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39章 胜后定策谋天下,君臣对弈论根基

清晨的雾像一层被人揉皱的薄绢,挂在虎牢关的女墙与旌杆之间。

风从汜水上来,带着一股湿草与铁锈的味道。

昨夜“武库迁后”的风声已出,外圈三家小侯悄然挪营,各家旗架扶直了又歪,歪了又扶。

关上‘义灯’仍伏,灯焰低低,像一颗稳住整座城心跳的光点。

敌楼内,黄沙铺成的沙盘在晨光里泛着温凉的气。

陈宫袖中拈出一匣黑白小石,摊在案侧。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把一颗白子轻轻按在汜水东岸,又摆了两枚黑子,一左一右把白子“护”在中央。风穿过窗牖,吹得他袖口起了一线波纹。

“公台。”吕布负戟而立,视线沉在沙盘纹理里,“昨夜之风,诸侯如何?”

张辽先一步抱拳:“外层小侯退后两里,帐门内缩。

袁术巡哨翻倍,白马营门向内撤两丈,曹营立‘护器重’之牌,刘玄德义棚再添两口锅。今晨粮车虽动,仍慢,‘分粮图’第二版在营中流传,问号像一颗痣,挠人心。”

高顺道:“陷阵营巡夜,未伤人。于三处浅滩再布草筋,仍可随时撤去。”

吕布点头,把戟尾轻轻一顿:“不战,是胜。今日‘胜后’,该‘定策’。”

陈宫闻言,终于把匣盖合上:“胜不在杀,胜在‘使人自乱’。但乱也会回头咬人。定策,定在‘根’。”

他把手按在沙盘的中线,目光微亮:“将军,今朝请以‘对弈’之形,议‘根基’三问。棋在沙上,策在心中。我问三问,君以一语先破,臣再以术细缝。”

吕布微笑:“问。”

陈宫一折袖角,第一颗黑子落在河东安邑:“第一问——根在何处?立足何地,以承你所求之‘势’?”

吕布不看棋,先看窗外那盏义灯,灯焰伏得稳。他缓缓道:“根在‘河东’。河东三利:一是‘盐铁’——解盐可盐,魏榆可铁,上党有冶,兵甲有源;二是‘河道’——黄河为天险,津渡若锁,东南之兵难越;三是‘人气’——战火南压,流民北趋,若设‘善后’与‘义仓’,人自来。——洛阳可入而不可守,守之则陷‘火井’;冀州肥田而名在袁氏,争之则失‘义’;兖豫夹在诸侯之间,立之则四面起尘。故根在河东,面向洛阳,背托太行。”

陈宫点下第二子,落在太行迤逦:“以山为屏,以河为锁。臣附一‘术’:先不‘占城’,先‘占器’与‘占人’。洛阳若空,遣张文远领‘善后司’入城,不立大旗,只立三物:‘义灯’、‘军法牌’、‘工部榜’。先收百工、户籍与旧籍器物,后收城与宫。如是,则明面不夺‘名分’,暗中却把根须伸进洛阳的泥里。”

吕布“嗯”了一声,算是落子认可。

陈宫拈第三子,落在并州西南:“第二问——根在何人?以谁为骨,以谁为血?”

吕布答得极快:“骨在军,血在民。军之骨,先立‘陷阵营’为锋,‘义旗营’为腰,‘辎重营’为足,‘善后司’为心。民之血,先行三令:‘不杀百姓、不焚谷、不毁井’。——此外,立‘三准’为纲、‘三不’为栅、‘三急’为戒,拓成‘六衡十二令’。”

“六衡?”陈宫追问。

吕布举手如拈,将六指轻落:“衡心、衡法、衡粮、衡器、衡名、衡路。心衡——任人先看心向;法衡——军法不阿;粮衡——宁弃地不失粮;器衡——铁与盐,两线同修;名衡——‘义灯’与‘法牌’并立,不独借谁;路衡——以津为骨,驿传为血,消息先行。”

陈宫连连点头,嘴角止不住的笑:“十二令臣来拟:一、军民错处互保;二、攻守辎互分;三、行军日不过三十里;四、夜不惊民;五、伤民者先赔后杖;六、粮车错置不得坐吃;七、‘义灯’昼伏夜明;八、‘法牌’立门禁谣;九、募‘工部营’,匠得免徭;十、盐铁归官,市价不剥;十一、义仓三斗为一份,分弱、老、幼;十二、‘辞冠书’立册,不受空名。”

他放下第四子,落在许昌方向:“第三问——根在何名?名从何来,以何固之?”

