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 > 第18章 月下剖心定毒计,司徒府内结死盟

子时将至,王司徒府后园的水榭沉在一圈薄雾里。

池上有一轮月,摊开如一片冷银。细竹在风中交指,影子掀起又合拢,像两股看不见的潮。

密室在水榭后,三道门,四层机关,最后一扇门以古柏为梁、沉香为骨,门心嵌着一颗磨得莹亮的兽目石。

门内只一盏烛,火苗不稳,像被谁捏着喉咙。烛台是铜铸蟒蛇,蛇口叼灯,蝉翼般的火焰在蛇牙间颤颤巍巍。

王允身披鹤氅,立在灯后,背影被烛光切出利刃一样的勾线。他的指尖在案上轻敲,一下一下,像祭礼前的木铎,敲在两人心上。

吕布跪坐在蒲团上,甲衣卸尽,只着黑衣,肩背线条在灯影里起伏,像压低了吼声的猛兽。

他不说话,指腹按在膝侧,虎口厚茧微微起伏,像海面下时隐时现的礁。

王允终于开口,声音极轻:“奉先,老夫只问你一句——你此来,是为汉室,还是为你自己?”

话一出,便如锋利刀尖,挑破密室里积起的沉默。烛影一颤,蛇口的火焰哧的一声拉长,又倏忽缩回,铜蟒的影子被拉得细长,斜斜压在吕布脸上。

吕布没有立刻作答。他抬眼,目光在烛火里缓缓缩紧,像在把前世的血与火,一点一点揉进眼底。

他想起白门楼那天刺骨的风,麻绳在颈后的勒紧,想起貂蝉在火海中回眸的光、张辽与高顺在雪夜里不言不语却并肩而立的影。

他的唇角动了动,最终只是抬手,向前探去。

王允以为他要作揖,却见他缓缓伸手向烛火。烛焰舔到他的指尖,火光在他指腹的茧上流淌,留下一道薄薄的焦气。

吕布像是不觉痛,低声道:“司徒大人问的是‘心’。心若不经火,如何辨真伪?”

王允眼中亮光一缩。他收了手中无形的弦,绕案而行,亲自取一壶清茶,斟在两只小盏之中,递过来。吕布接盏,五指稳若磐石,虎口处刀枕厚茧清晰可见。王允目光停驻在那只手上,短短一瞬,心底的天平已然偏斜。

“王某再问,”他不再绕弯,“董卓当权,朝纲废弛。你敢否以命相搏?”

吕布将茶盏放下,衣袖擦过案面,发出轻微的沙声。他终于开口,声音却并不洪亮,反而沉静得近乎克制:“奉先之心,既非为汉室,亦非为自己。”

王允眉峰猛挑。

“而是为我并州数万兄弟,”吕布继续道,“在这吃人的乱世里,寻一条活路。”

密室里连烛火都仿佛怔住。王允注视着他,像在盯一柄已出鞘却还未完全亮刃的刀。

吕布的眼神没有躲,他把话一寸寸推向更深处:“忠臣们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我吕布,有杀贼之力,却无忠臣之名。司徒大人需要的,恐怕不是一个口口声声‘为汉’的摆设,而是一把能刺穿董贼心脏的刀。”

王允呼吸一滞。烛光摇了两下,铜蟒的影子忽然断成两截,像是被一刀斩落。

“刀无心,”吕布低声补上,“但握刀之人有心。你若以大义握住刀柄,便是王道之刃;你若以私怨握住刀柄,便是宵小之器。我不问你手心为什么热,只问你是否握得住。”

这不是效忠的誓词,这是一场剖心的交易。

王允本以为自己要听的是“为汉”为民,竟被吕布以“并州兄弟的活路”刺入心底。他想发作,想呵斥这等“真小人”的胆大妄为——可喉咙口只是滚了滚,慢慢沉下来。

他往后退了一步,背抵书架。架上有一方小小的石印,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古隶。王允的指尖扶上去,冰凉直透掌心。这个老人,肩上背着的是两汉四百年的幽魂。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白上的血丝像被烛光舔了一遍,愈发鲜。

“刀锋利不利,”他道,“要看淬的火够不够毒。”

“毒?”吕布抬眉。

“毒计。”王允目光森冷,像终于决定把某扇门推开,“董卓疑重。以常计杀之,不足成。须以连环之计,环环相扣,诱之自投罗网。计太毒,非为正人所喜——却为世道所需。”

