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37章 猛虎中计丧汜水,一封血书乱诸侯/

凌晨四更,风从汜水方向吹来,带着一股湿草与浅水的腥。

虎牢关上,‘义灯’伏得很低,灯芯在油面下伏起两次,像两声压低了的背鼓。

敌楼里,黄沙铺作的沙盘上,汜水与成皋之间被陈宫用细竹描了一道极浅的弧,弧末点了三个小黑点。

“钉马索、断车销、伏旗架。”

高顺低声复述,手掌按在沙盘上那三个点上,“皆不至伤命,唯扰兵势。”

“猛虎嗅肉必追。”陈宫收回竹签,眼神亮而冷,“孙文台贪的是‘实’,我们给他一个‘半实半虚’:董卓假粮队,旗真粮空,护车十数,皆老卒,以‘退洛阳’风为饵,自汜水东渡。——孙坚若不上,丢‘锐’;若上,入我局。”

吕布负戟而立,目光从沙盘移向窗外那盏灯:“记住三准:见功授器,见过责行,见心任权。今日功在‘乱心’,过在‘折锐’,权在‘汜水’。不取命,只取名与势。”他顿了顿,淡声道,“张辽,你领轻骑二百,远远吊着假粮队,露一两截‘辎’令旗给孙坚看;高顺,你伏汜水西岸柳根下,竖‘伏旗架’,取旗不取人;斥候四队,记着钉马索只摆在浅滩边缘,绊其马脚,便收,不许拖。”

“喏。”二人齐声。

【断史回声:当日策略加载:‘半实半虚粮队’ ‘浅渡钩’;变量: 孙坚(江东猛虎)冒进指数0.63;袁术“夺名心切”驱策孙坚求功;袁绍“断支”致其粮道紧。预估:若孙坚追击至汜水东浅滩,轻骑受挫率0.41,军器散乱指数 19;不触发致命。】

——

辰时过后,汜水上雾薄如丝。

假粮队自东向西,十余辆辎车沿河行,车帷上印着董军旧纹,旗却故意插了“撤”与“转”二字。护车老卒负弩而行,步伐有意放缓。

远远一列青甲轻骑若即若离,偶尔露出旗角,旗上书“辎”,随即又被风折回旗杆后。

东南丘上,孙坚披红缨甲,立于鞍上,目光如火:“撤?”他鼻翼一张,吸了吸风里的湿气,“不对。若真撤,怎会旗写自明?这是虚。——虚,便是真。拿下这些车,足以摆过袁本初的脸。”

身侧周仓出列,抱拳道:“主公谨慎。前两日‘待盟主签押’,粮道多滞。此时若深入,恐后援不利。”

孙坚笑,笑里带着江东的烈:“粮不来,便自己打来。若待书生会议,黄花菜都凉了。”他一扬马鞭,“偏将祖茂、程普,领三百先探;韩当在后接应;黄盖稳住中军,不可恋。记住,不与敌军死斗——只抢旗与车。”

军令一落,三股锋自丘下泻出,沿着河岸追着那支“撤转”旗影疾行。

待离汜水浅滩尚有七八十步,前锋忽然一齐勒马:浅滩边,柳根下,一圈圈不起眼的草绊索被晨露打得发亮。祖茂喝道:“抬脚!”话音未落,最前那匹灰马一声嘶,前蹄被细索一绊,跪倒在泥,骑者翻出一丈外,滚成泥人。紧接着又两匹马被绊,蹄乱如麻。

程普心头一凛,枪横在胸,将队列生生勒住:“缓进!拆索!”

