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不同的世界我来了 > 第20章 重生之田埂上的日子20

楼兰使者看着试验田亩产远超预期的玉米和改良水稻,脸色由红转白,最终化为一声长叹。那日比试结束后,他在驿馆枯坐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就递上国书,言辞恳切地表示愿放弃之前的苛刻要求,转而请求与大启互通有无,学习农桑技艺。

朝堂之上,赵衡将楼兰国书呈给陛下,提出了边关开设商品交流会的构想:“楼兰地处西域要冲,物产与我朝互补。开设交流会,一来可展示我朝农桑成果,让西域诸国见识大启实力;二来能互通商品,我朝的丝绸、茶叶换他们的良马、药材,于民生经济皆有裨益;三来以商贸促和睦,比兵戈相向更能安边固疆。”

陛下沉吟片刻,看向群臣:“众卿以为如何?”

几位老臣面露迟疑,担忧交流会会让西域诸国窥探国情。赵衡却道:“固步自封才是隐患。我朝农桑、技艺本就领先,何惧人看?反而要让他们看到我朝的富足与包容,方能消弭敌意,共促太平。”

林晚虽不在朝堂,却从李默口中得知了消息。她正在农书阁整理西域作物图谱,闻言笑道:“殿下这个法子好。就像种地,不能总把种子捂在怀里,得播出去,才能知道哪片土地适合生长。商贸往来,就像作物传粉,互相借鉴,才能长得更旺。”

几日后,陛下准了赵衡所奏,命他亲赴边关筹备商品交流会。赵衡离京前,特意来试验田找林晚:“边关苦寒,作物种类少,我想带些改良种子和农书过去,你可有什么建议?”

林晚早已备好一个木箱,里面装满了耐旱的玉米、高粱种子,还有她亲手抄录的《区田法》《保墒要诀》,甚至还有暖棚搭建的简易图纸。“这些都是适合旱地种植的,再配上图谱和解说,就算是没种过的人也能看懂。”她指着图纸,“暖棚在边关冬天也能用,种些青菜,能让戍边将士吃口新鲜的。”

赵衡看着木箱里整齐的物件,每一样都贴着标签,字迹娟秀却透着认真,心里暖烘烘的:“有你这些‘宝贝’,交流会定能成。”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面刻着一株稻穗,“这个你拿着,若在京中有难处,凭此可直接见内务府总管。”

林晚接过玉佩,触手温润,知道这是极大的信任,认真收好:“殿下在边关也要保重,听说那边风沙大,记得多带些防晒伤的药膏。”

赵衡笑了:“记下了。等我回来,想尝尝你用新收的稻米煮的粥。”

“好。”

赵衡离京后,林晚一边主持农桑学堂的筹备,一边关注着边关的消息。一个月后,捷报传来:边关商品交流会如期举行,大启的丝绸、茶叶、改良种子引得西域诸国争相交换,楼兰使者更是亲自带着良马和西域农书前来,与大启农人间交流甚欢。

交流会不仅促成了数十笔交易,更让西域诸国见识了大启的农桑实力与开放姿态。楼兰使者在归国前,特意托人带回一封信,信中说要在楼兰推广大启的玉米种植,并邀请林晚将来有空去西域看看。

赵衡回京时,带回了西域的苜蓿种子和一匹神骏的楼兰马。他径直去了试验田,将苜蓿种子递给林晚:“这草耐旱,适合喂马,在边关试种成功了,带回京城也试试。”

林晚接过种子,又看了看那匹昂首阔步的骏马,笑道:“殿下这趟真是满载而归。”

“最大的收获,是让西域诸国明白,合作比对抗好。”赵衡望着试验田,“就像这地里的庄稼,单一种植易生病害,多种作物套种,反而能长得更好。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夕阳下,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身后是金黄的稻浪,身前是渐浓的暮色。赵衡忽然道:“交流会定下每年春秋各开一次,下次我想让你同去。你懂农桑,能跟西域农人说上话,比官员们空泛的言辞有用得多。”

林晚眼睛一亮:“真的?我能去边关?”

“当然。”赵衡看着她雀跃的样子,像看到了得到新种子的孩童,“那里的土地与京城不同,或许你能发现更适合西域的种植法子。”

林晚用力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带哪些种子、哪些农书。她仿佛能看到边关的土地上,大启的玉米与西域的苜蓿并肩生长,看到各族农人围着田埂交流技艺,那景象,定比试验田的丰收更让人欢喜。

夜风拂过,带来庄稼的清香。试验田的灯火次第亮起,照亮了田埂上的脚印,也照亮了更远的前路。林晚知道,无论是脚下的土地,还是边关的风沙,只要带着这份踏实耕种的心意走下去,总能让希望生根发芽,结出跨越疆界的果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