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104章 神将垂危陷绝境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第104章 神将垂危陷绝境

作者:月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13:02:43

第三日午后,宛城风向微转。

北门外的土道路被铁齿车碾得细碎,面上生出一层微微的光,像伤口结痂未干,风一吹,便疼。粮道新立,城心初稳,却也因此牵动了更多暗线:南市盐枭的耳朵、贺氏余孽的牙、梁氏旁支未死的指甲,全在风里发痒。

陈宫摊开沙盘,沙线从宛城北折而西,又折而北,指在一处窄长的凹陷上:“一线谷。旧时南贩盐铁偷走此道,谷底寒泉常年不涸,石罅生草,可行人,可藏人,也可藏‘器’。我在城门口听得三拨脚步,轻重不齐,脚底带盐碱味,一拨去了西北,八成奔这里。”

“西北?”张辽拧眉,“胡车儿惯走东南荒巷,何以转向?”

“被我们逼的。”贾诩淡淡,“城南盐道已塞,他若不换向,只能饿死在自家巷子里。”

吕布拇指在画戟柄上轻轻摩过,铁上的细纹冷而顺。他抬眼:“走一趟。饭与律既立,人便要看见我亲去——不是作秀,是告诉城里与城外的人:我立的不是纸上的字,是风里站得住的一根杆。”

“主公。”高顺低声,“谷窄,设伏易。可由彪骑试路,主公后至。”

吕布摇头:“我走在前,旗走在我后。”他偏头看向少年,“吕飞,镇旗随行。文远押后,高顺持半月于谷口驻防,公台调辎重与‘三检’,不乱。”

“诺!”

——

出宛城北,过二十里,山势沉下去。土色陡然由黄转黑,夹着碎石的光。左右两壁高起,山石在风里“嗡嗡”作响,像一口老钟吊在天边。谷口竟窄得只容两骑并行,进去一丈,便掐到一线天——上头的天空像被刀削过,只留下一条薄薄的亮。光落下来,凉,薄,像从刀锋上掠过的水。

“风门在右三尺。”陈宫半眯着眼,“风从右进左出,若有人在左侧埋火,风一转,便能把人喉咙里烧出泡来。”

“闻到了。”吕飞低声。他腰间的香囊被风拎起一角,白芷的清味里,有极轻极轻的一丝甜,甜得不像酒,象是青果被谁用指甲脆脆掐破了皮,汁停在指缝里——腻。

“熏风系。”贾诩沉声,“前日改方,今日加料。谷里必有‘磷壶’。”

吕布把戟尾向前一点,戟尾在石上“笃”地一声,清脆,挑断了风里的一道若有若无的线。线未见,人却先变了心。张辽一抬手,刀门紧了一线,“黑牙”队悄然散开,沿谷壁上下游走,刀背贴石,漆上那道白线一明一灭,像一群无声的鱼贴着水面迅疾游行。

吕飞持旗随吕布之后,旗面收作两折,铁牌贴在结下,未响。谷内滴水断续,每一滴都砸得很响,像有人从高处一粒一粒丢下碎银。他盯着旗影,沉稳、细长,从自己肩侧落下去,按着那条虚线走。

第一道暗器来得并不狠。只是草鞋里起飞的一圈铁蝴蝶,薄、轻、快,打在刀背与石上“叮叮”乱响。第二道紧随而至——石壁上十数个小孔同时喷出淡青的气,气一遇风,立刻像浅水一样在谷底铺开,平平的一层,正好慢慢往人腿上爬。陈宫一声低喝:“抬膝!”众人抬腿,步子变长,踩在石与石的高点上,像在一盘看不见的棋上走格。

“胡车儿。”张辽忽地道。他看见石缝间一个宽厚的背影一闪,背如砌砖,厚,笨,不躲不闪,偏是一把短刀收放如鱼,刃背敲在谷壁上,敲得石屑如雨。他在试风、试石、试人。

“我去请他。”吕布一笑,竟把戟转了个方向,戟刃不扬、只以戟柄先行。他脚下看似缓,实则每一步都踩在“滴水”的节奏上,滴到他脚下一落,他的脚也落;滴与脚重叠,声便吞进去了。贾诩心里微微一动:这人把谷当成鼓,用自己的步去盖它的声。