“弩!”对岸林影里,有并州老卒齐立,三十张老弩一齐响,箭无毒,偏偏都射马鞍与缰绳。缰断马惊,人还稳,偏偏阵形散了三分。

“取旗!”祖茂眼角余光蓦地一亮——河中一处小石上,插着一面孤零零的董军小旗,旗脚挂着细细的铜铃。祖茂纵马涉水,枪尖一点,旗便到手。铜铃一响,柳根下“哗”的一声,几十面小旗从草中竖起,风一吹,换成一色“撤”字,又响,转成“转”,再响,变作“粮”,恍若河面上突然开了一簇花,把人的眼神与心神一齐勾过去。

“退!退一线!”韩当自后喝到,亲自带兵拆钉马索。弩再响,仍不伤人,只打马侧与刀鞘。孙坚手中长刀一翻,刀背压在马颈上,硬生生稳住匹下烈马,眸光如霜:“这是戏。——撤半步,留两队诱其近岸。”

他判断极准,指挥也极狠,江东精锐像一把被湿风压住了火的刀,仍在火里找力。

就在这时,河上一列青甲轻骑如风掠过,骑首张辽,马鬃被水汽压成线。他不进不战,只在三十步外绕一弧,画戟背一挑,将祖茂手中那面小旗挑落,旗入水,铜铃“叮”地一声沉没。江东士卒心头一齐“咯噔”。

“追那青甲!”孙坚一声厉喝,策马直追。张辽不恋,掉头便走,引着孙坚穿过两道柳根,又越两处浅滩。

浅滩里细钉马索散得像不经意的草根,一踩便弹,他构着路线,恰好卡在孙坚军马最容易犯急的那两处。三进三出,江东前军已然尽湿,马嘶声连成片,短短三十息内,阵形裂了两道窄缝。

“够了。”对岸的柳影里,高顺望见略显凌乱的江东队形,向身侧斥候点一点头。斥候潜入浅滩边,用刀尖挑断最前的三根草索。那一瞬间,孙坚觉出马下阻力一松——他往前一刺,回身一勒,稳住了锋头。

“撤!”孙坚断然,收拾队伍出浅滩。

程普与韩当一左一右掩护,祖茂回头再看一眼那汜水上变幻的小旗,脸色铁青。江东前军终得全身而退,只弃了三十数柄折断的兵器与七八辆脱销的辎车,折锐不折命。

“中计了。”退到丘下,黄盖沉声道,抖落一身水,“这计不杀,却让我们丢了‘锐’。”

孙坚仰头看一眼天,风里那股草腥似乎更重:“记住这股味。”他一甩刀背的水珠,命令传下:“全军后撤三里,整顿营伍。祖茂、韩当,别嚼舌,稳住人心。”

他转身欲走,忽闻一声极细的弦响,肩甲一震——一枝短矢钉在甲面,未穿皮肉,箭尾系着一条红绸。

孙坚伸手扯下,绸尾坠着一枚薄木牌,牌上篆一小字:醒。

他冷笑,揣入怀中:“我醒得很。”

远处柳影悄然收拢,张辽勒马立在风口,眯眼看江东军的撤势,咂了咂嘴:“猛虎,果是猛虎。惜在‘利’字上太直。”

“直,才可借。”陈宫在敌楼上看着那一串远小的旗点,低声。

——

午时,虎牢关外风紧,城上鼓不鸣。

张辽回敌楼复命,总结寥寥:“江东折锐,士卒湿冷,器仗散一线;孙坚伤未入肉,神色仍坚。”高顺补了一句:“钉马索撤得净,无伤亡。”

吕布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沙盘的另一角:“兵已乱一线,还欠一封‘血书’,乱他们的心。”

陈宫把手里的羊皮卷展开,羊皮上血迹未干,呈一种暗褐色,字如钉如裂:“孙坚军押解一名偏校于浅滩边落单,被斥候救起,身负箭擦之伤,未死。我以药止血,问其营事,此人怒骂‘粮道不至’,自书一札,血滴其上。——此乃‘真’。我再添两行,言‘袁本初断支、袁术擅取、冀州观望’,印泥作乱,污他个‘盟主’面。——此乃‘假’。真里有假,假里有真,方可杀心不杀命。”

张辽挑眉:“血书要送给谁?”

