特色的伙食!”

提到伙食,下面不少年轻人的脸色微妙地变了一下,显然来之前已经对渔阳的“美食”有所耳闻。

张承话锋一转,图穷匕见:“所以,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环境,融入集体,本官决定,对诸位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岗位分配大会!”

所谓的“岗位分配大会”,其实就是张承搞出来的“相亲流水线”。他让人在广场上摆了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代表一个岗位方向——民政、刑狱、工坊、建设兵团、甚至还有新成立的“海鲜推广司”。文官们排着队,依次到各张桌子前“面试”,由负责该领域的将领或官员(如关靖、夏侯兰、王铁柱等)进行快速问答,根据表现决定去向。

这主意听起来不错,既能人尽其才,又能提高效率。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完全变了味。

首先,主持“民政”桌的关靖,问题过于高深:“若遇乡绅隐瞒田亩,逃避赋税,当如何处置?需引何律何条?”

大部分年轻文官被问得满头大汗,支支吾吾,有的甚至开始背诵《论语》,试图以德服人。关靖听得直皱眉头。

主持“刑狱”桌的夏侯兰更直接,拍着腰刀吼道:“若有刁民聚众闹事,阻挠修路,是先砍为首的?还是全抓起来修路?”

文官们吓得脸都白了,有几个胆小的差点当场晕过去。

主持“工坊”桌的王铁柱则完全跑偏,拿着一个水泥捏的、歪歪扭扭的兔子,热情地询问:“这位小哥,你看我这‘玉兔捣药’塑得如何?可有艺术气息?你觉得水泥除了盖房修路,还能做点啥?”

文官们看着那只像是被门夹过的水泥兔子,表情一言难尽。

最离谱的是“海鲜推广司”,暂时由张承亲自掌管。他的问题只有一个:“你觉得螃蟹清蒸好吃,还是麻辣好吃?”

文官们:“???”

整个广场乱成一团,像极了后世的人才市场招聘会,只是画风更加清奇。有人因为答不出《汉律》细节被关靖直接pass;有人因为主张“以德服人”被夏侯兰瞪得不敢抬头;有人为了讨好王铁柱,违心夸赞那只水泥兔子“栩栩如生”,结果被分去了最苦的筑路队;还有人因为在“螃蟹口味”问题上坚持“原汁原味”,被张承认为“缺乏创新精神”,打发去了管理档案……

张承看着这鸡飞狗跳的场面,不但不觉得有问题,反而颇为自得,对郭嘉道:“看见没?老子这方法多高效!三下五除二,就把人分明白了!比那些磨磨唧唧的考核强多了!”

郭嘉默默地看着一个因为紧张而把“唯才是举”说成“唯财是举”的年轻人,被夏侯兰当成“贪腐苗头”直接刷下,无奈地叹了口气:“主公,您这‘高效’,怕是建立在无数冤假错案之上啊……嘉担心,如此分配,能留在辽西坚持三个月的,十不存一。”

“怕什么?”张承浑不在意,“大浪淘沙嘛!剩下的都是精华!再说了,实在不行,还能‘劳动改造’嘛!老子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人尽其才’!”

就在这场闹剧般的分配大会接近尾声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广场角落的阴影里,一个穿着普通士卒服装、脸上依旧刻意抹了点灰的“小兵”,正捂着嘴,肩膀不停地抖动,显然忍笑忍得十分辛苦。

正是去而复返的糜贞!

原来,船队离开辽西湾不久,糜贞就借口晕船需要上岸透气,在一个小码头下了船。糜芳当时心乱如麻,加之船队也确实需要补充淡水,便答应了,只嘱咐她尽快回来。谁知糜贞一上岸,就立刻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士卒服装,混在往乐阳运送物资的队伍里,又溜了回来!她实在舍不得这辽西的“热闹”,尤其是想看看这位华太守还能折腾出什么新花样。而糜芳则被糜贞侍女告知小姐身体不适,在房间休息不见人。

眼前这场“相亲流水线”,果然没让她失望!

“这华雄……真是个妙人!”糜贞看着张承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胡闹,眼中异彩连连,“如此荒唐的法子,也就他能想得出来,还敢付诸实践!偏偏……看着还挺有意思?”

她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听到张承那边又出了状况。

一个来自渔阳本地、家境贫寒却心思活络的年轻文官,名叫周小乙,在经历了前面几关的“摧残”后,来到了张承的“海鲜推广司”桌前。

张承照例抛出那个灵魂问题:“你觉得螃蟹清蒸好吃,还是麻辣好吃?”

周小乙眼珠一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太守大人,属下以为,口味之争,犹如用兵,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哦?”张承来了兴趣,“怎么说?”

