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103章 奇毒暗淬英雄躯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第103章 奇毒暗淬英雄躯

作者:月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13:02:43

第三日的天,比前两日更冷。

宛城北门的铁叶浸着露,发白,像一口老锅被洗过太多次,油花都被刮尽了,只剩硬。城里灶烟稀薄,饥是肉眼可见的颜色。

五更未到,鼓声三短两长,传入营中。吕布披甲出帐,画戟在手,戟锋被夜水舔过一遍,冷得像一道直线。他站在营门影里,目光越过北门,落到更远的地方——那一处,有风卷起一条灰线,像有人在地上用细笔托着画。

“第三天。”陈宫低声,“清己之期已至。张绣昨夜遣人递书,请延半日。”

“半日可延,命不可延。”吕布冷道,“告诉他,半日内不带军印与兵册来,我画戟去取。”

“诺。”

贾诩立在阴影边,衣襟上还有昨夜城中的杂味。他把腰间葫芦轻轻一推,葫芦中空空的声响在夜里眯起眼睛笑了一下:“主公,贺氏余孽不甘,梁氏旁支尚试,城中巷里有动静——多半不为破城,只为破‘旗’。”

张辽挑眉:“破旗?”

“旗破,心散。”贾诩道,“他们知道‘镇旗’是新立的,想在铁道口‘借风试胆’。”

吕布看向吕飞。少年肃立,镇旗斜在肩上,铁牌紧贴旗结,未响。眉心那一道血痕已结薄薄的痂,从他眉心往上挑出一条极细的红,像天将亮未亮时的那一道鱼肚白——并不耀眼,却叫人一眼记住。

“今日你随铁血营为前护,镇铁道。”吕布的声音不高,却像一石击水,涟漪一圈圈扩出去,“令在旗,旗在你。刀来了,你先稳;毒来了,你先定。记得昨夜我说的?”

“记得。”吕飞挺身,声音沉稳,“杆只做一事:支撑。”

“好。”吕布偏头,高顺已无声站在他侧,“陷阵半月,前顶铁道口;张辽走侧翼,刀门压人;公台坐中军,诸营按‘三检’行粮。文和——”

“在。”贾诩应。

“你入城,到张绣府前,劝他带印;若不来,出府时换身衣裳。”吕布轻笑,“别弄脏。”

贾诩也笑,恭声:“谨遵军令。”

——

铁道在北城旧市道上,城门洞拱形,嵌着岁月打磨的砂痕。晨风从门楼下灌入,卷起细灰,灰里混着谷香与铁味。崔理驾第一车过线,车齿与铁齿压合,“咔——咔——”每一下都像敲在人心上。高顺的“半月”形阵展开,边缘锋利,像一枚倒置的鱼鳞,刀背雪亮,枪尾如林;吕飞持旗立在半月内侧,旗面收成两折,露出“吕”字的一角,字锋贴着风。

第二车到第三车时,城巷深处忽然传来一串短促的梆子声,节拍紊乱。陈宫在远处沙盘前抬眼,指尖在木沿上轻轻一点:“暗号。”

风口处,一个卖草鞋的老头推车而来,车上草鞋层叠,粗麻绳头露出一圈圈草结。他拐入铁道口时,绳圈忽然往外一弹——二十余枚薄如蝉翼的铁片从草结里飞出,铁片未至,先闻一股极淡极淡的清甜,甜得不对劲,像将熟未熟的果子被人用刀轻轻划了一道,汁水先露。

“刀背!”高顺喝声落下,刀门两侧同时抬刀背,斜插。铁片叮叮当当撞在刀背上,火星冒出一层淡青——那不是火,是粉遇铁的光。张辽早一步抢出,刀光阔,像把一扇门横着推开,硬生生把铁片扫出一道真空。

“熏风散改方!”陈宫眯起眼,“加了青磷末与细麝。”

风恰在此刻转了方向,往铁道内吹。吕飞鼻尖一热,眼眶被淡甜一熏,喉头像被棉絮轻轻掖了一把。他腰间香囊“啪”地被他指尖捻破一角,七返白芷的凉意顺着气息翻卷而上,把那股不对的甜压下去。他空出一瞬,左手两指探向臂内“内关”,银针一寸二入,捻三转,吐气,胸腔里那口热被针尖引着落到腹中,化开。