“送给最会变脸的两位。”陈宫笑意淡淡,“袁术与袁绍。——送法:二更之时,射袁术旗后帐,血迹欲滴未滴;三更之时,抛袁绍兵器架旁,留半张。留半张,叫他自己在脑子里补另一半。”

吕布低低一笑:“人心补的东西,永远比我们写的毒。”

【断史回声:策略加载:‘血书双送’;内容:孙坚偏校“真血” 陈宫“两句假尾”;预估:袁术怒值 9→可能爆发;袁绍威信-4→‘盟主无能’余波;曹操观望稳;刘备义棚压力 2;公孙瓒面子再损。】

——

血书未发,风已先走。

黄昏时分,酒摊边挑担老在讲白日汜水事:“江东猛虎追旗入滩,水下草绊索如蛇,缠住几十匹马,退却时旗化三字——撤、转、粮。嘿,风一过,旗就变。你说怪不怪?”卖酒妇人叹:“怪也没用,肚子空。”她转头看‘义灯’,灯下熬粥的蒸汽像一条安稳的白蛇,缠着百姓的手腕与心。

刘备亲自巡棚,听见“猛虎丧汜水”的传言,停步半瞬,回望汜水方向,低声道:“不幸而中计也。”

关羽道:“计虽巧,不伤命。”

张飞却不耐:“不伤命也丢脸。”刘备看‘义灯’:“脸丢得越多,命越少。”他又道,“增粥一锅。”

夜黑,二更。袁术后帐,酒气未散,秤砣横斜置案。

忽听“嗖”的一声,帐壁被一枝短矢插破,箭镞卡在木柱,箭尾红绸,绸上缀物坠地,“啪嗒”一声,落在案旁——一封血迹未干的书。亲兵奔来,捡起呈于袁术。

袁术披衣,摊开一看。

血书字不多,开头五行是粗笔急书:“今日汜水,粮车突阻,草索横生,江东折锐。粮道三日不至,卒有饥色。求发转支。”字锋凌厉,行间血渍斑驳。到尾忽添两行,换成骨秀之笔:“冀州仓谷紧,诸营暂请自筹,俟盟主令。袁氏兄长断支,孙某不胜其苦。”末尾一个“孙”字用血指按了一下,指纹模糊又真。

袁术眼珠一凸,握书的手抖得厉害:“好个袁本初!断我壮士粮!”

他一掌拍翻了那只秤盘,“当啷”一声,秤砣滚地。幕僚劝:“将军慎怒,此纸不明。”

袁术咬牙切齿:“明不明,明日我与他理论!”他仰头一饮,酒从齿缝里喷了出来,喷在那张血书上,血色被酒一冲,更红了。

三更,袁绍中军兵器架旁,一张半张的血纸被无声无息地塞在刀柄下。

巡夜小兵取刀换更,摸到纸,错愕,呈于帐中。袁绍取半张看,字截到“袁氏兄长断支,孙某不胜……”便断了,断口处血丝拉成一条,像一条将断未断的筋。

他脸色青白,指尖发冷。孔融拿过半张,轻叹:“半张,另一半只在你心里。你若心里善补,便补成‘误会’;你若心里恶补,便补成‘仇’。”

袁绍忽地笑了,笑得像风刮过草:“半张也够。明日‘议盟主’,我先问这一半。”

——

这夜未央,曹操营边却安静。

荀彧把昨夜埋在马厩边的竹尺取出一看,擦净泥水,交给曹操。曹操用袖角拭了拭,淡淡道:“他不杀人。”荀彧道:“他杀‘旧’。”

曹操低声一笑:“旧若不杀,新何以生?”他又问,“汜水之败,你怎么看?”

“败在‘贪实’。”荀彧答,“孙坚本是猛虎,猛虎善跃而不善‘久潜’。他急于‘以实自证’,故为人牵鼻。若他按兵不动,江东锐未折,今夜的血书便无处下嘴。”

曹操“嗯”了一声,沉默。

——

天将破未破,‘义灯’下的粥棚比往日更挤。

押粮兵与百姓混在一起,许多人端着碗发呆,像在等一个不会到来的签押。

张辽在棚后取水,目光掠过人群,落在一个肩披破毡的老兵身上。老兵手里攥着一纸粗糙的图——正是昨夜悄然流入的“盟主分粮图”。

他看了一会儿,把纸团成一团,又慢慢抚平,塞进怀里。

“他把图当成心。”陈宫站在敌楼上,喃喃,“等会儿再给他一封‘心’。”

未时,城外鼓不鸣,三英不至。

诸侯大帐里却集了个满满登登。

袁术拎着那只血书,劈头就拍在案上:“看好了——孙文台在汜水丢锐,皆你袁本初断我粮支之过!”

