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7章 困兽犹斗言无义,借刀杀人铸新名

傍晚的风卷着细碎的雪,像磨得极细的盐,贴着并州营门的旌牙一粒粒地擦。

营中鼓角沉默,马厩里偶有战马喷白气,鼻翼起伏,如同偌大军阵中的几缕暗潮。

主帐前,火盆里松柏噼啪作响,油光跳动,把雪夜染得一半冷一半暖。

丁原跪在木桩前,手反绑,披风被扯去,只剩一身狼狈的绛色袍子。

他本是并州刺史,拥兵一方,此刻却像被拔毛的老鹫,被冻得嘴唇发紫,仍逞着最后的气焰:“逆子!狼崽!我养你、提携你,你竟反咬主上?!”

他转向四周的军士,声嘶力竭,“你们谁是有良心的?谁还记得并州是谁打下来的?吕布悖逆不孝、欺君犯上——”

“够了。”吕布自火盆光影后走出,黑貂裘领覆在银甲之上,甲面若冰,映出所有人的目光。

他一言喝止,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窸窣与胸腔的喘息。那面并州兵符戴在他左腕,如同一截冷铁苔痕,令张辽、高顺在旁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

丁原盯着那枚兵符,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无法掩饰的惊惧,随即又换上怒容,咬牙切齿:“你敢!你若再尊我为义父,就该放开我,杀董卓的刀还要我来掌!你——”

吕布仿佛没有听见,他只迈前一步,目光平静得像雪夜里一层凝结的薄冰:“丁建阳,你说我不孝不忠,那我问你三件事。”

他抬手,三指并起,虚点在火光里。

“其一,对外。你屡战屡败,河内一战,战线拉扯三日,死我并州儿郎七百余,尸骨埋雪。你以何面对这些人的父母妻儿?”

丁原脖子青筋暴起,未及开口,吕布的第二指已落:“其二,对内。你克扣军饷,以军中血汗肥你丁氏旧部。雪灾之年,你帐中油盐不断,营里却熬粥兑水。你问问这些兄弟,谁没为此骂你?”

帐前,军士们的喉结一起滚动,有人不自觉攥紧拳头,手背青筋错落。张辽侧眼看去,那一双双眼里有压着的怨火,像被雪压住的炭。

“其三,对我。”吕布最后一指落下,“你视我为鹰犬,用时驱之如狼,弃时抛之如履。我为你披甲冲阵时,你有没有将我当成兄弟?还是当成一面挡刀的盾?”

风把火焰吹得一偏,火光影里,丁原嘴唇颤了颤。

吕布向前一小步,俯视俘囚:“今夜,不是我背叛你,是你这些年的行径背叛了并州。你可以在史官笔下叫我反骨贼,可我更愿意在兄弟们的心里,叫一次‘清算’。”

他转身,兵符微微一振,金属发出一声冷响。

这一声,在雪夜里清清楚楚。

围观的将士先是静默,随即从人群后方有人低声道:“该清算。”又有人哑着嗓子接上:“说的是。”

丁原猛抬头,想再以“义父”压人:“奉先!我提拔你、认你为义子,你当记恩——”

吕布回望他的眼神,平静如旧:“恩,要记。但记恩的人,最先也要替恩所加害之人讨回公道。”

他摆手,对高顺道:“软禁,严防旧部探营,留他一条命,待计议众人,照军法处。”

“喏。”高顺抱拳,手势一挥,陷阵营两名亲兵如今夜的雪一样寡色,将丁原押入帐中。

吕布转身入己帐,帘幔落下,火光隔成两截。他解下裘领,抚过腕上兵符,目光落到张辽面上:“文远。”

张辽上前,眼神复杂。看着吕布,他像第一次看见一个人把刀藏在鞘里,鞘却比刀更冷:“将军。”

“去安抚军中。”吕布坐下,伸指在案上的沙盘上轻轻一点,细沙微陷,成一个小坑,“不经意,透露个消息。”

张辽闻言微怔。

“告诉他们,丁原为求自保,拟了一份名单,准备献给董卓——以此换命。”吕布抬眸,眼底的寒光像雪里透出的月,“名单上的第一人,是魏校尉。”

“魏……老魏?”张辽眉头猝地拧紧。他记得那张刀刻般的坚硬面孔,也记得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在河内之战后被抬回时,少年身上蓬乱的发与沉默的父亲。

“他耿直,有战功,却被打压。他的儿子死在丁原指挥失误之下。”吕布道,“给他一个真相,一点火,就够了。”

张辽沉默半刻,拳头慢慢握紧,又慢慢松开。他抬头:“将军,此计……是借刀?”