“稳。”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他看着旗影,仍在虚线之上。

“来人!”城巷深处传来一声暴喝,闷,厚,像有人用沙子塞住喉咙大喊。随声而出的是五六道黑影,肩背宽,脚步沉,刀柄上绕牛皮绳,绳头垂下,像尾巴。为首一人身量魁梧,额上横一道旧伤,伤痕上下各穿一枚铜钉,粗暴而滑稽。“胡车儿!”张辽眼神一凛,“张绣麾下悍将。”

贾诩此刻已在张绣府前,当街而立,抬头看一眼屋檐下的滴水,似在算时辰。他身边书僮低声道:“胡车儿去了北门。”贾诩敛起笑,“我知道。让他去。刀锋若不饮血,他不会回头。”

铁道口,胡车儿挥刀扑来,刀背先压向“镇旗”。他看中的不是人,是旗——旗倒,人自乱。他刀未至,风先劈出一声短促的响,像雷打在树心上。

吕飞举旗,三指锁住,腕不过肩。刀背的风扑在旗面上一寸之上,旗面不动。他脚下半步错,肩微沉,旗杆钻入刀背与枪尾之间那一线生处,像水钻入石缝。胡车儿微怔——他以为一击必歪,旗却不歪,少年眼里还有火,是一种烧到了最深又被硬生生压住的火。

“好杆子!”胡车儿笑,笑里全是恶。他腰间小葫芦一振,指尖掐破葫芦口薄皮,指缝间渗出一丝无色的汁液。他顺势往旗杆一抹,汁液点到木上,无声无色。

香囊里的白芷忽然发了一声像猫炸毛般的细响——其实是鼻腔里“识味”的神经给了一个危险的颤。吕飞指腹一麻,指根发酥,心头一沉:毒。毒从皮入,走的是“少泽、商阳”的细线。他不慌,右手把旗往上一缠,左手袖中银针弹出两枚,分别入“合谷”“曲池”,再斜刺“商阳”浮浅一分,针一进,汗“哗”的一下自背脊冒出,像从皮下抽出一条细蛇。

“胡车儿!”张辽喝:“你摸旗!”

胡车儿哈哈,双刀齐分,“摸旗又如何?”话音未落,高顺半月阵合上,刀门两侧“哗”的一合,像一片铁叶翻卷,把胡车儿逼出铁道口。他借势后翻,随手一抛,两串小骨簪破风而来,骨簪上有刻纹,纹里抹了粉。陈宫眉一跳:“‘蝮砂’,入眼则瞎!”

吕飞侧头,旗面斜上,旗布在半空描出一刀弧,骨簪打在旗布里层,生生被布吃住半寸,再滑落。他眼角余光看到铁牌轻轻一颤,没响——风响,他心不响。

“杀!”高顺下令,陷阵营半月由敛而展,前锋如锥,直抵胡车儿小队的腹心。张辽刀门斜插,刀背处处逼人,杀在不见血的缝里,却把人一步步逼向死地。胡车儿咬牙,连退三步,吐一口血沫,扔下两名手下做掩,猛地撞入巷深。巷中早有一辆镔铁车横在暗处,胡车儿一翻身上车,铁齿咬地,“咔咔”两声,车道从两侧门洞夹合,瞬息遮住了他的背影。

“追!”有人要抢,张辽一抬手:“不追。巷里有‘牙’。”

他话未落,巷口冒出一缕薄青。高顺抬袖遮鼻,冷道:“青磷烟。闭气退。”众人齐齐后撤两丈,且战且退。青磷烟贴地流,像一层浅水。被砍断的草鞋绳还在地上,绳头上那点粉遇烟化出更淡的气,甜里带辛。

吕飞胸口一窒,毒气像找到了身上一个洞,直往里钻。他心里那根虚线忽一黯,脚下险些空了一寸。铁牌“叮”的轻响在此刻像针扎耳。他猛地咬牙,舌尖顶上腭,鼻吸口吐,一寸一寸把气托到丹田里,再缓缓散开。他抓住旗杆,手背的青筋一条条浮起,像地底的根自土翻出。他知道自己正在被什么“淬”,像把尚未透火的钢丢进冷水里,要么裂,要么硬。

“少年!”张辽目光落在他指背上,“可撑?”