“说。”吕布的指尖没有离开茶盏,但那指背一寸寸绷紧,像压住了要出鞘的铁。

王允缓步回到案前,取过一卷薄薄的绢图摊开。图上是洛阳城内三处要地与数条隐巷,点处以朱砂。朱砂线末,画着一小小亭台,旁注三字:凤仪亭。

“第一环,”王允低声,“设宴。”他抬眼看向吕布,“先请将军入府,再邀太师。乐舞歌姬,美酒佳肴,灯红酒绿之间,把鱼钩抛下。欲之饵,莫过美人。”

吕布没有出声,指腹轻轻摩挲桌面,木纹下像有潮汐。

“第二环,”王允继续,“以小女貂蝉为引。”他停顿了一刹,像吞下一硬块,“以她之色、她之才,引董卓起贪心,引吕布起疑心,再以‘父女’之名,压出将军与董卓的第一缕裂缝。将军放心,这裂缝,表面给旁人看,实则只为太师一人看。”

密室外的风忽然紧了,竹影在窗纸后拖出一道道锋刃。吕布侧了侧头,耳畔那一线风声像刀过石。他的声音更低:“你以为董卓只会看表面?”

“所以第三环,”王允指尖点在凤仪亭,“以地杀。凤仪亭左右,我已遣匠人暗开机关、修整路径,亭外再埋暗弩与甲士。只要鱼上钩,便由将军一击定乾坤。”

吕布的眼神在绢图上缓缓游走。他看到密密匝匝的巷道如缠绕的丝,三处红点如伏在草中的毒虫。他眼中掠过一瞬金光——逆命龙瞳如沉水之鳞,在灯下泛起不可捉摸的冷。他看到王允肩上有一缕淡薄的光,那不是凡人肉眼能见的东西,是燃烧了十代百代的“名分”的火。火很弱,很冷,却一直没有灭。

“司徒大人,”他忽地问,“你赌得起吗?”

王允笑了一下,笑意比烛火还薄:“老夫一生读书行事,至此时,已无可赌之物。若能把这口气交与天下,死且无憾。”

吕布盯他片刻,忽然站起身来,向王允深深施了一礼。这一礼不似朝堂上的“受命于天”,也不似军中的“拜将受印”,它带着很干净的分量,像是某个年少的少年对长者的礼——却又比少年更沉。

王允愣住。他原以为吕布会狂,没料到他会拜。那一刻,他恍然觉得,眼前这人真正可怕的地方,并不在于一戟破军,而在于他在每一次最该‘不服’的时候,都能把自己往下按半寸。

“王某受不起。”他低声道。

“司徒受得起。”吕布直起身,声音一寸寸压稳,“你给我名,我还你命。你给我刀柄,我替你杀贼。至于用谁的血来祭这把刀——”他目光微涩,似是有影从眼底掠过,“我自有安排。”

“安排?”王允心口一跳。他忽然明白,眼前这“毒计”,不只是他手里的连环,更有吕布自己的后手。那后手是什么?他不敢问,也不需要问。

长廊外,石钟悄然敲了两下。密门一声轻响,月光被分成细细几缕,从门缝切入,落在地上像刀痕。青色纱衣先入,清冷的药香随后。

貂蝉缓步而进,先是向王允低低一拜,再抬眼向吕布看去。

她瞳中有水,水下藏着石——那是她的“气运感知”,能在人的影子旁看见一种细微不可名的线。

此刻,那线从王允身后牵出,从吕布胸前牵出,于她脚尖下缠成一个结。她心底咯噔一声,知道这是回不了头的一结。

“父亲。”她低声,“女儿在。”

王允望着她,眸光一软一硬,不知在抵什么。他点头,声音略哑:“蝉儿,坐。”

貂蝉不坐。她站定,向吕布行了一礼。礼未至底,吕布已侧身还礼。两人礼数周全,目光却在半空一触即分,像刀尖轻轻相击的清响。

王允咳了一声,逼开喉中酸涩,将连环计前半截吐出。他说得不快不慢,每一个字都像用刀在木上刻。貂蝉听完,指尖紧紧扣住衣袖下的银铃纹,铃不响,金属却凉到骨头里。她轻轻抬头:“这计,会伤人心。”

王允沉默。吕布接起来:“会。但天下已烂到筋骨,再不剜肉,腐臭就会蔓延。蝉儿,你怕不怕?”

