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53章 帐内寂然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第53章 帐内寂然

作者:月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13:02:43

消息很快飘到冀州,袁绍帐内寂然。

沮授、田丰对望,沮授苦笑:“并州不以力胜,以理胜。众以为软,实则硬。”田丰道:“其硬在‘斩’;其软在‘散’。二者并用,诸侯难御。”袁绍抚须不语,心中暗恨又暗羡。

兖州破庙,曹操听闻洛阳“影灯”,抚掌而笑:“好一个‘影’字。”荀彧拱手:“并州之志,不在夺名,而在夺实。”曹操起身,指着沙盘上的三条互济路,“借其实,长其势。”

长安,董卓看着从洛阳回来的报,脸色阴沉:“徐荣无能!”李儒道:“非荣之不武,势不可御。”董卓又拍案:“便给势!开榜赈粥,三日!”三日后,粥停,市乱,暗怒四起。李儒叹:“施,不如法。”

并州这边,五校进度如时。武举之后,兵士们学“收”的同时,各司也学“收”:盐铁都曹“收”散价,市易司“收”旧赊,户曹“收”里保,工械校“收”渡声,夜行校“收”步响。城里城外越来越稳,稳到一些人开始“躁”——躁的人,或在市口骂灯,或在牌下捣乱,或在粥棚闹事。每有此类,斩台下黑旗一掠,一字“斩”落下,声音不大,却像在每个人心里钉了一根小小的铁钉。铁钉不出血,却让人步伐沉了半寸。

这一日,陈宫在公府内厅设“暗约会”,人不多,只有张辽、高顺、焦万、周诏与薛越。他在案上放了五件东西:一根灯芯、一方小印、一张券、一根铁杆、一块布。陈宫道:“这五件,便是我们手里的五根‘筋’:灯定心,印定信,券定市,杆定戒,布定影。心稳、信真、市平、戒明、影活,则东来之风自行,北面之风自散,西去之风自污。诸君各守一筋。”

张辽拱手:“守印与券,路上平粜,以‘互济’保‘义’。”高顺拱手:“守杆——斩。”焦万笑:“守灯芯与杆下的手。”周诏道:“守字——让人读懂。”薛越抱拳:“守影。”吕布自后帐而出,披玄披,目光如霜:“我守刀。”

话音方落,忽有急报入府:汝颍境内,有“蚁队”百余,夜间袭渡,持火欲烧牌。张辽转身便行,吕布却抬手:“不必我兵。”他看向高顺:“以校为用。”高顺点头,带陷阵校一百、夜行校五十、工械校二十、法度校书吏十,昼伏夜行,薄暮即至汝颍渡口。渡口灯火伏着,法牌在风里轻轻颤。

夜半,“蚁队”至。那些人以为暗夜中只是几名驿卒,笑声压得低低,火折子抖出一缕红星,红星未及扑上灯罩,“啪”的一声极轻——是雪上落下一根细木。细木横在他们脚下,似是有意,似是无意。领头的挑过木,脚刚落地,“铮”的一响,像有人在他耳边拨了根琴弦。他心里一凛:是“铃”。下一息,四下里“影”同时压下,木兵不是打他们的脸,而是点他们的肩、胸、肘、腕、膝五处。每一点都不重,却让人全身力气散了,不是疼,是松,“松”得两腿不听使唤。火折自手中落地,被一只布手轻轻按灭。领头的尚想挣扎,眼前忽晃过斩台黑旗的一角。他看得出那旗不在眼前,却仿佛在心里。他听见一人平静地说:“毁牌者,斩。生抢者,缚。煽惑者,问。出钱者,罚。”主字一个个落地,像四方钉,钉住了夜。

天亮,“蚁队”被押在牌下。法度校的书吏按册读名,读到一半,忽然笑了笑:“这位,是某县豪右之门客。”门客面无人色,咬牙不认。焦万站在斩台旁,抬指一点他袖口的绣纹:“钱出自哪家,针脚先露。”门客腿一软,扑通跪下,把东家名字吐了出来。高顺只说了两个字:“煮粥。”门客一愣,焦万又补一句:“三十日,灯下。”众人哗然:预期斩,结果罚工——可罚工之羞,比斩更深、传得更远。