第三道伏才是杀。谷腰肚里忽地有一阵风从右掏出,左壁下同时“啪”的一声,十数口黑漆瓮掉落,里头的磷火一见风,“呼”地窜起,青光一片,照得人的脸像隔了水的纸。青火上翻,火还未至,毒先到——甜里带苦、苦里带腥,像生鱼被人抹了烧酒又不点火。张辽刀门猛压,高顺在谷口一声长喝,半月阵由外向内合,像一片铁叶扣上谷咽——生生把风压了一瞬。

胡车儿等的就是这一瞬。他从左侧石罅里猛力一撞,整个人像一块脱手的石,重重砸来,刀势横,直取镇旗。吕飞一抬腕,旗往后收半寸,旗面斜起,旗杆顺势从刀背与风口之间滑开,像水沿石而下,既不硬挡,也不让开。胡车儿眼皮一跳:又是这杆子。

下一刻,他腰间葫芦一闪,指缝掐破薄皮,一点无色之物贴在掌心,他掌势看似扫旗,实则抹向旗杆握处。吕飞手背一麻,指根仿佛被一条冰虫爬了一下,立刻知是“骨砂”之属,欲借指端入血。他左手袖里银针无声弹出两枚,先扎“合谷”,再刺“曲池”,针入一分半,轻提慢捻,汗在背脊“刷”地一下冒出,把那条虫逼退几分。就在此时,胡车儿忽然变招,刀一翻,不再摸旗,直点前列马腹。刀背既至,骨节一紧,马嘶,阵眼乱。

“稳。”吕布一声,几乎不高。他戟柄从下往上一挑,戟尾“笃”地敲在石上,震起的石浪碰在胡车儿刀背上,刀势微迟。便是这微迟,张辽已斜插半步,刀背压住刀背,硬生生将人逼开半尺。高顺半月阵在这一刻倒灌,像水倒入埋在谷底的一只深瓮,谷里风声都短了一线。

“再来!”胡车儿眼里血丝起,竟不退。下一刀陡然贴地扫来,带着一团细碎的沙石。吕布略侧身,戟刃压下去,刃与地间隔着薄薄一层尘,尘被切成一缕一缕,风便乱。他正要抬刃,忽听头顶石壁里“吱呀”一声——那不是风,是木。上有木桁!

“退——”陈宫的声尚在,一列木桁“咔咔”抽动,带动一排藏在石壁里的铁钉。铁钉落下,细如雨,却每一枚都带了极薄的黑,那黑在光下一闪即逝,像眼皮下一道错觉。

吕布只来得及把少年往后一推。他一推,力量极重,吕飞肩上一沉,人被硬生生推出半步。下一瞬,三枚铁钉擦过吕布左胸、肋下与肩胛,钉进甲里。铁钉浅,毒却狠,沿着旧伤缝隙钻,像一把细小的锉磨在骨缝里轻轻磨,磨出一股冷。他胸口闷了一下,眼底却没有慌。手中画戟一转,戟柄上挑,戟尾在石缝一撑,他整个人以戟为轴,硬生生把自己挂在石壁的一道凸起上。

“主公!”张辽扑来,高顺半步欲上。吕布横臂一拦,声音极淡:“阵,稳——”话未尽,石下忽地一空,那处被抽掉木桁的地方竟是个暗坑,脚下一虚,他整个人带着画戟坠下去,黑得像水的暗里。

“主公——!”吕飞心头一紧,旗杆在手几乎要冲。铁牌“叮”地叫了一声,细脆,却像在他心口左边半寸的地方钉了一钉。他咬住牙根,硬生生把那一股要冲的热压下去:旗若倒,阵乱;阵乱,人灭;人灭,主公更无望。

“杆只做一事:支撑。”少年在心里把这八个字又捻了一遍,手不能抖。他把旗往“镇桩”上一插,绳结扣死,“镇”字铁牌贴在木头结边上一线,风来不响。他转身,一声:“樱娘子!”