貂蝉直视他,眼底的水光收紧,像是把某个极柔的东西一寸寸勒成线:“蝉儿怕。但蝉儿从不退。”

她说“从不退”的时候,没有抬下巴,也没有咬死字眼,只是平平地说。这一平,像是把自己整个放在秤上,然后将秤砣往自己这一端再压了一分。

王允闭了闭眼:“蝉儿,委屈你了。”

“父亲,”貂蝉轻声,“女儿因父而生,因汉而名。若能因汉而死,亦是命里该有。”她转向吕布,顿了一顿,低声补上一句,“若能因将军而活,也是命里该有。”

吕布眼底那道影子忽地一闪。

他忽想起另一个火海,一声箭鸣,一柄折断的钗。他喉头一紧,伸出的手在半空停住。

最终,他垂手,拳收在袖中,指甲薄薄陷入掌心。他说:“我不取你之命。我取的是董贼之命。”

王允抬手逼退将起的酸意,扬声道:“既如此——结盟。”

他从案下取出一方小匣,匣内三物:一柄古旧短匕,一只素白瓷盏,一条退色的旧布。

王允先用匕首在自己掌心轻轻一划,血珠渗出,他把血滴在盏中,随即以旧布缠住伤口。他把匕首、盏推向吕布。

吕布没有退,接过匕首,在虎口处轻划,血色在厚茧里开成一朵极小的花。他将血滴入盏。

貂蝉犹豫了一个眨眼,也伸手接匕。她的皮肉细,血珠立刻盈出,红得近乎妖。三人之血在盏中慢慢混成一色,像月下被风折碎的灯。

王允双手托盏,肃然道:“此血为盟,非为亲情,非为私欲,只为一件事——诛国贼、清汉室。若有一人退缩,天地共鉴,盟血当枯。”

吕布的手覆上盏沿,掌心血味与茶香混在一起。他沉声:“此血为盟,非为立我吕布之名,乃为并州兄弟和千百万老百姓活路。若有一日我背此盟,以我画戟先断我手。”

貂蝉的手也覆上去,她的声音极轻:“此血为盟,非为求一人偏爱,乃为天下妇孺不再流离。若我误此盟,以我芳名换。”

三双手叠在一起,盏中血光被月华一照,竟生出一丝凉。王允仰头,一饮而尽。血顺喉落下,像一线火把,烧过他旧年的犹疑。

吕布接盏,亦一饮而尽。血的腥甜从舌根压下来,压到心底某块久被铁包裹的地方。他忽觉那块地方微微发痛——那是他以为早死去的东西在动。

貂蝉最后饮下,唇瓣染了一点红,像梅尖挑开来的一点雪。

盟成。

烛火像知道这件事,忽地稳了,铜蟒的影子又完整起来,不再断裂。王允将盏放回匣中,叩下三记,像在心上敲。

随后他收拾了自己的声音,把计的细细枝叶重新安排。以谁为内应,以谁为外护,以谁为尾门。哪条巷子有卖汤婆的老妇,哪家酒肆愿以十坛春酿换三箱粮。每一处细节,都以“名分”为漆,以“人心”为钉,密密缝起。

吕布在他叙述的时候,很少插嘴,只偶尔点指一点,或者用极轻的一句,改变一个口令。他并不抢王允的局,他只是让每一环咬得更紧。

他忽然低声道:“太师府才是重心。他不信别人,会信自己的院墙。让他信。”

王允会意,朱笔再添一勾。

貂蝉在旁默记,指尖在袖中无声游走,银针的凉意在皮肤下滑动,提醒她此去一旦出错,便是万劫无回。

她收紧呼吸,把一枚极细的毒根暗暗藏入发髻——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救人。必要时,她会用“以毒攻毒”的法,让某些痴迷欲念者暂时失神,错过致命的时刻。

安排既定,三人并立,一时无语。外头的雾被风搅散,月亮像被擦亮的玉盘,光更冷了些。

王允看向吕布,忽然想起那只接茶的手。他昨日还在祠堂前跪了一夜,跪到膝盖发麻、心斋发清,才敢把这把刀递给眼前这人。

此时,他反倒没了先前的顾虑。他知道,自己不是把刀交给一个只知杀的武夫,而是交给一个知道什么时候按半寸的人。

“将军。”王允压低嗓音,“三日后,设宴。先请将军,再进太师。其间有信物往来,皆以‘红梅’为记。红梅七枝,枝枝不同,你我读法相同便可。”