“撑得住!”吕飞喉咙发哑,眼神却更亮,“将军借末将一刻!”

他将旗向后一让,右手探向腰间短戟。短戟不长,刃薄,柄粗,恰好可一掌合。他握住,“锵”的出鞘声极短,像人悄悄吸了一口气。高顺在旁看他一眼,目光极淡地点了一点:杆之外,你有刃。

“随我!”吕飞一声断喝,声音把喉咙里的甜气震出一丝苦。他不直冲巷口,而是抄侧,沿铁道与石阶的夹缝贴墙而入。那里风小,烟薄。他短戟把旗杆卷在臂内,旗成披,披住半身。前方一名持钩手窜出,钩向旗结——那是铁牌所在。吕飞手腕一翻,短戟斜上,刃背碰在钩背,借力而下,钩手腕骨一响,人倒,钩落。他不管,旗依旧直。

巷深处传来一声闷哼,像有人被自己的牙齿咬了一口。胡车儿的残兵在青磷烟的掩着下投出三把短镖,镖尾绑着细线,细线拉回时,竟勾走了铁道边一桶盐。陈宫远远看见,明白了:“他们要毒盐!”

“截!”吕布的令旗在中军一摆,陷阵营两翼同时合围。张辽率刀门开侧门,像从墙上打开一扇不曾有的门,人便从那里流进去,流到胡车儿的脚下。胡车儿知道势不可为,抬手一捧粉抹脸,自毁其容,扛起一人借暗道遁。高顺没有追,刀柄落地,“笃”,像打在一块藏在地里的石上:“止。士与粮要紧。”

一阵,既止。铁道口收束,青烟被风吹散,阳光慢慢从北门箭孔落到地上,把地上的灰照成一层浮光。崔理跪在车前,双手高举:“主公,三车盐俱全!”

吕布颔首,“依律行检。”他转头看吕飞。少年捂着指根,指肚上还有未干的黑,黑得极薄。他把银针一枚拔出,血随之出,黑也随之出,像从皮下抽出一缕发。

“中毒未深。”陈宫把脉,指尖在少年腕上留了一息,“‘骨砂’与‘青磷’只入皮肉,未伤脏腑。今夜会发热,热过去,身会更‘透气’。”

“透气?”吕飞不解。

“人有三气:口鼻之气、丹田之气、骨髓之气。第一遭毒,你若慌,气会乱;你若稳,气会归。归了,体里有一处门被敲开,往后刀过去,毒过来,你吸吐之间,就有了‘尺’。”陈宫笑,“这叫‘暗淬’。”

吕布站在一旁,听罢眼神轻轻一动。他忽道:“今日奖你——不为你提戟杀人,为你持旗不倒。”他亲手把镇旗递回吕飞,手背在旗杆上轻轻一按,“记住,杆在你手,远比刃在你手难。”

“末将谨记!”吕飞应声,心里那只鼓再次“叮”地响了一下,响在左胸半寸处。

——

午后,张绣府前。贾诩立在门内的影子里,一直在等。张绣从内走出,披甲不佩剑,手里拿着军印,身后两名将校捧着兵册,脸色如土。胡车儿不见,府中空了一块声。

“文和。”张绣开口,喉音粗,“我去。”

贾诩收了笑,“去,去得好。去得迟,不好。”他看着张绣的眼,“你若还认我,今日此去,勿再回头。”

张绣一顿,点头,“不回。”

北门外,吕布立在半月阵前。张绣来时,把军印举到与眉齐,跪,沉沉一磕头:“张绣,带印、带册,归降。”

“免。”吕布伸手不扶,只把画戟在地上一横,“印与册交于公台;宛城旧制,立废自今日止;胡车儿失踪,限三日归案;梁、贺之家,罚银、罚粮;崔氏为管粮之家,立‘三检’之律。张绣仍为偏将,河北路听调。可否?”

