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103章 赵云巧遇华佗,渔阳喜提“神医体验卡”

与此同时,赵云率领的“渔阳龙骑”依旧保持着每日三十里的优雅速度,在并州境内晃悠。这一日,行至一处名为“野王县”的小城附近,天色渐晚,赵云便下令在城外河边扎营,生火造饭。

炊烟袅袅升起,士兵们熟练地支起锅灶,熬煮着渔阳特产“行军浓缩辣条汤”——这玩意儿往沸水里一扔,立刻化为一锅红油翻滚、香气扑鼻的汤底,再撒点干菜、粟米,就是一顿能让士卒们热汗淋漓、士气 1的简易火锅。

赵云负手立于河畔,看着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河水,冷峻的面容在暮色中更显棱角分明。他正默默背诵郭嘉编纂的《路过州郡标准应对手册(勤王特别版)》,忽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争执声。

“老丈,你这草药也忒贵了!三捆干柴似的玩意儿,要换我半袋粟米?你怎不去抢!”一个火头军士兵正对着一个须发皆白、背着药篓的老者抱怨。

那老者面容清癯,身形瘦削,却自有一股岿然不动的气度,闻言也不恼,捋着胡须道:“此乃老夫翻越太行,于悬崖峭壁间采得的‘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疗伤圣药。若非急于赶路,盘缠用尽,莫说半袋粟米,便是十金亦不卖。”

火头军还要争辩,赵云已走了过来:“何事喧哗?”

士兵见是赵云,连忙行礼:“赵将军,这老丈要用草药换粮,开口就要半袋粟米,这……”

赵云目光落在那老者身上,见其虽衣衫简朴,风尘仆仆,但眼神清澈明亮,步履沉稳,不似寻常乡野郎中,便抱拳道:“老丈请了。在下赵云,不知老丈高姓大名?缘何至此?”

老者见赵云气度不凡,军队也纪律严明,遂还礼道:“老夫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云游四方,采药行医,途径此地,盘缠耗尽,故想以草药换些粮食。”

华佗?!

赵云心中一动。他虽不似郭嘉那般博览群书,但也听闻过这位名满天下的神医之名。主公(张承)时常念叨,说渔阳什么都好,就是缺个能“起死回生”、“包治百病”的神医坐镇,若能得华佗,堪比十万大军!

心念电转间,赵云面上依旧冷峻,但语气缓和了许多:“原来是华神医,失敬。些许粮食,何须用神医珍稀草药来换。”他转头对火头军道,“取一袋新粟米,再盛一碗热汤予华神医。”

华佗一愣,推辞道:“这如何使得?无功不受禄。”

赵云按照郭嘉手册里“遇到特殊人才如何忽悠”的章节指引,面无表情但语气诚恳地道:“神医悬壶济世,活人无数,功德无量。区区粮食,不足挂齿。且我渔阳华将军素来敬重贤士,尤重医者。曾言‘医者父母心,当与将士同功’。若神医不弃,我派一队人马护送神医前往渔阳,届时必有厚待。”

华佗本就对北地,尤其是这个近来声名鹊起、行事古怪的渔阳颇为好奇,此刻见赵云麾下军容整齐,士卒面色红润(辣的),连喝的热汤都香气奇特(辣条味的),又听闻渔阳之主如此重视医者,不由心动。他沉吟片刻,道:“如此……便叨扰将军了。只是老夫习惯步行,恐跟不上大军速度。”

“无妨,”赵云心中暗喜,面上依旧淡定,“神医可坐运粮车,正好领略沿途风光。”

华佗很快就被渔阳军队里各种“特色”所吸引。

首先是士兵们的健康状况好得惊人,几乎无人患病,偶有扭伤、风寒,恢复速度也远超常人。华佗好奇询问,士兵们纷纷掏出一种名为“渔阳特供辣条”的零嘴,自豪地表示:“华将军说了,每日一辣条,百病都不扰!”

华佗将信将疑地要来一根研究,被那霸道的麻辣味呛得连打三个喷嚏,仔细分辨其中成分,似乎有茱萸、生姜、花椒等多种药材的影子,但具体配伍……闻所未闻!他行医多年,第一次见到把“药”做得如此……美味且让人上瘾的。

其次,是军队的卫生习惯。士兵们早晚必用一种名为“水泥皂”(渔阳特产,灰色硬块,略带刺激性气味)的东西洗手洗脸,营地周围必挖深坑作为“五谷轮回之所”(厕所),并有专人负责用石灰掩埋。华佗大为赞叹:“此法大善!可防瘴疠,遏疫病!”

