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61章 司徒王允生悲愤,国贼势大谋诛心

长安的风,像刀沿蘸着盐。

顺着御街两旁的朱墙一路刮到司徒府。傍晚的天光被冬雾浸得发白,宫门外的石狮子生出一层细细的霜,连眼角的沟壑都结着硬冷的光。

王允踱回府门,一路沉着脸不发一言。门前的铜环被门吏掀起又轻轻放下,生怕发出一点响声。廊下的灯一盏盏点起,灯火带着药味的青,照出他鬓角新添的白。

“朝堂如戏台,独缺一曲收场。”他冷笑,袖中折扇“啪”的一声折断。扇骨迸开,像一束失控的白骨花。

书房内,竹杖靠墙,几上摊着一封血书。那是河东旧人冒死传来的密报——董卓又徙民十里、夺田万顷,郿坞内藏甲器如山。王允指尖压着血字,片刻,抬手掩住眼睛。他的肩胛在烛影里轻轻起伏,像一座山在无声地崩塌。

“主公。”参军蹑步上前,欲言又止。

王允放下手,已复旧日的清冷。他坐定,拈起棋盘上的一子,黒白之间,中央的“天元”空着。他对着那空点看了很久,忽然将那子重重按下,发出一声清脆的“啪”。

“空着的,不该是天元,是董卓的心。”他低声道,“杀他身,不过一人死;杀他心,天下才会醒。”

窗纸外,有风掠过,烛焰一颤。帘影下,一个清婉的声音温润如泉:“司徒要杀他的‘心’,妾身愿做那柄细针,先挑破他的皮肉。”

王允转首,见来人浅青罗衣、簪花未饰,容色并不张扬,唯眼底有一点冷光,像雪夜里的星。她行至几前,盈盈一福:“貂蝉,见过司徒。”

王允怔了怔。她不似传言里的歌姬娇弱,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骨硬。他缓缓起身,轻叹一声:“女子亦有此志?”

“妾非以色侍人,乃以志行事。”貂蝉抬眸,“今夜若只是献身,妾宁折颈于阶前;若是献计……愿与司徒共书连环。”她吐出“连环”二字时,语速极慢,似在空中悬了一把弯刀。王允指尖微颤,棋盘上那枚新落的子,像忽然长出了一层锋刃。

“连环?”王允重复,喉间像被砂砾磨过。自汉室倾颓,他这等老臣已不敢轻言大策,怕一步错,全局崩。他望着这女子:眉眼如画,志气如铁。

貂蝉徐徐落座,拈起一缕烛光,照在掌心:“太师有两处逆鳞:一是权,一是欲。李儒之智,护其权;温侯之名,动其欲。司徒若要诛心,须先以‘欲’裂其心,再以‘权’断其胆。”

“温侯……”王允低声重复,心中浮起那杆寒光如雪的画戟,以及城头上那道潇洒的人影。他本欲借女色之计,今夜却在这女子一句“志行事”里忽觉惭愧。他合掌一揖,“天下之危,在此一线。敢问,连环首环为何?”

貂蝉望向窗外半掩的月,似在寻找一处舞台,声音清而断:“凤仪亭。”她侧首,眸光如刃,“那是太师最爱显威的所在。让他在亭中见我、闻我、疑我——疑到骨里,疑到血里。他会以为是自己的胜利,其实,每一步都是我们摆好的位。”

王允胸腔里似有一团火被递上柴。他猛然意识到——这不是“献女”,是“布局”;不是把人送进火里,是把火引到敌人心里。他长吸一口气,按住激动:“然则温侯……”

“他已在局上。”貂蝉低声,“且,他不是棋子。”她的语气里有一种笃定,“他会亲口承认,自己是什么。”

王允将信未信。烛影拉长,夜色渐重。外面忽有细碎的脚步声,却又迅速消散。貂蝉起身:“司徒,妾先行一步。明日宫中设午朝,太师当借机大赏,拴住人心;司徒可于朝罢后设家宴,请我以舞。太师不会拒绝看人笑,李儒不会拒绝看人死。那时——戏台便搭好了。”

王允点头,胸口那口郁结的闷气稍稍散开。她行至门槛,停住,回身一礼:“司徒放心。妾不是被推着走的人。妾,会拉着他们,往我们要的方向走。”她转身出门,背影在灯火里被风一吹,仿佛一柄藏锋之刀。

——

太师府。

郿坞调来的重铠卫士整列于中庭,甲片如墨,灯火映成一道道冷光。董卓倚着虎皮榻,半披紫貂,手中金爵晃着浓酽的酒。他的笑,厚而油腻,像夜里突然溢出的膏脂。

“温侯今日在殿上,弓腰拜我,眼还是不服。”他眯缝眼,“不服也好,猛虎不服,咬人才狠。”

李儒拱手而立,面色冷峻:“太师,此虎如今只是挂了项圈。”他抬眼,眼底一丝讥诮,“赤兔、封号、父子礼……都是绳。”

董卓仰头笑出声,酒珠顺着下巴滚入颈间,“文优言之有理!本相就爱看他带着绳子狂奔的样子!”