“借的,是被你我都不能亲手持的那把刀。”

吕布的声音很低,像从甲胄缝里渗出,“要让丁原死在他自己统治的反噬里,而不是死在我的刀下。否则,‘弑父’二字,永远刻在我额头上,刻在并州的旗上。”

帐内寂静。高顺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唯有眼神更沉。

张辽吐出一口气,抱拳,低声道:“辽明白了。有些伤疤,唯有血才能清洗。”

……

夜深,营火更旺,天边斜月如钩。魏校尉的营帐里,灯光昏黄,油灯罩上有裂纹,风一吹,灯影就像将熄未熄的眼。

魏校尉坐在行军床前,面前摆着一枚木牌,是他儿子的名讳。

木牌边上放着一条褪色的头巾,上面干涸的血痕呈暗褐色。

他将那条头巾展开又叠起,手指磨出老茧的地方不由自主地抚过一处裂缝——那是当日抬尸回营,他自己手抬的担杆磨出来的痕。

帘子被人轻轻拨开,张辽进来,身影一个起伏:“魏校尉。”

魏校尉起身,拱手,声音沙哑:“将军。”

“并州不欠你一个‘将军’的称呼。”张辽摸了摸架上一柄旧枪,“你的儿子,我记得那孩子眼里有光。”

魏校尉喉结抖动了一下:“他死得不明不白。我只想要个说法。”

“说法总要有人说。”张辽把枪放回原位,转身,像随口说起,“丁原软禁了。营中风声紧,说他已经拟了名单,准备将非嫡系军官献给董卓作投名状。”

魏校尉的手顿在半空。帐内只听见油灯轻微的“嘣”的一声,他的背影像石头一样僵硬了一瞬。

“名单头一位,”张辽的声音极轻,“是你。”

魏校尉猛地回头,眼睛里像被火盆里的松油溅进了一滴。他胸腔起伏,脸上的肌肉在灯下像一道一道枯裂的沟壑,他竭力压低嗓音:“将军此言……有凭证吗?”

“凭证?”张辽笑了一下,笑意比夜风还冷,“凭证是你的战功吗,是你儿子的牌位吗?还是你这身被克扣了三个月的甲?”

魏校尉沉默了很久,那条头巾在他掌中被握成一个死结。他忽然抬手,噗一声,将头巾按在油灯边缘,火苗啮着旧布滚上去。

他盯着那一点火,喃喃:“清君侧,除叛贼……这四个字,当年我在书上抄了百遍。我以为再不会用。”

张辽看了他一眼,轻声道:“营门的执勤今夜换了人。不懂规矩。”

魏校尉的眼里火光跳动。他慢慢跪在木牌前,叩了三个头,头起时,眼角那点热气已经被夜风冻干。

他起身,整理了铠甲,手指在腰刀上摸了一遍,又在杆枪上摸了一遍。然后他转身,向张辽拱手,手掌按在心口的位置,缓缓鞠了一躬。

张辽回礼,转身出帐。走到帘外,他停住一步,四下雪声无言。他知道,此后的一切,将与他无关——至少表面如此。

……

夜更深。并州大营的主帐外,巡哨的烛火在风里摇,宵禁鼓敲过第三通。

一小队人影贴着雪影而行,足迹很浅,踏下去马上被飘来的雪粒抹平。

他们不说话,只有盔甲细微的碰撞声。领头的那人便是魏校尉,他把头盔压得很低,目光像刀锋一样贴地滑行。

主帐前的亲兵看了一眼,正欲喝问,魏校尉已一步前跨,怒喝:“奉兵符调动!清君侧,除叛贼!”他掀开披风,亮出胸前的一枚旧将牌,牌角磨损,却是真材实料。

两名亲兵下意识一滞——那将牌,曾在许多场雪夜里领他们冲阵。

旁边一人脚步乱了一下,尚未稳住,魏校尉已一肩撞开帐门。帐内烛光大盛,四周幕墙载雪,压得微不可闻的低鸣。

丁原被松开了口中的布,正对着身边心腹嘀咕,见人冲入,大惊,厉声:“来人!来人!”

“清君侧——”魏校尉的声音在帐内炸开,几名同伙齐声应和,“除叛贼!”

刀光如雪。冲入的第一刻,帐内两名亲卫还未来得及拔刀,便被削落了刀腕。丁原被按在塌上,挣扎着怒骂:“孽障!你们都要诛九族——”

魏校尉踢翻案几,酒器碎裂一地,酒香与火光交织。他一抬手,腰刀逆光翻起,刀锋贴在丁原颈边:“你拟名册卖弟兄换命的时候,可曾想过诛九族?”

“没有——没有这回事!”丁原嚎叫,嗓音破裂,“这都是吕布——是他——”他忽然像抓住稻草般地叫喊,“我是你们的刺史!你们的父母官!你们——”

“我的父母官死在雪里了。”魏校尉低声道,“三天前抬回来的那个孩子,是我的儿子。”

他没再说话。刀锋收回,沉沉落下,如同一记沉雷没入雪原。

帐中灯火抖了一抖,丁原的眼睛睁得极大,似乎不敢相信这把刀既不是董卓的,也不是吕布的,而是他一直看不见、也不想看见的那一把——从士卒胸腔里长出来的刀。

极短的一瞬,喧哗四起。

剩余亲卫发出绝望的吼叫,扑上来拼死护主。魏校尉等人背水硬撼,刀枪呼应,铁与铁相触,火星在帐内四溅。

外头终于传来脚步声,陷阵营的角号在夜里拉响,冷硬的节拍压住混乱。

高顺带人入帐,第一眼就看见塌上红与绛的交叠——一条粗重的血线正沿帐枢往下滴,滴在碎裂的酒盏上,发出轻微却刺耳的“叮”“叮”声。

“住手!”高顺喝道,手中槊横劈,将最后一名挣扎的亲卫磕翻在地。他环视一圈,声音沉,毫无波澜:“全都住手。”