唐樱早已在后,斗篷下装着药与针,发髻以布条束起,露出额角一指宽的雪。她指尖轻轻触过谷中风,鼻翼微张,轻吸一口气,脸色便变了:“断魂沙为主,青磷杂,骨粉窄细,入血走‘少阴’——伤胸,急!”

“绳!”张辽已掷出锁钩,钩头在石壁上“喀”地一声咬住,一股韧力往里拉。高顺沉声:“黑牙,三人一组,‘无声令’,沿壁下。公子——”

“我下。”吕飞先一步。他丢了披风,只保短甲,把短戟反缠在臂内,旗则留在“镇桩”。唐樱系好腰索,眼神一动:“少年,你先下二尺,停;我再下三尺,停;你再下二尺。吸鼻、吐口,勿急勿快。谷底若有冷泉,先探水声。”

“诺!”

——

暗坑里一开始是风,后来是冷。冷得不粘人,只贴骨。吕布落下去时,画戟先落,戟刃“锵”的一声卡在石缝里,他整个人借势一斜,肩胛撞在一块凸起的石上,血在口中浮了一线。他把那一线血咽了回去,舌抵上腭,气沉丹田,以“止战四诀”生生把心跳压稳。他知道这毒会沿着旧伤走,他便以气堵,堵在骨缝,堵在脉上,堵成一道一道关。身下忽一湿——不是血,是水。冰,从脚踝往上浸。他从喉间吐出一点白气,白气在黑暗里像一朵小花,开了,又灭。

“主公!”上方有人声,是少年的。年轻、紧、稳。

“在。”吕布回声不高,却清。他往上一抬手,掌在空中抓了个空,便把手往下探,摸到一株微微发凉的草。草叶窄,边沿锯齿细密,叶心有白点,碎而不乱。他指腹轻轻一捻,草里微微泛出一丝像新断石头的气。他心里微动:石心草?他记得陈宫杂记里提过:幽谷一线天,石心草靠寒泉而生,寒而不阴,能“引骨砂出络”。却不敢断。

上头绳索落下,先是少年,后是唐樱。二人下到一处半悬的石台上,离水不过一臂。唐樱不言,先以绳把自己系在一块石枘上,摸出火石,“哧哧”两下,点亮一枝油火。火光在这谷底叫冷一口吞了九成,只留下一点最硬的光,像一枚钉。

光一照,吕布的脸色不难看,却冷得像铁。左胸、肋下与肩胛各有一枚细矢,矢短如指,翎毛仿佛鱼鳞,鳞间抹粉。唐樱不慌,先以酒洗手,再以银针从“膻中”上一寸下针,入一分,缓缓平补;又在“期门”“章门”各下一针,针斜入,护肝经之气。她低声道:“主公,先别与毒硬扛,气顺一些,让我‘引’。”

吕布点头,眼眸如常。他把手从湿里抽上来,掌心摊开,掌上是一小把他刚才摸到的草。唐樱一看,眼里亮了一点:“石心草。”她又捻一捻那草,送到鼻下,“对。寒而不阴,入血能‘引’。”她抬眼,“少年,取草根,与泉水共捣,去渣留汁。再取白芷一撮、薄荷半分,麝一点——一点便够。和作膏,抹于伤下‘走’的地方。”

“诺!”吕飞动作极快,短戟当研杵,石作臼,捣至一缕幽绿。他手背青筋起,汗甩在石上立刻凉成一层薄薄的霜。唐樱以银针轻轻挑起断魂沙的“路”,针从“内关”下一分一分引出,像用极细的钩把一条细蛇一点点从洞里钩出来。她的手极稳,目光却不避少年:“吕飞,听针。针的颤处便是毒在走的地方。你扶主公的臂,三息时松,五息时紧。听我数。”

“是。”

“‘一’——”唐樱的针微颤,她手指轻轻一旋。

“‘二’——”她的声音又稳了一线。

“‘三’——上膏。”少年以指腹匀匀抹开,膏在皮上冒出一点细白,白里透出一丝极细的黑,如同有人在皮下吹了一口烟,烟便从毛孔里出来。他的心一松:引出来了。

上头忽传来震动,石渣落下,火光一晃。张辽压声:“有人回头,守!”高顺的声音沉:“半月收,刀门紧。别乱!”