“然则,”李儒收回目光,“绳须时时新缚,不可松懈。明日大朝,请太师以‘恩赏’镇朝士之心,再以‘家宴’套温侯之颈。另……”他顿了顿,“王司徒府上,有‘貂蝉’者,姿色绝伦。本相闻,温侯曾于酒席间提及,眼神不纯。”他眼中寒光一闪,“太师若以恩赏之名强夺,便是将‘绯闻’化为‘事实’,以名分压人。温侯若怨,不过是小妾之争;朝野只见太师浩荡恩威。”

董卓的嘴角腾起一缕淫邪的笑。他拍案大笑:“妙啊!妙哉!”那笑声像一盆滚烫的油泼上火,嘶的一声,火苗窜得很高。李儒眼底却有一道细不可察的阴影——他知道,每次太师被“欲”点燃,他的“权”便会露出罅隙。他微微侧首,望向门外的夜:“只盼那条绳,能拴得住虎的喉。”

——

翌日,大朝。

殿中钟磬肃然,百官衣带如林。董卓步入太极殿,笑意浓得几乎要滴出油。他一挥袍袖,当殿宣赏:有司加封,军器加给,粮道尽开。言至兴处,他目光横扫,落在一人身上:“奉先!”

吕布前出一步。玄甲之下,肩阔若山。他抱拳,沉声:“在。”

董卓大笑:“昨夜梦赤兔嘶鸣,今日马厩得一赤红烈驹,乃天赐也!赐温侯。”殿上低低的惊叹声像潮水涌起。吕布抬眼,目光在一瞬间像刀锋扫过董卓侧后——那里,李儒不动声色地垂着眼,拇指轻轻摩挲着甲骨扳指。

“谢太师。”吕布拱手。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另,今夜……”董卓笑意更盛,“司徒王允设家宴,为本相洗尘。奉先亦可同往。”

吕布稍顿,眼底深处有一道冷电一闪即灭。那电来自他的血里、骨里——它叫作“断史回声”。它在他耳畔无声敲击:此去之宴,旧史之中,你失去的不止是自由。选择收敛,得一时安;选择逆命,或有天翻地覆的惊雷。——他垂目,藏住那一道光。

“谨遵。”他道。

退朝时,王允站在殿角,袖藏于袖。两人擦身。微不可见的纸角从王允袖内滑入吕布掌心。吕布指尖一按,纸脆如薄冰。他未看,袖中一撮,便化为雪。他只是略微转首,眼尾对上王允一瞬。那一瞬里,像有棋子落在天元上。

——

黄昏,司徒府。

华灯初上,门第森严。王允假作轻松,亲自迎客。琴箫在庭中绕着一株老梅转,香气淡得近乎冷。三巡酒后,他拍手示意:“今日有一舞,聊佐清谈。”

风从廊下穿过,吹散了几片梅花。貂蝉徐徐入场,一袭素衣,不带珠翠。她不过轻握一柄白羽扇,便如将夜色一分为二——一半是雪,一半是火。

董卓坐在上席,笑得唇肉直抖,手指在案几上不住敲打。李儒面无表情,眼神却穿过重檐,像在计算廊下每一道阴影的长度。吕布斜坐,手中酒未动,眼神似醉非醉,像把刀倒插在鞘里。

貂蝉起舞。

她第一步踮足,扇影轻分,像在拨开一层看不见的纱;第二步回身,衣角扫过殿中心的青石,发出极轻的一声“嗒”。那“嗒”像落在董卓心尖。他笑声骤歇,眼睛贪婪地黏上她的身影。

舞至三叠,貂蝉忽然立定,缓缓抬眼,目光不望上席,不望堂中,而是越过一切,落在廊角的风里。那里无物,却像藏了一个人的呼吸。她眸子里起了薄薄一层雾,唇角微颤——那是一种几乎不可察的、只属于知情者的暗号。王允心中一跳:戏台,成了。

董卓果然坐不住。他哈哈笑,侧身对王允:“好!好!此女……本相要了!”他笑出油腥的气,又装作谦虚,“司徒莫怪,本相愿以百金、美宅相赠,以彰盛举。”

王允垂首,指尖紧紧捏住衣角,指节泛白。那一瞬,他几乎要脱口而出“不可”。然而貂蝉的背影在灯下微微一颤,像把刀在鞘里向后撞了一下。王允猛然醒悟,咬牙,作揖:“太师盛意,臣……不敢辞。”

李儒眼角微挑。他捕捉到王允袖间一瞬的颤意,又捕捉到吕布眼底一瞬的寒光。他心中一紧:这寒光不似为女色,像为一场将临的大雪。可他还未来得及再细察,董卓已拍案而起,令:“今日就接入太师府!”

