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5章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虎牢关的僵持,对于关东联军而言是焦躁与无奈的煎熬,但对于洛阳城里的董卓来说,却是意外之喜。

当华雄坚守不出、屡挫联军锐气,甚至阵斩数名联军将领(虽然都是些无名之辈)的消息传回洛阳时,董卓正搂着宫女饮酒作乐。

闻听战报,他肥胖的身躯激动得颤了颤,将怀中宫女推开,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华雄!真乃咱家的福将也!”

此前,他对华雄阵前那些“荒唐”举止亦有耳闻,本有些不满,但李儒却分析道:“岳父大人,华雄此举,虽看似怯战,实则深得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精要。联军气势正盛,避其锋芒,挫其锐气,方为上策。观其今日战绩,专挑弱者击之,提振己方士气,动摇敌军根本,并非一味死守,乃是良将之才。”

董卓对这位女婿兼首席谋士的话向来信服,加之战果摆在眼前,那点不快早已烟消云散。如今虎牢关稳如泰山,联军寸步难进,让他怎能不喜?

“赏!必须重赏!”董卓大手一挥,“让华雄知道,跟着咱家,有功必赏!”

数日后,天使带着董卓的嘉奖令和丰厚的赏赐,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虎牢关。

关内将士听闻相国特使到来,且是来封赏他们的都督,个个与有荣焉,列队迎接的气氛格外热烈。

张承一身戎装,跪听诏令。

当听到自己被擢升为“中郎将”,与董卓集团核心将领李傕、郭汜、徐荣平级,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心脏也不争气地狂跳了几下。中郎将!这在汉末可是高级武职,能独当一面的标志!更让他惊喜的是,诏令中明确,目前虎牢关留守的五万西凉大军,暂时全部划归他华雄节制!

而李傕、郭汜因只带走了三千精锐,其缺失的兵额需自行招募补充。

“末将华雄,谢相国隆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相国!”张承声音洪亮,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忠诚。

天使宣读完诏令,又命人抬上一箱箱的金银绸缎,珠光宝气,晃得人眼花缭乱。张承看着这些钱财,脑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封官拜将,看似风光,但根基在于麾下这五万大军。李傕、郭汜被迫分兵,心中定然不满,已生嫌隙。若自己此时独吞赏赐,难免让将士寒心,认为主帅只顾自身富贵。反之……

他立刻做出了决定。

当晚,张承便在关内大摆筵席,并非庆祝自己高升,而是犒劳全军。酒至半酣,他站起身,走到那堆满财宝的箱子前,朗声道:“弟兄们!我华雄能有今日,全赖相国信任,更靠诸位弟兄用命!这些黄白之物,于我而言,不过是身外之物!今日,我便将它们分与诸位有功之臣!”

说罢,他亲自打开箱子,抓起大把的金银,毫不吝啬地分发给在场的各级将领和有功士卒。从副将、偏将到基层校尉、甚至表现勇猛的普通士兵,几乎人人有份。他分得极为公道,按照战功、职位,考虑周全,让人挑不出毛病,只觉得华雄仗义疏财,体恤下属。

“将军威武!”

“愿为将军效死!”

“跟着华将军,有肉吃,有钱拿!”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原本就因为华雄的“战术成功”而士气高昂的军队,此刻凝聚力更是达到了顶点。将士们看着手中沉甸甸的赏赐,再对比之前李傕、郭汜时常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行径,愈发觉得跟着华雄这位新晋中郎将,前途一片光明。

消息自然很快传回了洛阳,也传到了正忙着招兵买马的李傕、郭汜耳中。

李傕府内,郭汜气得一脚踹翻了案几:“华雄小儿!安敢如此!他凭什么与我们平起平坐?!还分走了我们的兵马!”

李傕脸色同样阴沉,他比郭汜想得更深:“此子不仅狡诈,更擅收买人心。他将赏赐尽数分与士卒,五万大军如今只怕只知华雄,不知你我了。相国此举…是在养虎为患啊!”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忌惮和怨恨。华雄,已成了他们必须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就在张承于虎牢关内巩固势力、收买人心之际,联军大营内的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曹操坐在自己的营帐中,面色凝重。连日来,联军屡攻不克,粮草消耗巨大,各路诸侯互相推诿、保存实力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袁绍优柔寡断,袁术斤斤计较,孙坚因祖茂之死和对袁术的不满而消极怠工……再这样下去,不等华雄出来,联军自己就要散了。

“虎牢关天险,华雄又稳如老狗,深得守城之妙…强攻,损失太大,且未必能下。”曹操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时,曹仁轻声道:“大兄,既然正面难破,何不另辟蹊径?”

曹操抬眼:“子孝有何高见?”

“华雄能稳守,一仗关险,二仗兵精粮足,三仗…洛阳无恙。若洛阳有失,他这虎牢关还有何意义?必成孤军!”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绕开虎牢关,直扑洛阳?”