张绣沉默,许久,“可。”

他起身时,目光在阵列中扫了一眼,落在吕飞的旗上。那旗直,直得像一根新打的钉。他忽然笑了一笑,笑里有苦,“主公得人。”再低头,退下。

贾诩看着这一切,没有说话,只在袖中捻了一下葫芦口。那葫芦里空了,空得干净。他轻轻叹了口气:今日后,自己的路也空了,却更实。

——

黄昏,营中熬药的香气与肉的焦香混在一处,风一吹,忽甜忽苦。吕飞按时服药,药苦入喉,他没皱眉。苦过去,背心的汗一层层往外逼,逼得他眼前一亮,四周声音听得更清,连铁牌轻轻一颤的铿然,都像一颗小星子在暗里闪。

“烧起来了。”张辽伸手探他额,笑骂,“一块烧红的铁,夜里别乱跑。”

“末将不跑。”吕飞老实答,又抬眼,“将军,今日末将出戟时,心里像被刀背压了一次,又像被什么水冲了一次。”

“那叫怕。”张辽直爽,“怕得对,才学得快。你若不怕,早晚要死。”

“嗯。”吕飞点头,认真,“末将记住。”

高顺立在火外,看着少年走去歇息,目光像两个深钉。陈宫站到他旁边,嗤笑一声:“你看着他,像看一杆新铁枪。”

“嗯。”高顺道,“枪有两种,硬与直。硬,不折;直,不偏。少年今日,硬了一分,直了一寸。”

陈宫轻轻叹:“你们铁血营,话都像铜碰铁。可也好——碰得久了,心里就不虚。”

吕布在稍远处观火。贾诩走来,作一揖:“主公,城中暂稳。明日我整理豪右家谱、粮册细条,再定三司——粮、盐、税。”

“好。”吕布道,“你从今日起,署‘长史’。葫芦收好,来日喝酒用。”

贾诩愣了一瞬,笑容走到眼里,“谨受命。”

“还有,”吕布看北门方向,“胡车儿与那批死士,不会就此罢手。设‘牙’,不必动刀,动‘饭’与‘律’——饿与罚最磨人。三日后,他会自己跑来找我们。”

“若他不来?”

“那就死在别人的巷子里。”吕布淡淡,“我等着他来。”

——

夜深。卫士换岗的脚步声非常准,像滴在铜盘里的水。帐中,吕飞靠床坐,未躺。他把铁牌从旗结下取下,放在掌心,轻轻敲一下,再敲一下——叮,叮。每一声都落在心口左边半寸处,与心跳叠在一起。他把短戟放在枕边,像前辈们把刀搁枕,睡与死只隔一层薄薄的气。

汗一次次冒出来,他一次次擦干。头烧着,眼却更亮。外面偶有犬吠,远处有婴儿哭声,近处有人轻咳——城活着,营醒着。烧到最甚时,他忽然觉得有一扇门在胸中开了一条缝,缝里透出一点极清凉的风,自背脊往上,穿过了眉心那道细痕。他低低吐出一口气,像把一口陈年的浊气吐尽。

“暗淬。”他在心里重复陈宫的话。是啊,暗淬。火里走,水里过,不响,却硬。

他不知不觉睡过去。梦里,他仍立在铁道口,旗在手,铁牌不响,风穿过旗面,像有人在他耳边说话:直,直,再直。这声音与吕布的很像,也与高顺的很像,又有一点儿像他自己。

天将亮时,他睁开眼。烧退了半成,身却比昨日轻。他起身,先摸旗杆,再摸短戟。那一摸,手心有一层细细的茧,昨夜新起,细得像看不见。他笑了一下,收敛。

帐帘掀起,张辽伸头进来:“醒了?走,主公点将。”

“诺!”

——

点将在晨雾里。大桅旁,旗帜列成行。吕布目光掠过每一张面,平平落下。他停在吕飞前,“少年。”

“在!”

“昨日初阵,你未负旗,未误令,虽中毒,仍稳。按军规,赏十功;按铁血门规,去高顺处再走三遍刀门,任意加难。你若能把铁牌全程不响,另赏。”

吕飞笑了一下,压住,“末将受命。”

“去吧。”吕布摆手。少年转身,旗杆在肩,铁牌轻轻贴着木结,未响。他的背脊在晨雾里挺得直,直得像一笔刚刚蘸过墨的黑。

贾诩站在不远处,袖中葫芦轻轻一摇,像给自己也敲了一下心。他暗想:这杆子,明日要挑的,已经不只是旗了。

城楼上,风起,灶烟再一次升起,带着新开的锅粥的味儿。那味里,苦少了,甜多了。宛城,像一口刚上火的锅,咕嘟咕嘟,正要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