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 第309章 皇帝权柄的受损!

【还真别说,虽然奉常这话一出,没人敢与其针锋,都在感叹于他的大胆。

但有些脑袋聪明的大聪明们一想,这话乍一听好像没道理,仔细一听其中蕴含着真理。

我就问你,是不是陛下上位之前兄弟都死光光了?

是不是上位之后不久就开始大旱?

是不是出现瘟疫了?

是不是各地揭竿起义了?

这么一看小皇帝好像确实是有点霉运啊。

连带着我们大梁都受苦。

又是想念先帝的一天!

这个时候大聪明果断的站出来力挺奉常。

只要王相振臂一挥,我们立马力挺王相,让小皇帝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德行有失

“陛下,臣认为奉常之言,不无道理。

今天下大旱,灾难四起,百姓哀声怨道,民心即为社稷,民心不稳,国本动荡。

陛下若是下罪己诏,则是救济天下之举,百姓定会感念陛下仁善,则民心归矣。

乱臣贼子闻之,则慌乱不已,天下安之!

奉常此举,王相劳心,实乃固国本安之良策啊。

用心良苦!”

不得不说这位大聪明比奉常会说话多了,小皇帝表情倒是稍微的缓和起来。

或许是看中了这点,眼见的臣子们看到皇帝态度的转变,觉得这事真的有希望。

但王相一点都不这么觉得,反倒是觉得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这种向天下人承认自己德行有失的罪己诏,别说是小皇帝不会下,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下有关自己德行有失这方面的罪己诏。

王相:“哈?”

有人问过我的意见吗?

敢情我是你们上司,为我发声,但我的意见不重要?

憋屈,前所未有的憋屈!

渐渐的他们似乎都是被小皇帝的好态度所迷惑。

大聪明们都站出来。

有的借天意和民心说事,有的认为皇帝下罪己诏是树立榜样,而有的大聪明不想惹怒当今陛下,干脆点将罪行推到先帝景帝身上。

反正景帝在民间的名声也不咋地好。

又死了有段时间了,又不会开口说话为自己反驳什么,还不是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毕竟沉默代表同意。

先帝又不会蹦出来打他们一顿!

(景帝:“……”)

这主意好啊,这主意妙,既不得罪陛下,又有更好的理由和借口,还能稳定民心。

简直是一举三得。

至于先帝的面子和名声问题,他都死了,在乎这些个虚名做甚?

“呵呵呵!”

文帝听着下面群臣的胡言乱语,竟一半多的臣子都让他下罪己诏。

想来不是自己下罪己诏,倒是完全不把他这个皇帝颜面放在眼中。

“诸位大人,可知皇权,至高无上!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罪己诏,呵,虽有安抚民心之能。

但如今百姓生活艰难,区区精神安抚难道比之粮食更为重要?

皇帝的权威是不可被侵犯的,下神台易,上神台难。

下罪己诏恰恰入了赵志等狼子野心反贼之人的陷阱中。

诸君,切记,皇权,至上!”

文帝意味深长的说完这段话,看着那群谏言下罪己诏的大臣们。

眼神犀利,好似已经把这些人心中的小九九看透。

群臣心中皆惊,他们好似因为陛下的态度有点上头,又或者是陛下自登基以来的不务朝政,致使大权被王相握在手中。

好似给了他们一种能够操控皇帝的感觉。

“皇权,至高无上!”这是自景帝统一天下之后便确立的,而景帝在世时他们也确确实实不敢有任何想要侵蚀皇权的举动。

但王相、赵京此人的风光却是给了他们一个“掌控皇帝”的可能。

王相也就算了,毕竟本身就是三公之一,如今又身兼多职。

赵京,一个阉人,凭什么能骑在他们头上,还不拿正眼看他们?

不就是靠着魅上,他们才不屑于用这种手段,直到奉常让陛下下罪己诏。

众人心中隐隐约约的有个想法,这是个好机会,再者而言,他们这也是为陛下着想,为大梁的江山社稷着想。

用了这样的理由好似就能够完全的掩盖他们内心的小九九。

却不曾想居然被陛下看出来了。

心中长叹一口气,看来这大梁的第二位皇帝又将会是能够力压群臣的存在。

我感觉咱景帝有点惨,居然甩着甩到景帝头上看来,估计是大臣们觉得景帝死后咸鱼覆身,是文帝不重视先帝。

讨好最终的大老板,自然要学会揣摩大老板的喜好,把景帝拉上来无疑是个好的选择。

死人又不会开口说话反对,多好,本来景帝就在民间有暴君之名,稍稍一操作,就可以将这次大梁的上天降灾的锅给扣在景帝头上。

要是景帝在地府里面知道这群臣子居然在他走后是这样干的,怕是连棺材板子都压不住咱景帝的怨气与怒火】

{文帝才不是什么倒霉鬼,他可是爽文男主,从纨绔皇子成长为一代千古一帝。

期间遇到不少的蓝颜红颜知己,最终成就无上帝位}

{好好好,楼上的笔给你,你写}

{“罪己诏”通常是出现在王朝出现问题时,或是天灾,或是王朝将倾。

皇帝认为自己德行有亏,政令有失,才导致上天降下天灾时昭告天下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自省的一种政治手段。

这种政治手段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主播说的可以安抚民心,顺便的证实“天人感应”之说。

弊端的一方面文帝也说的很明白,皇权,至高无上,不容侵犯。

严重的损害了皇帝的神秘光环和高高在上,从来不可能出错的威严。

皇权会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毕竟皇权和相权向来都是东风和西风,不是你压我,就是我压你。

而皇帝下罪己诏就代表你皇帝是会出错的,既然皇帝是会出错的,那在其他的地方也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出错,以此为借口,从而达到限制皇权的目的。

同样的也削弱了皇帝在群臣和天下百姓中的威望。

我们虽然经常的调侃文帝的思想简直就不像是个古代人。

但实际上文帝是相当的维护帝王的统治的,他做的种种改革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巩固他的地位,想要大梁长长久久的传承下去}

{很赞同楼上的话,文帝的思想再怎么先进,他也只是个古代人,是个皇帝,注定的统治阶级,也注定了他要维护自己的地位。

绝不可能会下罪己诏。

插一句话题,文帝都不相信“天人感应”这学说。

其次,认为自己老善良了,绝无可能是因为他的德行有失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景帝的棺材板压不住了,你们就等着景帝入梦一个个的找过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