黑里,吕布忽而笑了一下。笑意轻,像铁在水里“嘶”的一声。他用极轻的声音道:“文远,我在。”张辽隔石应:“主公放心。”

唐樱无暇闲话,趁着石心草汁初上,手法转为“走窜”,在吕布“少府”“太渊”各下细针,针不过入皮,不及血。她跳了一拍,改扎“荥、输”,再走“经渠”。吕布胸口那口闷从石头一样的沉,渐渐化成一阵阵细细的凉,凉得不尖锐,像细雨。毒走了一线,被引了出来。她又以极细的刃在箭入处切一小口,按,血与一丝黑挤出来,落在泉里,泉水上翻起一层极轻的白沫,又即刻被水吞了。

“再一味。”唐樱目光落到谷底一角,“龙涎苔。”那里石面像被谁常年用手摩过,润,滑。她伸指掐下一点,放在舌上,苦得眼角都跳了一下,却立刻吐掉,吐音短促,“对。与石心草相辅,能‘束’。”

“少年。”她不抬头,“把你眉心的血痕水揉在膏里一星。”

吕飞一愣,“眉心?”

“你铁血‘血礼’开过一线,这一线是‘镇’,镇得住。镇一丝血入膏,膏不走偏。”她说得很快,像下令,少年没有再问,手指在眉心一抹,红不艳,干涩,混入膏内不过一丝。唐樱抹在“走窜”的两针之间,膏色微微沉了一线,像从浮光滑入深水。

“主公,喘。”她轻轻道。

吕布按她法,鼻吸口吐,气徐徐如丝。片刻之间,胸口那块“铁”似乎不那么沉了。视线里,暗与光的界限略略清晰。耳里滴水声更清,像从极远处来,又像在自己心里落。

上头战声短促,刀背挫石,火噼啪。陈宫把手里一把细沙往风口一抛,风中立刻显出无形的丝线,丝线在半空里露出一瞬,便被张辽的刀背两两压断。胡车儿猛进三步,又退两步,脸上抹过的粉遇汗蜕出一层斑点,他自知今日再杀不成,便仰头吐一口唾、仰啸一声,顺着左壁的一个暗槽溜了出去——那是他早埋的逃路。高顺没有追,半月阵紧紧把谷口扣住,只让风出去,不让刀进来。

“主公,先别起。”唐樱按住吕布肩,“毒未尽,勉强行气会回头。”

“嗯。”吕布应得极轻。他侧头,看少年,眼底有光,“旗稳?”

“稳。”吕飞手背青筋未退,眼却亮,“镇桩上,铁牌不响。”

“好。”吕布微笑,“你下来的时候,心还是跳的。”

“跳。”少年直言,“铁牌叫了一声。”

“那是你命在叫。”吕布话头短,目光却像一根钉,把少年钉在原地,“记住它。”

——

毒稍退,人先上。唐樱心里清楚,谷底虽有寒泉,久处则阴气入骨,非益。她先把吕布身侧的细矢拔出三分,留根,敷药,封口,以窄布束伤,再以腰绳缠着人往上带。吕飞在下托,手上全是滑水,指背上的小口因先前银针自刺,疼。疼反倒叫他的手更稳。张辽在上接,往上每一寸都像把人从水里抠出一寸。