是日午后,晋阳府门贴出一张小告示:并州“罚工榜”,上列几名“蚁队”背后之主,罚工天数、所煮之粥数、所收之券数,俱在其上。榜下人看了,先笑后赞:“斩该斩的,罚该罚的。”笑声里有一种轻松——法不是只会杀。

风息一日,又起一日。洛阳的“影灯”愈多,长安的“禁券”愈严,两座城之间的水沟愈发湿润。李儒看着市井纷乱,摇扇苦笑:“堵不如疏。”董卓怒:“疏了便失名!”李儒叹:“名不在榜,人在灯。”董卓不听,仍以“名”压“法”。长安某市井忽然传出一句话:“并州不来,灯自来。”这话传到王允耳中,他苦笑揉眉:“朝野之惊,始于民。”

夜深,晋阳城楼上,风转柔。吕布背手立在垛口,陈宫与他并肩。城下灯海安稳,渠面映着两行淡金。吕布道:“蚍蜉撼树,不足道;但树下泥多,根也易腐。”陈宫笑:“已植了新根:义灯、法牌、并券、斩台、互济,根须甚多。再过几月,春水涨,水脉自盛,泥自稀。”

吕布点头,忽又道:“董卓若见势不妙,必以‘名’攻我,以‘天子’压法。”陈宫道:“他来以名,我们应以‘民’。他来以诏,我们出以‘约’。他以旧礼压新法,我们让新法载旧礼。礼在法上,名在灯下,诸侯便知所趋。”

城外,夜行校归来,薛越把一只被火烫得通红的手藏在袖里,不出声。焦万看见,走过去,把他手摊开,往上糊了一层牛油。薛越小声道:“不疼。”焦万笑:“疼才记得。”薛越仰头看城楼,灯光把他的眼里映成一点亮。

第二日,五校照常。弓骑校绕灯三百步,步步与马齐;陷阵校在风口钉半个时辰,眼不眨;工械校拆桥不出响;法度校在斩台下读军纪十条;夜行校在“铃场”里走,铃不响。城门外,粥棚烟又起,老人与孩子围着热气,手心里捧着温。有人问:“并州与董卓,谁胜?”煮粥的门客抬头看了看那块罚工榜,苦笑道:“我如今,只认这锅里滚的。”

又一日,有传言自长安来:“相国将重修太学,以礼乐定天下。”义学门口,先生听后,笑而不语。他转身在板上写下四个字:静、齐、收、知。孩子们跟着念。念到第三个字,一阵风过,灯焰伏了伏,又立起。先生摸摸一个小子的头:“记住,灯能立,是因为你们收得住。”

春水终于涨上渠堤,洛水冰面裂成一条条细缝,水声“叮咚”轻响。洛阳的“影灯”被风吹得低低伏着,却不灭;长安的禁榜被雨水打得卷边,却不落。并州的“水脉”在地表、在心里、在灯下,以一种谁也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时能觉的节律,缓缓漫出并州界,沿着大道、沿着小巷、沿着废墟、沿着市集,一点一点,漫向洛阳。

风从城外回来时,带了几丝泥土的气息。吕布闻了闻,低声道:“土湿了。”陈宫笑:“是春的味道。”他拱手:“主公,‘暗流汹涌漫洛阳’的‘暗’,我们有了;‘汹涌’,还需一击。”吕布看了他一眼,目光在远处的山际停住:“不急。蚍蜉再来几队,树下的土再松一层。等到他们自己踏不稳——我们再动。”

城下的粥棚忽然传来一声孩童的笑。笑声清亮,穿过灯火,穿过牌影,穿过斩台边那一缕极冷的风,直直撞在城楼上。吕布的眉心缓了一缓,陈宫的嘴角轻轻一挑。春未到,已先闻其声。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