吕布点头。他眼底闪过一缕微不可见的光。他记起那夜雪中的红梅,记起那七枚暗记上缠绕的“死气”与“杀意”。他知道——他们此刻不仅在做一盘棋,更是在做一场人与天命的对赌。而他向来不问天命。

“我会让它看起来,像是我被美色所惑。”他忽然笑了笑,那笑意很薄,“也让他看见我可能离你而去。人最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

王允也笑,笑意里全是老狐狸的辛酸:“人也最容易死在自己眼睛上。”

貂蝉看两人笑,心里却像被谁握住。她忽然上前一步,低声道:“将军,蝉儿有一事相求。”

吕布转身看她。

“若到了将军动手之时,”貂蝉咬着字,“无论局内如何,切记先护王宫之路。太师若死,乱兵必起,宫里……”

她顿一顿,眼底掠过一丝光,“陛下还在。”

吕布沉沉看她,缓缓点头:“我以画戟誓。”

王允抬眼,目中一亮。此刻他才看清,这个女子不是单为他父女之私、也不是全为吕布之情。她把一条路盘在心里,这条路直通汉室。这一念,使他老迈的心忽然轻了半两。

“成则举杯,败则——”吕布望向窗外,月影如割,“败则我先死,死在他前,以免乱兵先乱了你的局。”

貂蝉猛地抬头:“不可。”

王允也一震,抬手想按,却终究什么也没说。他知道,这不是义气之言。这是猎手对猎物最后一寸的安排——他以自身为猎,诱那头饕餮露出喉咙。

时辰更深,风从竹叶缝中刮出萧萧声。三人缓步出密室。水榭上雾更薄,一池月冷得打颤。

吕布沿着廊檐走,一步一影。他在门槛前停了一下,回身向王允抱拳,向貂蝉微微颔首,然后跨出门去。

他脚跟落下,石阶上响起清脆一声。那声音如裂帛,惊起池上一尾锦鲤,红影一折,水纹一圈圈推开,推到廊下的影子里去。

王允目送他背影,袖中捏紧的旧布被汗水浸透。他忽然明白,刚才的结盟,既是将刀交给他,也是把自己的颈项交与刀下。

老臣喉头滚动,喃喃道:“汉室兴衰,今夕一掷。”

貂蝉站在他身侧,目光长久落在那一线水纹上。她的“气运沙盘”在心底缓缓铺开——代表吕布的那颗将星,此刻被一缕自“朝堂”而来的黑丝轻轻缠住。

她伸手,像要抹去那丝。指尖却停在半空。她知道,必须等。要等鱼完全吞钩。她转身,朝父亲一拜,轻声道:“女儿去备舞。”

夜更深了。王司徒府前廊的灯一点一点灭下去,只留中门上一盏,亮得像一只不合时宜的眼,冷冷看着整座城。

这盏灯,将在三日后照见两位权势顶天的男人同宴,也会照见一柄画戟在风中无声提起。

在此之前,洛阳城仍旧醒着。

太师府里,李儒覆着一件狐裘,正对一盘死棋发呆。他想起白日里那七具完好无损的尸体,心中第一次对“貂蝉”这个名字生出兴趣——以及杀意。他抬手把一枚黑子重重按在棋盘边角,像把什么东西钉住。

“文优先生,”某人低声来报,“司徒府三更灯灭。”

李儒眼皮微抬,淡淡道:“去,替我送一坛酒给司徒。就说明日太师醒,仍念交好。”

来人应声退下。李儒独坐良久,忽地笑了一声。他笑得很轻,很短,像一缕风掠过灯芯。那灯火也跟着抖了一下,抖掉了一点油泪。

——棋盘已摆开。还有三天,足够草蛇灰线悄悄游走,足够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手,伸进命运里试试温度。

王司徒府中,密室又被关上。案上那只盛过血的盏已洗净,盏底却留了一圈淡淡的红影,像月色里的一枚印,印在这一夜的心腹之上。

三日后,设宴。

“开席。”王允在心里说。

“请他来。”吕布在夜风里说。

“琴,先调宫羽。”貂蝉在梳妆台前说。

风掠过洛阳城的屋脊,像手掌从刀背抚下,冷而准。

月亮被风推了一寸,下一寸,就是凤仪亭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