上到石台,吕布喘定片刻,唐樱目光又落到谷壁。火光下,石罅里除了石心草,还隐着一抹极细的银光,像鱼鳞。她伸手刮了一片,粉落在火边成一星星冷淡的光。她眼里一动:“铁英粉。”

“铁英?”陈宫侧目,“这谷下怕是有铁脉。”

“浅。”唐樱道,“但足以添兵刃之锐。若在谷口立水闸,导泉为渠,春夏灌田,秋冬磨粉。‘饭’与‘兵’,都靠它。”她又笑,“也算‘一线机’。”

吕布目光一沉一亮,笑意极淡:“好。公台——记。”

“记了。”陈宫应,“一线谷,筑‘水闸’,设‘铁棚’,置‘风门’。谷内禁火,外立禁令:非夜不入,非令不采。”

贾诩在一旁静听,袖中葫芦轻轻一摇,葫芦口里空空的回声像被风按了一下。他躬身:“主公,谷为‘利器’,利器出,须有‘矩’。矩先立在‘人’上——工与农,昼与夜,采与磨,各有‘律’。我今夜草‘谷律’一篇,明旦呈上。”

“好。”吕布点头。他起身的动作缓,却稳。唐樱伸手扶,他微抬手压住:“我还扛得住。”说着这话,他肩胛下的伤处疼意犹在,像一条小蛇在骨缝里探头探脑。他吸一口气,痛意随气微微退,却不干净。他知道这毒要三日三夜方尽,便不再逞强,取过短杖,代画戟撑身,步子每一步都落在石的硬处——硬的地方,最稳。

谷口风又紧,半月阵在风里如石。胡车儿远远藏在乱石后,看着那一面黑旗在谷口静立,“镇”牌不响,心里忽然生出一丝说不清的烦躁。他从不怕正面杀,也不怕背后偷,他怕的是这种静——静得像要他把刀扔了,去坐在谁家灶边吃一碗粥。那碗粥里不一定有肉,甚至可能只有盐。他把这个念头一甩,甩得很重,甩出一口血腥味。他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一线了。

“走。”他对身边人道,“去南坡。”身边人没动,他回头,那个眼白多于眼珠的械匠已经死在刚刚炸开的磷火里了,脸被青光烫成了纸。胡车儿“哼”了一声,把那人腰间的小秤扯下来,塞进怀里。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带这个秤。他只知道,秤在手里,心里某一处空便暂时不叫。他走了,走得像一头藏在石林里的兽。

——

归营的时候,夕阳在旗上落了一寸红。营门外,焦白等老兵列队相迎,胸口各自轻轻一捶,不响,却沉。吕飞把镇旗重新挟在肩上,铁牌贴着结,仍无声。他走过高顺身侧,高顺只是“嗒”地在他肩上点了一下,像锤在钉上轻轻一试。

“活着回来。”高顺道。

“是。”吕飞答。他没多说话,脸上的塌陷线条还未散,眉心那道细痕因汗水重新湿了一线,红在微光里若有若无。

帐内,吕布被唐樱按时上针、上膏,毒渐退。张辽在旁,眼睛盯着火,看着汤中草色由深转浅,浅到一处,便将勺抬起,吹至不烫,递到吕布手边。吕布接过,一饮而尽,苦从舌根直压到胃,他面不改色,只把碗放下,目光却已由火光转向陈宫:“谷律,先立‘人’——造名册,分工,定更。后立‘器’——水闸先,下游渠次之,铁棚位于上游风口。再立‘禁’——谷内禁火、禁酒、禁杂人,违者‘三罚’,重者‘一断’。”

“‘一断’?”贾诩问。

“断手。”吕布道,“采铁之人,手就是命。犯谷者断一指,杀谷者断一手。重则死。写清楚,刻在石上。让人人都看得见。”

“是。”贾诩应,目光里那一点极薄的笑是真:“矩正,器利,饭稳。谷成,则心成。”

“心成不在谷,在人。”吕布望向少年的旗,“旗若常直,谷自不乱。”

“末将谨记。”吕飞抱拳。张辽在旁笑:“你一日三记,将来记得手也要跟着直。”