吕布手指在戟柄上轻敲三下:“名非一字,名是‘秤、尺、斗’。秤称‘名器’,让他人争;尺量‘法度’,令我军安;斗盛‘义’,借刘玄德之名不尽用。——盟主之名是空壶,此时不当去填。我们只要把壶举稳,让他人争着往里倒水,水漫了,他们自己湿鞋。”

陈宫笑意更深:“秤、尺、斗,臣来雕文。——秤刻‘前锋让贤’四字,尺刻‘法不阿贵’,斗刻‘义不受虚’。三器常在,名不虚动。”

吕布点了点头,忽道:“公台,我也有一问。”

“请。”

“根虽定,势当行。势将先向何处拨?”吕布把一枚黑子扣在指腹上,轻轻弹向沙盘西北,“董卓罪未极。此时王师名未合,杀之,人心未安;但其自迁关中,洛阳空虚,此空不取,善后无主。吾欲以一月之期,‘入洛不居’,悬‘善后榜’、修‘义仓’、护‘宗庙器’,立‘迁民三法’——愿往河东者给牛耕,愿居洛阳者给工钞,愿归本县者给路券。如此,‘名’从民来,不从诸侯来。”

陈宫按下白子,落在洛阳:“此为‘不占而占’。臣再加一针:以‘迁民三法’之名,行‘籍贯再定’之实。动乱多年,户籍崩坏。今以‘义灯’为印,重开籍簿,将流人归乡,将兵籍归档,将匠籍归工。籍在手,财在手,人心在手。”

“好。”吕布俯身,以戟尾在沙盘微微一挑,棋局如活。

张辽看得心痒,轻笑:“两位这般对弈,幕下之人听得心里也像落子。主公既定‘根’在河东,臣请以两事开局:其一,‘善后司’入洛,先收工匠与户籍;其二,‘驿传’先布:河东—洛阳—虎牢—汜水,四点为枢,设‘火驿’与‘水驿’两线,快马与小舟并用。”

高顺抱拳:“陷阵营请扩编为‘三都五部’:前锋、侧锋、重步、射、辎,各授都尉。另择两百人设‘都更’,专守夜、守仓、守井。一律练‘刀背三式’,以‘不杀而辱’为用。”

“许之。”吕布目光一转,“公台,再问一局:‘胜后之敌’,谁为先?”

陈宫慢慢将手伸向匣中,捏出一颗白子,落于淮南:“先‘术’。袁术躁而贪利,秤已羞他两次,再羞一次,他必失言;失言,则可‘法’。——先借曹孟德之‘法牌’来拿他一人,非重臣,只拿一桩抢粮之将,‘法不阿贵’之名即成。淮南自乱,其锐自折。”

他又落一子于并州北界:“次‘瓒’。白马好面,如‘旗架’再倒一次,他的‘不下泥’要变成笑柄。笑柄三次,他自己就要找一场胜仗洗脸。只要他先动,我不须大兵,挑一处浅渡,‘刀背三式’再示众,他的自尊便自裂。”

第三子轻轻落在冀州:“袁绍,不可先。此人虽面薄,然名在冀州。先羞后,待其自耗。他若押壶而无以填,诸侯去心。”

第四子落在兖州:“曹孟德,暂‘借’不‘逆’。让他在‘法’上立身,在‘兵’上养气。等‘法岛’立稳,众人敬法而畏酷,此时我们以‘义’缓之,使‘酷’与‘义’对照。久之,人不怨我们。”

第五子落在关中:“董卓,先‘壁’后‘枷’。诱其自迁,坐作西壁,挡风挡火;待‘枷之罪’积满,以‘宗庙器’与‘流民怨’为矛,刺其心。动手时间——不在今,不在明,在‘民籍再定’完毕、洛阳局安之后。”

“对手兵推——”陈宫提笔,在沙盘边迅速写下四行小字,“以曹操为心,以袁绍为面,以袁术为手,以刘备为口。心沉、面薄、手躁、口柔。——以我对之:心以‘六衡’制,面以‘不战而辱’蚀,手以‘法’束,口以‘斗’盛。四象既定,势自转。”

吕布看完评估,不喜不怒:“按兵推调度。”

他转向张辽:“文远,听令。”

“在。”

“‘善后司’三件事:一是‘灯与牌’——入洛阳后,义灯先立,法牌后立,先安人,后肃法;二是‘工与籍’——优先收匠、药、弩、车,籍以十里为一簿,簿以三类分——民籍、军籍、工籍;三是‘器与库’——宗庙器与兵器各有库,库立双文簿,一文一武,互相照。任你为‘善后都督’,以三千人佐之。”

张辽抱拳:“谨领。”他想了一想,又笑,“臣请再要一物:纸与印。”

陈宫会意,取出先拟好的两方小木印递与张辽:“一方‘善后’,一方‘择义’。凡民籍愿归河东者,印‘择义’;愿居洛者,印‘善后’。纸不足,拆旧账簿复用。”