周小乙侃侃而谈:“北地苦寒,民众喜辛辣厚重之物,麻辣螃蟹或更受欢迎;若在江南水乡,清甜原味方能显其本真。宴请贵客,清蒸显其尊贵;军中犒劳,麻辣更添豪气!故,属下以为,二者皆可,关键在于把握时机与对象!”

张承听得眼睛一亮!人才啊!这小子不仅脑子转得快,还特么懂得类比用兵!深得老子真传!

“说得好!”张承一拍大腿,当场拍板,“你!不用去别处了!以后就跟在李敏身边,专门负责……呃,负责‘渔阳特产营销策划’!老子升你为……营销参谋!”

周小乙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谢恩。周围其他还在排队的文官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样也行?

躲在角落的糜贞更是忍不住再次捂嘴偷笑:“这华太守用人,全凭一时喜好,当真……率性得可爱!”

就在这时,或许是周小乙的成功刺激了其他人,一个来自右北平、自视甚高的文官,名叫孙淼,在“民政”桌前被关靖几个问题难住后,心有不甘,竟然径直走到张承面前,拱手道:

“太守大人!关郡丞所问,皆是繁琐律例,拘泥细节!岂不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治理地方,当以教化为主,宽仁为怀!似关郡丞这般严苛,恐非牧民之道!”

这话一出,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关靖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夏侯兰的手按上了刀柄。连郭嘉都放下了酒葫芦,眯着眼睛看向这个不知死活的年轻人。

张承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他上下打量着孙淼,慢悠悠地问道:“哦?依你之见,该如何‘宽仁’?若是那些修路偷懒、甚至试图造反的俘虏,也‘宽仁’对待?”

孙淼梗着脖子,引经据典:“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当以圣人之道教化之,使其心生惭愧,自发向善……”

“放你娘的狗屁!”张承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水泥兔子都跳了起来,“老子没空听你掉书袋!还自发向善?他们要是能自发向善,还会被老子抓来修路?老子看你就是读书读傻了,分不清理想和现实!”

他指着孙淼的鼻子,唾沫横飞:“在渔阳,在辽西,老子的话就是道理!老子的水泥就是秩序!不想修路?可以!那就去挖矿!不想挖矿?也可以!那就尝尝老子弓骑兵的‘回马射’!还‘有耻且格’?老子打得他‘有齿皆落’!”

孙淼被骂得面红耳赤,浑身发抖,还想争辩:“你…你这是暴政!非仁主所为!”

“仁主?”张承气极反笑,“老子什么时候说过自己是仁主了?老子是来征服的!是来搞建设的!不是来开慈善堂的!夏侯兰!”

“末将在!”

“把这个满嘴仁义的家伙,给我送到王铁柱那里去!让他好好体验一下,什么叫‘劳动的洗礼’!让他用双手,去感受一下咱们辽西的‘宽仁’!”

“遵命!”夏侯兰狞笑一声,像拎小鸡一样把瘫软在地的孙淼拖走了。

广场上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剩下的文官们个个噤若寒蝉,再不敢有任何异议。

张承余怒未消,叉着腰,对着众人大声道:“都给老子听好了!在老子手下干活,第一条,就是务实!别整天之乎者也,子曰诗云!能把路修通,能把城墙筑牢,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能让敌人不敢来犯,这才是硬道理!谁要是做不到,就趁早滚蛋,别浪费老子的粮食!”

经过这番“杀鸡儆猴”,接下来的分配顺利了许多,再也没有人敢提出质疑。文官们如同受惊的鹌鹑,乖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被各个部门的人领走。

糜贞在角落里看着张承发威,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觉得心跳有些加速。这位华太守霸道、粗鲁、不按常理出牌,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魄力和……魅力?尤其是他骂人时那种蛮不讲理的劲儿,竟然让她觉得有点……帅?

“看来,这北地边郡,果然不是吟风弄月的地方。”糜贞轻轻吐出一口气,眼中却闪烁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这里,似乎……拳头和水泥,比圣贤书更有用呢。”

她摸了摸脸上干涸的灰尘,看着张承在人群中吆五喝六、指挥若定的身影,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如同春日的野草,在她心里疯狂滋生。

“就这么回去,也太无趣了……既然来了,不如……再多‘体察’一段时间?”

她悄悄退入更深的阴影,盘算着如何能更长时间地留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近距离观察这位与众不同的华太守,以及他麾下这台轰鸣作响的“战争与建设机器”。

而此刻的张承,完全不知道那位本该在回徐州路上的糜大小姐,已经去而复返,并且正躲在暗处,对他进行着“技术性围观”。他正为终于把这批文官“处理”完毕而松了口气,准备晚上加个餐,搞点海鲜犒劳一下自己受创的心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