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 第133章 兴办学堂

【永安十年,科举考试逐渐稳步发展,大梁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文帝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布局,令巴月在各地各县兴办学堂,又是靠着不少富商的捐款以及大半的国库。

目标是至少一个一个县要有一个学堂,根据统计永安十年,大梁大约有4000个县。

前面提到过科举考试有不少落榜的,就连考秀才也不是非常容易考上的。

但总的来说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无疑都是识字,尚且有一定学识的人。

而文帝兴办学堂的目的就是希望普通百姓也能识文断字,不至于被蒙骗,至少要认字。

否则连朝廷下发的文件都看不懂,还不是当地的官员说什么是什么,没有分辨的能力。

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是相当的困难。

各地兴办学堂不难,花销倒也不算大,毕竟地是朝廷的,有徭役,盖房子那无疑是最简单的事情。

但最困难的却是无人教学,无人进学堂】

这次秦小秦讲述的可是把大梁众人吓到了,兴办学堂?这么大的工程?

即便是兴办学堂无需花费什么,但也足以让大梁人震惊。

自圣人起,私学兴,但那都是家中有点小钱的才能去。

光是束修之礼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更别说其他的七七八八的东西了。

“这,这我们也可以去?”

“应该吧,但估计去不起”

百姓们议论着文帝兴办学堂,激动肯定是激动的,毕竟他们就算是想要送孩子去学习,也没有门路。

但如今兴办学堂,无疑是他们能接触知识的最好的层次。

【在古代,即便是几岁的孩童,都已经是家里面的劳动力之一了。

将孩子送进学堂,无疑是损害了家中的经济来源,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兴办起学堂,也少有人将自家孩子送进学堂。

毕竟,对于有的普通百姓来说,生存才是第一要务,生存都已经如此困难了,又怎么会将家里经济来源之一送进学堂?

因此,文帝早早的考虑到这点,不仅仅是学堂免费,提供吃住,更重要的是学生进学堂可以减免税收,免除徭役等等。

这样一来,自然是有人将孩子送进学堂。

接下来就是解决无人教学的事情了,文帝发动儒家、法家、墨家等等流派,派弟子入各地学堂,传授知识与学问。

至于这些学派愿不愿意,那肯定是愿意的,又给钱、又给名声、又给“优评”这简直是一举三得。

还有发动落榜学子们去各地学堂。

毕竟儒家对这方面应该是相当熟练的】

{各个流派,这是你们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想要流传下去,那必须得有人学习,无论是怎么厉害的学派,没人学,还是得亡。

还是咱文帝心善,给各家流派一个活下去得机会,不然千年之后还存不存在都不知道}

{上学,学费免费,有吃有住,还能减免税收,减免徭役,还能学习知识,简直是一举三得}

{幸好咱文帝把税收的大头搞到商人上来,不在抑制商人的发展,甚至于朝廷和巴月联合开业。

不过像是粮价、盐价等控价权掌握在朝廷手中,规定了最高价格,任何商人售卖的粮价不允许超过最高价格}

{咱文帝搞得一套一套的,一坑进,一坑又进,反正坑坑都得进,迟早有一坑适合你们}

{嘿嘿,这一坑就是对学子们的坑,毕竟压根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当官的,不然就容易造成冗官。

这个支教活,可是一个好活}

学子们:“??”咋到我们身上了?

怪不得前面总是提起落榜学子,还有各家流派,原来你丫的打的是这么个主意。

早就知道文帝是一副黑心肝的。

“好活?好活个锤锤”

他们可是一心想要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的,不是要当个教书匠的。

就算是能有名声,就算是有钱,那又怎么样?

就冲学堂免费入学,能给他们发多少钱?

“切,而且我等的学识岂能被铜臭味所污浊?”

年轻学子们不屑,区区一点小钱,就想要收买他们?

他们可不是孔梦生那小子,为五斗米折腰,把他们儒家的风骨吹的散散的。

坚决,绝对,死也不会去教书的!!!

儒家

“这小皇帝,简直是欺人太甚”

儒家当权人一掌拍向案牍,手掌心通红,微微发抖,面色却依旧没有变化。

拉拢孔梦生,修改儒学,怒怼儒学,此等行为,简直是戳在他们儒家人心痛上。

哼,如今却是需要他们儒家帮助的时候了?

他们绝不可能同意!

想来天幕上所言,那迫不及待地同意的是其他学派的人,真真是一点风骨都没有。

为权势为金钱所折服的人,不配与我等儒学相提并论!

墨家巨子狠狠的拍向田襄,“文帝,文帝真是我的偶像啊,这兴办学堂,天下之人皆有书可读,简直与我们墨家的理念一样一样的”

“我们墨家全力支持文帝的决定”啪啪啪又是几下,田襄一个错身躲开下面的巴掌。

田襄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即为落榜学子,对考中肯定是有强大的执念的,教书无疑是浪费时间。

怕是只有家境稍微不好,不足以支撑几年的考试又不想要放弃,才会选择去支教。

如若不然,尔等支教,但同窗却在家中刻苦学习,如此情形,谁考中的概率更大?一目了然。

即便是给束修,会有多少呢?朝廷如何负担的起?”

田襄在心中暗自想到,“依照小皇帝的性格,再加上这种种巨大的支出负担,小皇帝,不会是要强制吧?”

很显然这点不止是田襄想到了,不少人也想到这点,就连景帝都怀疑的看着秦泽。

按照文帝表现得行事风格,小事他不放心,大事猛干的性格,那杀伐果断的性子,没准真的是强制。

不然怎么解释为什么他们会“自愿”

说是“号召”,实则“强制”?

好小子,不愧是我儿子,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学子吗?

这魄力,这把控能力,而且依照天幕的情况,他还成功了。

不得了,真的是不得了啊。

(秦泽:我给你们的印象是这样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