“妙。”吕布道。

“高顺。”

“在。”

“陷阵营自今日起,按‘三都五部’编练,夜间守‘井仓旗架’,昼间护‘驿传与工匠’。挑二十名老卒,教‘刀背三式’与‘旗架断绳’,严禁伤人。再择二百人组‘盐火队’,护解盐之井与冶铁之炉。”

高顺沉声:“喏。”

“公台。”

“臣在。”

“你草‘四书’:其一《安民约》,立三不:不杀、不焚、不毁;其二《军法二十条》,令‘法牌’可悬可行;其三《盐铁节度》,约官收民酬,禁止豪右;其四《迁民护送法》,以‘义灯’为印,护送沿线。四书成,善后司行之,陷阵营护之。”

陈宫目光微暖:“三日可就稿。”

吕布点头,又道:“再设‘客卿榜’——招贤。榜上明言:文能安粮者来,武能护民者来,能言能走者来,能书能算者来。——名声不问出身。”

“是。”

敌楼内的光随风轻轻移动。沙盘上的黑白子密密落下,像在一张大地上开花。片刻静默后,吕布忽然以戟尾在沙盘一角点了一点:“有一物不可忘——‘钱’。河东盐铁可富一郡,但流民未定之前,钱是短的。以何接?”

陈宫早有筹算:“三策合行:其一,‘军票’——以盐为本,发‘盐票’,只在义棚、善后与工部三处通行,以防乱;其二,‘工钞’——匠作工即给‘钞’,可换盐与粮;其三,‘盐契’——与河东盐井订契,官给‘护井’,民给‘盐份’,盐份可抵工与粮。三策并行,钱短而不乱。”

吕布微笑:“好。”

——

午时,关下稍清。粥棚前的蒸汽像一条安静的白蛇,绕在锅沿。

一个挑担老把昨夜踩皱的“白抄”摊在石上,被阳光一照,“不胜其苦”四字竟仿佛淡了半分。

刘备自棚后行来,见此纸,轻轻一叹,提笔添了一行小字:“愿与共济,不以虚名。”他看一眼远处城头,遥遥一揖,并不求回。

张飞在一旁看得不耐:“大哥,写这些有啥用?”关羽道:“心安。心安则民安。”张飞撇嘴,却把锅里最稠的一瓢舀给了一个抱着孩童的妇人,手却怕烫似的缩了一下,骂:“烫死你个小兔崽。”妇人反而笑了,连道谢。

孔融坐在不远处,扇面上的“礼”字在风里轻轻晃,他斜睨义棚与‘法牌’,忽然笑:“义在那边,法在这边,名在天上飘。谁能把三样拴在一根绳上,谁便是‘根’。”

荀彧立在曹营门外,望着门内“军中有法”“护器重”“军中静”三块木牌,目光幽深。

他低声对曹操道:“温侯今日‘不战而定策’,是以‘根’为主。根若固,枝可横。若他真入洛不居,善后有实,民籍在手——将来再战,就不是‘会猎’,而是‘让天下自己来’。”

曹操不语,只把那根竹尺在掌中转了一圈,忽而淡笑:“竹尺无刻,量人心之线。——我在这边,把‘法’立得再稳些。”

——

午后,敌楼内的弈局已至中盘。

陈宫落子如流,忽而停住,把一枚白子在指间搓了搓,放在沙盘中央一点:“将军,‘根基’之外,尚有一问,关乎‘你我’。”

吕布抬眼,微笑:“问。”

“你曾言‘王霸皆衣,须养骨’。臣今日再问:骨成之日,你以何为衣?”

陈宫目光直直,声音却极轻,“以‘王’为衣,则需‘名分’;以‘霸’为衣,则凭‘力’。你此前借董为壁,已不似天下口中的‘悍将’,而像一把‘秤’。秤可以称米,也可以称心。——你愿称哪一种?”

敌楼里一瞬寂静。张辽与高顺各自低头,像怕打破这一刻的沉。

吕布并不回避。他看窗外那盏灯,灯焰在风里伏下去,又慢慢立起。

他淡淡道:“衣会换,骨不换。——我今日称‘心’,明日也称‘心’。王之名、霸之力,皆过手云烟。若我能把这‘秤’放在天下人心上,称出一个‘不杀而安、不辱而服’的道,哪怕衣上一半绣‘王’,一半绣‘霸’,我也认。”

陈宫听罢,眼里那一点锋利忽而柔了一瞬,复又转回坚硬:“臣记下了。——‘秤’若失,臣以死谏。”

吕布笑:“好。你若死谏,我便以刀断‘失衡’之手。”

两人对望一瞬,像在棋局之上又落了一子,看似无声,其实决定了后半局的模样。

——

“对手兵推(对曹操)。”陈宫忽道,“按规,每三五章,必以对手之眼复盘。今日便以曹公为心。”