袁绍缓缓抬眼,唇角冷,“这只有半张,我这儿也有半张。两半合起来,恰好够你我吵一天。——诸侯议盟主,今日先议‘谁动了粮’。”

曹操不语,斜睨那张半张纸。

刘备起身作揖:“诸公,孙将军折锐,百姓亦苦。今日当先议‘开转支’,后谈‘盟主’。若再‘待’,兵破民散。”袁术冷笑:“你倒装仁!”

公孙瓒拍案:“我白马先护粮!先发我!”孔融手摇折扇,眯眼道:“仁与法,皆要。名呢?——诸公谁肯把那空壶里填点东西?”

“填?”袁绍目光一横,“我填。盟主之名,我受。转支之印,我押。”

“你先押。”袁术立时抢话,“押之前先把你那断支令撤去!”

“我没断。”袁绍冷笑,“是你擅取。”

“胡言!”袁术拍案,秤砣“当”地一声滚在地上,滚到刘备脚边停住。

刘备弯腰拾起,轻轻放回案上。

曹操忽开口,声如刀背:“诸君。军中断粮,本当依法。‘假信’乱心,非法不辨。——先依法开转支三日,三日后再议名。谁敢扰粮道,拿人。”

荀彧顺势补道:“法不阿贵,诸公以为然否?”

孔融笑:“善。”

袁术怒还未消,袁绍面皮冷而紧。

刘备拱手:“备愿与张将军共守‘义棚’,收散兵、按粥秩,免人借机。”曹操点头:“可。”袁绍含一口气,吐不出来,硬生生压回肺里:“好,先开三日。”

“押印。”孔融笑着把那只空壶往案心一推,“壶空,心空。印一下,心不空。”

袁绍与曹操对视一眼,最终各自按下一小方印。袁术犹豫半息,冷哼一声,也按了。刘备不在其列,退后一步,抱拳:“诸公明。”

——

同一时刻,汜水东岸小丘。

孙坚披甲坐于毡,肩上那枝擦伤矢已拔,伤口纸灰止血。

他手里拈着那枚刻着“醒”的薄木牌,沉吟良久。程普躬身道:“主公,夜间有人射了书信入袁术帐,言‘断支’。”

孙坚眸光一凝,缓缓道:“我未书。”他顿了顿,淡道,“真里有假,假里有真。江东丢锐,先是我之过;后是他们之过。给袁公去信,说‘不必争’,只求‘开转支’。”

“是。”程普领命。

孙坚起身,行至兵器架前,手按刀背:“今日汜水……我记住了。”他抬眼看河,“下次,不逐旗。”

——

日过未,虎牢关上风像换了骨。

张辽自城头望去,诸侯营前的粮车慢慢动了,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了一把。‘义棚’前人潮不减,刘备与张辽一左一右,分粥分药。

张飞一边护棚一边不耐地骂骂咧咧,骂到后来声音小了,给一个押粮兵塞了一块烤得焦黑的饼。那兵愣了一愣,眼圈红了,低声道了声谢。

“血书一封,乱过十万刀。”陈宫倚栏轻笑,指腹摩挲着袖中另一半半张。

他忽而偏头看吕布:“主公,今日之祸,已足令盟主之名再薄一层。但孙坚这只虎,被我们‘舔刀背’之后,会更会‘忍’。”

“忍的虎,最难。”吕布淡淡,“所以明日不扰他。”

“扰谁?”