“正是。”曹仁点头,“联军大部继续在此与华雄对峙,牵制其主力。明公可率本部精锐,悄无声息绕道,奇袭洛阳!洛阳兵力空虚,若一击得手,则大局可定!即便不能破城,也能震动董卓,逼迫华雄回援。届时,或可于野战中歼之,或可趁其回援、关防松动时破关!”

曹操抚掌:“妙计!此围魏救赵之策也!”他立刻意识到,这不仅是破局的关键,也是他曹操摆脱联军掣肘,独立获取声望和资本的天赐良机。

他连夜求见袁绍,陈说利害。袁绍本就担心粮草不济,又怕强攻损失自己的实力,听闻此计,觉得既能保存主力,又有可能建功,便顺水推舟地同意了。其他诸侯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也未反对。

于是,不久之后,曹操带着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将领,以及五千精锐步骑,偃旗息鼓,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联军大营,取小道直扑洛阳方向。

曹操的动作虽然隐秘,但大军调动,终究有迹可循。几天后,探马将曹操部失踪,疑似绕道奔袭洛阳的情报送到了张承的案头。

张承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

“曹操果然还是走了这一步…”他手指点着洛阳的位置,“洛阳现在有李傕郭汜带回的三千兵,加上原有的城防部队和吕布的并州狼骑,总数应该近一万。吕布骁勇,城池坚固,曹操就带本部人马,想硬攻下来,难如登天。”

他顿了顿,继续推演:“不过,城内还有王允那些保皇派蠢蠢欲动,是个隐患。最关键的是…按照历史,李儒应该已经向董卓提出了迁都长安的毒计了吧?”

想到这里,张承豁然开朗。董卓集团的核心策略很可能已经不是死守洛阳,而是准备放弃这个四战之地,退守易守难攻的长安。那么,洛阳迟早会被当作弃子,用来拖延和消耗联军。

“我若此刻率军回援…”张承的目光在地图上虎牢关与洛阳之间的道路上移动,“联军主力就在关前,我一旦离开,他们必然尾随追击。曹操在前面,联军在后面,我这点骑兵被夹在中间,岂不是成了夹心饼干?就算能冲破曹操的阻拦,到了洛阳城下,董卓会不会开门让我进去都难说,说不定直接让我断后,他自己拍拍屁股跑去长安了。”

“但若是不回援…”张承眼神一凛,“等到董卓真的迁都走了,我这虎牢关就彻底成了孤岛。后勤断绝,四面皆敌,五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迟早军心涣散,不战自溃。到时候,我想跑都难。”

必须走!但不能白白去送死。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清晰——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曹操想引我出去,我就出去!他想前后夹击,我就让他‘夹击’!”张承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我带所有兵马回援,做出心急火燎的样子。在半路上遇到曹操,跟他‘血战’一场,然后‘不幸’被后面追来的联军主力‘包围’。关键时刻,我率领兵马拼死‘突围’,方向嘛…不往洛阳,也不回虎牢关,而是往北!”

(也幸好张承有此打算,不然曹操非得被曹仁坑死。)

他的手指猛地向地图上方一划,落在了幽州地界。

“对,往北走!幽州地广人稀,公孙瓒和刘虞正不对付,势力错综复杂。而且那边胡人肆虐,正是我辈建功立业、收取民心的大好战场!”

“一旦进入幽州地界,与洛阳、长安的联系自然被联军切断。董卓迁都长安,自身难保,哪还管得了我?我有‘救援洛阳,力战被围,不得已转进’的完美理由!到了幽州,天高皇帝远,我手握五万精锐,还不是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打打胡人,捞点名声和实际地盘,岂不比在董卓手下当个随时可能被猜忌的将领,或者在联军包围中等死要强上百倍?”

想到这里,张承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直压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系统的任务是要“中华雄起”,跟着董卓这条破船迟早沉没,依附其他诸侯也难有作为,唯有自立门户,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和军队,才能真正有一番作为!

他立刻召集麾下心腹将领,这些刚受过他厚赏的将领此刻对他忠心度极高。张承没有透露全部计划,只神色凝重地告知他们曹操奇袭洛阳、后方危急的消息,以及自己决定率兵回援的决定。

“将军,若我军离开,虎牢关怎么办?”一名副将担忧道。

“关内墙头扎下草人,用作疑兵,可拖延一段时间。况且,若洛阳有失,此关便毫无意义。救援相国,才是重中之重!”张承义正词严,“我等率兵速去速回,若能击溃曹操,与相国里应外合,则大功可成!即便战事不利,亦可突围再图后计。”

他看向这些将领,沉声道:“此番行动,风险极大,但亦是建功立业之机!诸位可愿随我华雄,搏这一场富贵?”

“愿随将军!”众将齐声应诺,士气高昂。他们相信这位总能创造“奇迹”的将军。

“好!”张承霍然起身,目光锐利,“即刻点齐全部兵马,布置草人,多备干粮箭矢!明日拂晓,随我出关,回援洛阳!”

他心中默念:董卓的官位和赏赐,我笑纳了。这五万大军,我带走了。虎牢关,就留给联军和董卓扯皮去吧。曹操,多谢你给我这个脱离泥潭、另起炉灶的完美借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