他提笔迅速写下:

【对手兵推·曹操视角】

一、敌(吕布)之‘不战而辱’使诸侯分心,但未触法。余守‘法岛’,民心不散。

二、洛阳之空,器甲可收。若温侯入洛‘不居’,余可趁其‘义’之声,募匠、收书,立‘典籍库’与‘兵仗司’,以文以武为两翼。

三、‘义’与‘法’对照,久之民多向‘义’。对策:以‘法中之仁’缓‘酷’之名——‘重判抢粮,轻处误伤,执法先己营’。

四、若温侯以河东为根,必修盐铁。对策:收兖州之铁、陈留之盐商,以价制‘盐票’。

五、与刘玄德保持‘并行不悖’,借其义消众怨,待其名盛则荐其‘义帅’,令其骑虎难下。

【兵推结论】曹公短期不出手,中期立‘文武双司’,后期以‘法中之仁’与我‘义灯’对照,彼此相制。

陈宫把这段字低声念完,张辽咧嘴:“他若真这么做,倒是难敌。”高顺冷道:“难敌,便多练‘刀背三式’。”

吕布却笑了:“难,才有趣。——按此兵推,再添一策:让‘义灯’与‘法牌’不对立,而同框。自今,善后司每行一事,义灯照之,法牌随之。让人知道,‘义’不是乱,‘法’不是酷。”

陈宫点头,飞快记下。

——

日将斜下,沙盘上的棋落多半。风从汜水上拂来,把敌楼里油灯火苗吹成一条细细的弧。张辽忽道:“主公,末将有一‘小策’,关乎‘声’。”

“说。”

“‘声’可为军器。”张辽笑,“以往童谣与酒调已用。今可再加‘鼓声’与‘戏文’:鼓声三通为‘请战’,两通为‘请议’,一长为‘善后’。戏文请曹公那班子,演《迁民三法》《辞冠书》两折,我们不去看,让人自去看。——让声替我们走。”

吕布颔首:“妙。”

陈宫补上:“再加‘榜声’——‘客卿榜’遍贴四处,但不贴诸侯营门,只贴驿传与义棚旁。谁愿意来,就来。名字写在石上,不写在羊皮上。——石不易改。”

高顺插言:“再加‘器声’。盐井与冶铁,夜间鸣锤三下,示有工,民见之心安。”

“皆可。”吕布应。

他把目光从沙盘上移向窗外。

远处的诸侯营火在暮色里一跳一跳,像一堆堆压不住的心事。

城下粥棚边,一个押粮兵蹲在地上,用粗糙的手指摁着“分粮图”的角,口里无意识地念着:“袁收、曹量、刘分……?”他念着念着,把图塞进甲缝,像是怕它被风吹走。

——

夜色临时,陈宫把最后一颗白子落在河东:“局未终,根已成。——请主公赐名此局。”

吕布思量片刻,淡声道:“‘护根局’。”

他抬指,在沙盘空处写下四个字:“根在人心。”又在旁写二字:“缓、忍。”

陈宫看着那两个字,低低笑了笑:“缓与忍——猛将最难。”他收棋入匣,忽又停手,“主公,臣请以一言为‘局尾’。”

“请。”

“城在砖上,根在土里,人常见砖,不常见土。——臣愿作土中之蚯蚓,脏些,慢些,细些;但土不翻,砖迟早塌。”

吕布看着他,眼中的笑意淡而真:“我用刀,你用笔;我立旗,你点灯。你在土里,我护你于土上。”

张辽哈哈一笑:“我在土与砖之间,遇泥就抬车,遇刀就‘点背’。”高顺面如铁,罕见地露了半寸笑:“我守井与旗,谁来踢,我先踢他脸。”

四人相视,笑意在灯下汇成一缕极细的暖。

吕布把那行冷字看完,轻轻合上竹简。他把戟横在膝上,指腹在戟背上拂了一下,像是在摸一件刚打磨出的器物。

“落子。”他低声道。

沙盘上,一枚小石轻响,藏在黑白交错的缝隙之间。

‘义灯’在风里伏下去,又慢慢立起。关下,粥棚的火更旺了一点,锅里咕嘟出一串圆滚滚的气泡,像一口憋久了的气,终于找到了一条不那么疼的路吐出来。

诸侯营火尚在,旗影尚乱;但在这座敌楼里,一局“护根”已经定了形——它不求一时之快,不争一时之名,只在土里悄悄往深处扎。

天色彻黑。虎牢关如钉,钉在风口,也钉在人人心口。

有人握着秤,有人握着尺,有人握着斗;有人握着刀背,也有人握着纸笔。夜更深,灯不灭,局不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