“扰旗。”吕布目光落在沙盘上那些小小的旗点,“旗,是脸。脸被火灼过两回,第三回,自己会躲。——高顺,夜里‘小火’不必烧旗,烧‘旗架’。旗架倒,旗不挂,诸侯的脸挂不住。”

“诺。”高顺攥拳。

【断史回声:阶段评估:‘猛虎丧汜水’(非致命)生效,江东锐气-17;‘血书双送’触发袁术与袁绍冲突,盟主威信-6;曹操‘依法’临场,形象 4;刘备‘义棚’承压,名 7(嫉恨 5)。建议:次夜‘烧旗架’、再放‘人说风’:董卓意退之语升级为‘已启程’,以逼诸侯自分兵护粮与护名。三日后小战三合,仍不取命。】

——

夜合,风起。

陷阵营如影穿行,斥候手执腊火,仅烧旗架下最底那一圈草绳,火沿地皮爬,一路“滋滋”往上,烧至半腰便灭,第二道从另一侧起。草绳断,旗架软,天亮时才知道:旗还在,挂不住。

袁绍营里,近卫旗架倒了两根;袁术营里,旗架倒了三根;公孙瓒那边,白马旗在日出第一线风里抖了两抖,往下一坠,被两个士卒哭笑不得地扶着——笑声四起,又戛然而止。

紧接着“人说风”又起,这回不再是“吕布有意退”,而是“吕布已启程”。

井边、酒摊、马棚三处同时起了这种说法。有人信,有人笑,有人把笑憋回喉咙里,眉心却皱成一结。

诸侯帐里更乱了。有人说:“若吕贼退,我们也退?”有人骂:“退个屁!”有人忧:“粮才开三日。”有人问:“盟主呢?”答案仍是那只空壶——壶口朝天,空空如也。

——

第三日午后,吕布终落一声:“请战三家,各三合,不取命。”

张辽披甲而出,汜水风吹得他披风边角向后飞。

袁术帐下文丑先来,枪花大,第三合被张辽戟背轻轻一点,枪尾在空中颤出一圈涟漪,丑面子微红;曹操遣典韦之外的一名小将上,刀出有矩,第三合被张辽“借形”一拨,刀背落在自己护心甲上,铿然一声;刘备请关羽再来,第三合时张辽以戟尾轻敲刀脊,刀吟如琴,关羽抱刀一拱手,退。

围观者如潮,潮声里有一种压抑的躁。

孙坚未至。他在汜水东岸,背手看风,肩头扎带换了新。风吹到他脸上,他只是把那枚“醒”字木牌捏紧了一寸,低声道:“醒。”

“盟主呢?”酒摊边有人问。没人答。有人看那只空壶,空壶仍空;又抬头看城上那盏‘义灯’,灯仍亮。亮得像一只耐心的眼睛。

——

傍晚,城上。陈宫收笔,在册上写下今日之注:“猛虎中计丧汜水,折锐不折命。一封血书双送,诸侯各自乱心。——旧秩序的壳,裂得又深了一道。”

他合上册,回头看吕布。吕布负戟而立,眸光深,不喜不怒。风把他的披风在身侧卷了一卷,又平下来。

张辽与高顺在背后站定,甲光在夜里沉得像水。

“主公。”陈宫道,“明日守,后日扰,第三日再针?”

吕布点头:“再等。”

【断史回声:周度总评:诸侯内部互信值降至0.35(较初始-0.35),江东锐气回升趋缓;‘盟主’权威疲软;‘法’之形象集中于曹营;‘义’之名集中于刘营(嫉恨并行);袁术怒意未散,袁绍颜面焦灼。建议:继续‘不杀而辱、不战而乱’,并留一手‘真战’之备。】

夜色沉,虎牢关像一枚钉,钉住风、钉住旗、钉住粮道,也钉住那些空空的壶。

汜水之上,残月如钩,水面微皱。

有人把半张血书藏在甲缝里,有人把“醒”字木牌缠在手腕上,有人把秤砣重新挂回秤梁……而城上的‘义灯’,仍在。

风一来,灯焰伏下去;风一停,它又慢慢立起来,像一口不急不躁的气,压在整片乱世的胸腔上,逼着它体面地呼出下一口气。

“落子。”吕布低声。

沙盘上,他以戟尾轻轻一点。

汜水与成皋之间,那条极浅的弧,又深了一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