魏校尉喘着气,背脊浸汗,他的眼白因为粗重喘息而泛红。高顺看了他一眼:“以下犯上,律当从严。魏校尉,你跟我走。”

魏校尉没有辩解,也没有挣脱。他只抬手,把沾血的刀递给高顺,低声道:“军法,我认。只求一句公道。”

高顺接刀,点头:“会有。”

……

营外风雪未停,月色却更清。

吕布闻讯,缓步至主帐。营道两侧的雪被踏成一道道浅沟,火把一列列刺破夜色。张辽在帐外候着,见他来,只低声一句:“如计。”

吕布走到帐门前,放慢了脚,深吸了一口满是铁锈与松脂的气息,袖中手指轻轻一合,握了又松。

他掀帘而入,目光第一落在那一片狼藉,然后才慢慢抬到塌上——丁原头颅斜落,眼睛依旧圆睁。

他沉默许久,才开口,声音极轻:“丁建阳,杀你的不是我,是你自己的无能与刻薄。”

他抬头,目光扫过帐内诸将与亲兵,最后落在那一地碎酒,“并州的雪,只埋葬那些不肯给兄弟们活路的人。”

帐内众人低头,没人敢与他眼神相接。高顺抱拳:“主公,刺史已……魏校尉等人,已收押听候军法。”

“好。”吕布点头,“尸首收殓,按刺史之礼,埋于营外柏坡。旧部安抚,不得驱逐。丁氏账册封存,待明日校阅。”

他转身欲出,忽又停住,回首向张辽:“老魏可有伤?”

张辽:“臂上有两处,皮外。”

“留医官,止血,不得怠慢。”吕布语气仍无波动,“他的罪与罚,明日再说。”

他迈出帐门,雪更深了些,踩上去“咯吱”一声,像压断了许多旧事的骨。他在廊下立片刻,才对张辽道:“传令,五鼓集诸将于议事大帐。”

“喏。”

……

议事大帐。火把一圈圈立着,光柱在顶端扇形散开。

吕布端坐首位下方一席,未入主位。他身后立着张辽与高顺,两人一动不动,像并州新立的两根铁柱。

众将鱼贯而入,眼神各异,或忌惮,或敬服,或犹豫。

魏校尉被押至门侧,手缚在身后,站得笔直。血已止,绷带在灯下投出一圈淡影。他的眼神澄明,像刚刚被雪洗过。

“丁原身死,非我所欲,然军心所向,天意民情,诸公皆见之。”

吕布环视众人,语气平稳,“今夜之后,并州之军,不能一日无主。然我不取虚名,只问实事:谁能带你们打胜仗、给你们吃饱穿暖、赏罚分明?”

有人低低应了一声,又有人抬头,目光开始汇聚。终于,不知是谁先跪,铠甲在地上撞得“铛”的一声;随即第二个、第三个,跪声与甲声此起彼伏,汇作一片铿锵。

“请主公摄并州军务!”

“请主公!”

吕布仍未即刻答。他抬手,压了压,声音低而清:“明日正午,校场集合。我于点将台,明示军法,昭告赏罚,再言其他。”

他的目光掠过每一张脸,最后停在魏校尉身上。那人仍然昂着头,像一根硬到了骨里的枪。

“魏校尉,押去休息。”吕布道,“静候军法。”

魏校尉眼神一震,低下头,重重应了一个“诺”。

夜更深。议事散后,张辽追上吕布,小声问:“将军,明日……他会死吗?”

“军有军法。”吕布的脚步在雪地里留下等距离的印,像一条不折不扣的线,“先罚后赏,赏重于罚。杀一个人容易,立一支军难。”

张辽沉吟片刻,低道:“我去准备。”

吕布望向远处,营门外,夜色尽头仿佛有一线更深的黑,黑里有风,有蹄声,还看不清形状。

他忽然想起那枚兵符落在腕上时的分量——不是冷,而是沉。沉得像一种暗暗牵引的责任,自此要把血气与权谋、恩义与军法,一起捆在身上。

他轻声道:“并州,不欠谁一个‘忠义’的虚名。兄弟们要的是能活着回营的路。明日,我给他们看路——也给所有人看,谁能带他们走。”

雪越下越密,把夜的边界抹得更厚。

营中却暗暗活起来:库房被点起灯火,军器被擦拭,鼓旗被重缝,粮秣在列,医官忙碌,传令如流。无形的一只手,轻轻拨过绳结,松了旧的,系上新的。

第二日的风,会更紧,鼓会更响,点将台会立起新的旗影。但这一切,明天再说。

今夜,只听见雪落的声音,一片、一片。

落在旧帅旗上,也落在新的脚印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