华佗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华将军,兴趣愈发浓厚。

几日后,队伍进入渔阳实际控制区。华佗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宽阔平整的水泥官道上,车马络绎不绝;道路两旁,是规划整齐的农田、辣椒园和冒着袅袅青烟的水泥工坊;往来百姓面色红润,衣着虽非绫罗绸缎,但厚实整洁,尤其是那统一的“渔阳款”毛衣,看得华佗啧啧称奇。更让他惊讶的是,路边竟有专门的“公共医疗点”,有穿着统一服饰的“赤脚郎中”(其实是经过基础培训的卫生员)在给百姓处理小伤小病,发放一种名为“板蓝根冲剂”(张承山寨版)的预防风寒的药汤。

“这……此地民生,竟已至此?”华佗感觉自己几十年的行医观受到了冲击。

护送小队直接将华佗带到了渔阳城太守府。张承正翘着二郎腿,一边啃着“五香牛肉味”辣条,一边听糜贞汇报“勤王债券”的预售情况,听说赵云特意安排小队护送了个老头回来,说是叫华佗,他差点被辣条噎住。

“谁?华佗?!那个发明了麻沸散、要做开颅手术的神医华佗?!”张承猛地跳起来,连鞋子都顾不上穿,赤着脚就冲了出去。

冲到府门,果然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张承立刻换上最热情(甚至有点谄媚)的笑容,上前一把抓住华佗的手,用力摇晃:“哎呀呀!华神医!元化先生!可把您给盼来了!您可是我们渔阳的及时雨,救命稻草,行走的医疗包啊!”

华佗被这过于热情的迎接方式搞得有点懵,尤其是这位华将军,年纪轻轻,衣着随意(甚至有点邋遢),赤着脚,满手油光(刚抓过辣条),怎么看都不像一方诸侯。

“华……华将军?”华佗试探着问。

“是我,是我!”张承紧紧握着华佗的手不放,仿佛抓住了一座金山,“先生远来辛苦!” 他转头就对糜贞喊道,“快!把最好的院子收拾出来!就是那个带‘水泥桑拿房’和‘温泉泡池’的!再调一队厨子,专门伺候神医饮食!神医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没有的,想办法给我弄来!”

华佗连忙道:“将军不必如此破费,老夫……”

“破费什么!”张承大手一挥,“您老来了,就是我们渔阳最大的财富!以后咱们渔阳的医疗卫生事业,就全指望您老了!我准备成立‘渔阳医科大学’,您当校长!再成立‘渔阳总医院’,您当院长!再成立‘中医药材研究所’,您当所长!待遇嘛,好说!年薪……是万石粮食!配专车……呃,专马车!再分配……呃,神医您需要分配媳妇不?”

华佗听得目瞪口呆,连连摆手:“将军!将军且慢!老夫年事已高,只想潜心医术,教书育人亦可,但这诸多职务……”

“没事!都挂个名!具体活儿让下面人干!”张承不容分说,拉着华佗就往里走,“来来来,先吃顿火锅接风!咱们渔阳的火锅,包治百病……呃,包您满意!”

当晚,太守府火锅宴上,华佗再次被麻辣火锅的味道征服,辣得满头大汗,却又欲罢不能。张承趁机大谈他的“渔阳医疗改革蓝图”,什么“全民医保”、“义务教育培养郎中”、“建立疫情监控网络”……听得华佗心潮澎湃,只觉得此地虽行事怪异,但于医者而言,确是实现抱负的绝佳之地。

酒酣耳热之际,张承压低声音,对华佗道:“元化先生,不瞒您说,我这儿还有个不情之请。”

“将军请讲。”

“您那麻沸散……还有那开颅之术、刮骨疗毒之法……能不能在咱们渔阳,先搞个‘临床试验’?”张承眼睛放光,“我给您找志愿者!绝对自愿!比如那个谁……颜良?或者……以后抓来的曹操麾下大将?咱们优化一下手术流程,争取早日实现‘战地外科手术’,降低将士伤亡!”

华佗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抖,看着眼前这位目光灼灼的年轻将军,突然觉得,自己这次渔阳之行,恐怕不仅仅是行医教书那么简单了。这地方,似乎连治病救人都带着一股子……辣条味的闯劲?

而张承,看着若有所思的华佗,心里乐开了花。

“嘿嘿,有了华佗这张‘神医体验卡’,以后打仗,士兵们还不跟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反正受了伤有神医兜底!这波投资,血赚!对了,还有奉孝的病应该可以根治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渔阳军队,顶着“华佗亲传弟子”组成的医疗队,高喊着“巴扎嘿”,一边啃辣条一边冲锋的魔幻场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