吕飞也笑,笑里带一丝疲,“末将的手,今天学会了‘酸不抖’。”

“嗯。”张辽点头,“再过三天,你就会学会‘疼不乱’。”

高顺没有笑,只淡淡道:“刀门明日加难。铁牌若响,‘镇牌’扣你一顿盐汤。盐汤喝多了,腿会直。”

唐樱把银针一根根收回木匣里,手背在灯下如雪,眼角却有一点淡淡的青。她握针握得久了,血回得慢。吕布看了她一眼,声音很轻:“劳你。”

“本分。”她垂目,“主公的命,是军中万命的‘杆’。”

“你也是杆。”吕布道,“救人的杆。”

唐樱抬眼,目光与他短短一触,又落下。她不善受这样的褒,她的褒多半用在针与药上。她只把木匣合上,匣盖上淡淡一线光,像谷里的水。

夜风起。营中火一处处亮起来。北门方向传来梆子杂声,紧后又散。陈宫进帐,低声道:“张绣遣小校来报:胡车儿消失,疑往南坡。”

“他会回来的。”吕布淡淡,“饭与律最磨人。三日不吃,你看见‘旗’,会想跪;七日不吃,你看见‘律’,会想哭。十日不吃,你就会想投。若他不是投我,便投别人。投别人的人,命都不长。”

贾诩笑意极浅:“主公,看得清。”

“清不清,看火。”吕布伸手把一截柴往火里轻轻一推,火一时不旺,稍后才“呼”地一声起,稳稳地烧。火在风口有章,饭在谷里有律,心在旗下有杆。他闭上眼,缓缓吐出一口气。胸口还刺着一丝,像针。刺便刺着,刺着才记得这谷里的一线:窄,冷,险,却是路。

——

夜深。卫士换更的脚步在外面如水滴,滴在铜盘,均匀。吕飞把铁牌从旗结解下,放在枕边。铁牌在灯下不亮,冷沉得像一块小小的夜。他伸手敲了一下,“叮”。这一声落在他胸口左边半寸的地方,与心跳合拍。他把短戟横在枕下,像铁血营里每个兵的夜。他闭眼,耳边又响起谷里的滴水声,一滴、两滴、三滴。滴水不急,却能穿石。旗不响,却能镇人。

他想起谷底那一根草,石心草从石缝里长出来,芽细、叶薄,靠的是冷水与微光,也靠“不动”。他在心里给自己立了一条小律:遇刀、遇毒、遇暗,先不动——不动不是怯,是要把杆立住,立住再动。

不知何时,风从帐顶掠过,摇了摇烛火。烛火抬头,像一个人从梦里醒来又沉下去。吕飞睡着了。梦里他又回到谷里,一线天,水声滴滴,旗在手,铁牌不响。他在黑与光交界处站着,像一根新打的钉,钉在风里。

——

破晓。东边天边一线白,像眉心的新痕。点将在大桅旁,吕布披甲出帐,气色苍,眼清。陈宫呈上“谷律”初稿,字不多,句不花,都是硬的。他看完,点:“刻。”

“再启程?”张辽问。

“再炼。”吕布道,“铁血刀门加难,镇旗先入。谷中风门设架,水闸画线,铁棚选位——把‘绝境’做成我们的‘器’,把‘一线’做成别人的‘窄’。”

他顿了一瞬,又道:“今日免军中酒。以粥代酒——劳作者,先粥。”

“诺!”

梆子声起,渐急。宛城的灶烟又起,风里有淡淡的米香。那香不甜,淡,却真。人在这样的香里活下去,心也会活下去——只要杆不倒、律不乱、饭不断。

吕布握住画戟,掌心里还有一点点昨日留下的冷。他轻吸一口气,低低道:“去。”

旗起。铁牌无声。风从旗面上掠,掠过营门,掠过谷口,掠过城楼。幽谷里,一线天正被太阳慢慢添厚。那一线光,薄,却一点点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