吕布这才举杯,一饮而尽。他放下杯,缓缓起身,负手而立。廊下风凉,他的披风被风掀起一角,露出甲片一线冷光。他忽然笑了笑,笑意极淡,淡得像风吹散的雪。他走过王允身侧,声音极低:“明日,午后。司徒府西厢。”王允微不可见地点头。

——

夜深,西厢。

烛火不盛,屋里只亮着一盏青灯。王允与貂蝉已在。风扫过竹影,影子像淡墨在墙上游走。门开又合,一阵寒气压住灯花,火舌缩了一寸。

吕布立在门内,没戴盔,黑发半束。他的目光在王允与貂蝉之间略一停驻,随即落在几上的棋盘。棋局未开,天元仍空。他伸手,执起一子,不落。他将那子轻轻掂了掂,然后放回棋盅。

“司徒今日酒,好。”他淡淡道。

王允起身抱拳:“温侯大驾,寒舍生辉。”话到一半,声音哽了一下。他忽然明白,这一夜,决定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生死,还是一个朝代的方向。他抬起眼,迎上吕布的视线,眼底有泪意在光里一闪。

吕布看着他,忽然笑了:“司徒想杀的是董卓,不是我。”他走近一步,声音压低,像把刀锋摊在几上,“与其求我效忠,不如当我为刀。”他顿了顿,吐出每一个字,“一把,最锋利的刀。”

王允的背脊像被一道雷劈开,又像被一只手牢牢按住。他怔怔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他的眉锋里藏着不驯,他的眼底却有一种冷到极致的清醒——那清醒告诉王允,这不是虚伪的忠诚,这是**裸的合作。他长揖到底:“老臣……愿以身上最后一根骨,作这刀的鞘。”

吕布目光移向貂蝉。貂蝉与他对视,彼此都没有避开。她轻声:“刀入鞘,只为一瞬;拔出时,便要见血。”

吕布薄唇一挑:“你搭的戏台,我来收场。”

王允压下颤意,按着节奏问:“收场,从何处起?”

“从太师的心。”吕布伸手,在棋盘天元处按了一下,并不落子,“先让他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再让他看见他最不愿意看见的——占有不得,信任不存,父子之名,空有其表。”他抬眼,冷笑,“凡兽,最怕被拔牙;凡人,最怕被拔心。”

“凤仪亭,是第一声鼓。”貂蝉接了下去,“太师抱我饮酒,你在假山后。我要说一句话,让他自己把你的杀机从你眼里挖出来。”她的睫毛极轻地颤动,仿佛那一句话已在她舌尖滚过。王允想到家宴上她那一眼望向“无物”的目光,心口“咯噔”一下——那一眼,原来是为明日。

“第二声鼓,”吕布道,“是李儒。他会劝退,会稳权。可太师的‘欲’已烧起来,烧得他看不见别的火。”他的声音像从铁里磨出来的,沉而稳,“让他犯错,犯在他以为最稳的地方。犯错之后,我要一份名正言顺的理由——清君侧。”

王允的手慢慢握紧。他忽然明白:他们不是被逼到角落里乱刺一刀的绝命之徒;他们是在堂皇之上、当着天下人,抽丝剥茧,把一个人人畏惧的巨獠,一寸一寸剥到只剩下某个最软的部位,然后一击。

“第三声鼓,”貂蝉看向王允,“司徒要给他一纸邀约,要他回宫,要他以为终于要登那把椅子。”她的声音轻轻的,轻得像一根细线,“他会回的。他以为是龙椅,其实是屠桌。”

王允的指节在灯下泛白。他抬头,郑重而缓慢地点了点头。青灯微微跳了跳,像是被谁的一口气吹动。

吕布忽地住口。他侧首,像在聆听。片刻,他复又看回王允,薄笑:“时间到了,司徒。明日午后,太师府门外,与你我俱在——之后,长安的风,就不会照旧吹了。”

他转身欲行。貂蝉在他身后轻轻道:“你身上,有绳。”她目光落在他肩上披风的带扣,“记得,别让它勒到你的喉咙。”

吕布头也不回:“我会拿绳,去勒他的。”

门开,风自院中松下过,带着未化的雪落进屋来。灯焰被吹得斜了一下,很快又直。王允站在风里,忽然觉得多年压在胸口的那座山,缓缓往旁边挪开了一尺。

——

夜更深。

太师府的重门内,李儒独立廊下,看那盏长明灯。他听见宫城上空有鸿雁掠过的声音,像一把极长极细的刀,划破夜。他闭了闭眼,心里生出一个不祥的词:凤仪亭。灯花“噗”的一声,爆开了一圈焦黑的花。他抬手掐灭,转身入内,衣袖一拂,留下一股药气。

——

翌日,风暖,雪未消。

长安城南,凤仪亭边。红墙之内,水榭如画。貂蝉缓步登阶,身后侍女沉默。亭外斜倚一块假山,山石下一地白梅落瓣。她驻足,轻轻抬手,似无意地,将一枚落瓣拈起,轻抖,任它落在假山后。

那里没有人。只有一阵极轻的风,顺着假山缝吹了出来,吹动她鬓边的一缕青丝。她目光向前,似若无其事,唇角却慢慢弯起一线。那笑意不是给人看,是给风看,是给那阵看不见的呼吸看。

她走入亭中,衣袂微旋,一舞将起。远处,钟声悠悠,像一只巨手,按在长安城的心口上。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