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 第179章 秦泽:不认字不是我的锅

【好久不见!我是秦小秦,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个人曾被文帝称赞:“得卿如流水高山,恨晚逢,长嗟深!”

文帝将其引为知己,曾在日记上坦言,如果他早些出现,文帝也就不会遭受学习认字的痛苦。

奈何出现的太晚,文帝该学习的都已经学习,只能欲哭无泪。

顺带着还拉踩了一下王相,言:“王相之才远不如爱卿”忍不住朝着我们这次的主人公王仲大吐苦水。

天知道他堂堂皇帝还要学习认字?认字的苦恼谁懂?

当时的文帝紧握住王仲的手,那感情流露的叫一个真心实意。

“我就说我写的是字,王相居然说我的字狗屁不如?看看王爱卿都认得出我写的是什么”

文帝曾以为这辈子也就被吐槽过去了,没想到来了这么一位臣子,眼前这么一亮、脑袋这么一拍。

就决定了一件大事】

群臣都忍不住回想秦泽的大字,那狗爬似的样、不对,狗都比秦泽写的好,跟狗比较都有点侮辱了狗。

居然这样的字都有人认得出来写的是什么玩意?

王相忍不住吐槽:“现在我都成一个标杆了吗?谁来小皇帝这,我都要被拉踩一下?”

王相已经数不清到底自己被小皇帝拉踩过多少回了?但不重要,他只需要知道每次小皇帝来个好臣子,他就会被拉踩一下。

这说明什么?这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王信,是个全才。

王相这么一想,瞬间舒心了不少,果然这世间能做到他这般的全才少之又少。

【众所周知,大梁使用的标准字是小篆,而隶书则是民间简化的篆书变体。

小篆虽然简化了大篆,文字结构规范,更容易辨认。

但笔画婉转复杂,书写相当耗时,普及的难度相当大,民间和梁简更多使用的则是隶书。

所以当文帝在各地修建学堂,传授知识,所用的是隶书,其实隶书已经成为官方实用的手写体。

而为了使得知识、文字进一步的传播、汉字自然要更加的简便、更容易书写,这样才能够打破贵族对文字的垄断,降低百姓学习知识的门槛。

王仲,一个从文帝书写汉字中得到灵感的人,一个将文帝的字成功改变的传奇男子。

其实也不怪文帝经常说学习难,就光光是写字这一项就已经把文帝难倒了,隶书尚且还好点。

那小篆才是真的难,也难怪文帝不认字,就算是我们也不一定认得几个字,更不要提没有学习过的文帝了。

不仅仅难认就算了,最关键的是它还难写!

隶书虽然已经成为梁官方通用文字,但官方的文书、刻碑等重大场合使用的还是小篆。

皇帝要下旨吧,这就要使用到小篆,还得皇帝亲自来,可苦了文帝】

{小篆可难了,我现在处于练习横平竖直阶段,想要写好,还得好长时间}

{小篆我就大概认识几个,变化不太大的,比如:日,单之类的,其他的真的很难认,变化超大}

{还是我们现代的简化过的行楷好认识啊}

{我合理怀疑文帝是穿越者,不然他怎么可能写出行楷来?绝对是穿越的}

{???貌似有点不对,但说不出哪里不对}

{王相就曾说过文帝写字“缺胳膊断腿的,不能写完整吗?”}

{文帝很牛了,学习了四年从目不识丁到博览群书,要是文帝去参加科举说不定能考个“六元及第”}

秦泽心虚两下,他怎么怀疑未来的他有点故意的成分呢?

大炮,大炮不是他造出来的、这简化文字也不是他搞出来的,纸,好吧,纸是他搞的,还是为了如厕?

合着一溜烟全靠臣子?怪不得会有未来的网友戏称他为:“靠着二十八臣子当千古一帝”

“大哥,你丫的就不能勤快点?”

秦泽忍不住朝着天幕上的自己喊话,好歹努力一点啊,你这样让我很尴尬的,知不知道?

秦泽合理怀疑未来的自己就是偷懒,他堂堂一个现代人穿越,还是皇帝,不认识小篆,不会写咋了。

他可是皇帝,他可以改啊,抄抄作业,很容易的。

(作为一个常年用电脑打字的社畜穿越大梁二十来年,你还能写出多少汉字?

秦泽:你,你居然怀疑我的能力?很好,你是第一个敢这么怀疑我的人,你,引起我的注意了)

秦泽闭了闭眼,不愿相信这个现实。

“苦?呵?”二皇子甚至是发出了气泡音,引得秦泽直接给了个白眼,耍帅?

“果然是懒人创造世界,纸是用来如厕的,如今连文字简化,原来也是因为懒吗?”

大皇子此刻已经被忽悠瘸了,他彻底的相信了这这至理名言,怪不得他二十一弟能当上皇帝,能成为千古一帝。

因为懒的争,躲过了皇子混战,成功登上皇帝之位。

因为懒的动,所以活到八十六岁,成为千古一帝。

大皇子都有点想要学习秦泽了,但已经二十多岁的身体压根做不出来,已经定型了。

而其他的皇子一听大皇子说的,顿时一拍大腿,有道理哈!

这秦泽的一生充分诠释了一句话“懒人享懒福”

眼瞅着几位小的也要被忽悠瘸了,景帝忍不住开口了。

这要是再不开口,他怕这儿子全变成懒人,本就不聪明,再不勤快点,吃饭都赶不上热乎的。

“惰者生巧智,必聪慧而后可”

也是,就算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造纸如厕。

秦泽拱手:“嘿嘿,谢谢夸奖哈”

默默的在心底说了句:\"集前人之智也\"

不过众人对这王仲被秦泽的字启发从而简化文字,还是有点怀疑的。

这难道真不是文帝将功劳安插在自己头上一点?或者是这王仲恭维文帝?

毕竟秦泽的字他们也不是没看过,到现在可勉勉强强认出写的是什么。

但却没有一点字形和笔锋,勉勉强强从狗爬不如到如今的狗爬,算是不小的进步。

但他们怎么也没从中看出简化文字的契机或者是启发。

不愧是能够一眼认出文帝写的是什么的神奇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