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180章 明州风雷,将叛未叛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180章 明州风雷,将叛未叛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夜,明州军营。

风穿营帐,烛火摇曳,映得案上密函边缘泛起一层暗红。

赖通枯坐灯下,指尖轻抚那封自临安“侥幸”落入他手中的信——火漆未损,字迹确是藤原氏独有的倭文笔法,而信中所附的火器图样,线条精密,标注清晰,连炮膛螺纹都绘得一丝不苟。

“此图……真能逆天改命?”他喃喃自语,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营外。

十门新式火炮静列校场,黑铁炮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每尊炮尾皆刻有四字:德基御制。

那是赵构亲笔题写的铭文,象征皇权直控,亦是震慑边将的无声利刃。

赖通心头一颤。

他不是蠢人。

正因太聪明,才更清楚——若真举旗反宋,这十门炮,第一声轰鸣,便是对自己营帐的清洗。

可藤原的许诺如毒酒,诱人至极:“事成之日,封你为‘镇宋大将军’,世守九州,子孙永享荣华。”

世守九州?

他苦笑。

他本是倭侨之后,祖辈渡海归宋,三代军功才换得今日地位。

宋人从未真正信他,同僚背后称他“东夷种”,连儿子娶妻都遭拒。

可若反了……他就真成了宋之叛臣,永世不得翻身。

“可若不反……陛下真能容我?”他盯着火器图,忽然发现一处细微破绽——炮管延长比例不合工理,火药配比竟用倭国粗硝法,极易炸膛。

他瞳孔一缩。

这不是真图。是陷阱。

可藤原怎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除非……他们也被骗了。

就在此时,帐外马蹄声急,心腹亲兵掀帘而入,脸色惨白:“将军!高丽急报——火蛟营已入明州境,三千精锐,全配火铳火炮,打着‘护送使团’旗号,但……但他们沿途张贴告示,说‘倭谍已破,叛将伏诛’!”

赖通猛地站起,茶盏打翻在地。

“伏诛?谁被伏诛?我还没动!”

“更……更可怕的是,”亲兵声音发抖,“临安有风声传开——陛下亲点三十六族通倭名单,七日内抄斩,株连九族!城中已有锦衣卫暗探四出查户,不少倭侨昨夜就被抓了!”

赖通如遭雷击,踉跄后退,扶住案角才没跌倒。

系统提示悄然在临安皇宫浮现:

【心理压迫达成,目标动摇度 75%】

赵构立于沙盘前,指尖轻点明州方位,唇角微扬:“赖通不是不想反,他是不敢反。可人一旦起了邪念,就像鞋里进了沙,走一步,痛一步。”

赵鼎执扇轻摇,目光深邃:“官家以虚兵造势,以密信诱心,再借锦衣卫之名散播肃清名单,三重压迫,已逼其入绝境。接下来,只需一试。”

“那就……试一试。”赵构低笑,挥手命人传旨高明远。

三日后,明州府衙。

高明远设宴,灯火通明,酒香四溢。

他身为西南安抚副使,此番“护送高丽使团”途经明州,依礼设宴款待守将及诸将校。

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看似融洽。

赖通坐在主位,却食不知味。

他不断扫视门外,耳听风声,总觉得每一阵脚步都像锦衣卫的铁靴。

忽然,大门轰然撞开!

数名黑衣锦衣卫闯入,甲胄森然,刀未出鞘,却杀气逼人。

为首者高举黄绢,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明州守将赖通,勾结倭谍,私通藤原氏,图谋不轨,泄露火器机密,着即革职查办,押解临安,钦此!”

满堂死寂。

刹那间,刀光闪动,十余将校本能拔刀,怒目而视。

赖通浑身冰冷,脸色惨白如纸,手指死死掐进掌心,几乎出血。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

高明远猛然大笑,起身拍案:“假的!全是假的!”

众人一愣。

他挥手,亲兵抬上一只铁箱,轰然打开——金光刺目,整整百斤黄金堆叠如山。

“这是藤原氏通过海路送来的贿银,原本要交给赖通将军。”高明远冷冷环视全场,“陛下早知有人心生异志,特命我演这一出,只为试一试,谁的心,还向着大宋!”

堂中鸦雀无声。

将领们面面相觑,有人悄悄收刀,有人低头避视。

唯有赖通,冷汗如雨,顺着鬓角滑落,滴在金杯中,发出轻微的“叮”声。

高明远踱步至他面前,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赖将军,你可知,这箱金子送来时,船上还有一份名单——上面写着,事成之后,你为‘镇宋大将军’,而其他诸将,皆为‘祭旗之牲’。”

他顿了顿,俯身低语:“他们从没打算让你活着。”

赖通嘴唇微动,却发不出声音。

那一夜,他回到营帐,久久未眠。

烛火熄了三次,又被他亲手点燃。

他翻开藤原的密信,又取出那张火器图,对照宋军工坊下发的图纸——差异越来越明显。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从头到尾,都是棋子。

藤原要的不是他反宋,而是借他之手,引出大宋火器真图,再嫁祸于他,一石二鸟。

“我若反,死于宋炮之下;我若不反,藤原也不会放过我……”

他抬头望向帐外。

夜色如墨,风声似哭。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火光乍起,映红半边天际。

“报——!西南校场起火!火药库……火药库有异动!”

赖通猛然站起,心跳如鼓。

是意外?还是……有人动手了?

他盯着那片火光,眼神由惊惧转为决绝。

“既然已无退路……不如……先下手为强!”

他抓起佩刀,低喝一声:“备马!召集亲兵!烧营西撤,直奔海门——投倭!”

帐外,亲兵应声而动。

火光中,一队黑影迅速集结,刀出鞘,马嘶鸣。

可就在他们冲出辕门的刹那——

远处山岗之上,火把如星,层层叠叠,竟已围成半月之势。

战鼓未响,杀机已至。

赖通勒马回望,只见营外火光冲天,喊杀声隐隐传来,仿佛……已有两军交战?

火光撕裂夜幕,映得赖通瞳孔如炭燃烧。

他策马冲出辕门,亲兵紧随其后,铁蹄踏碎寂静,直奔海门方向——只要抢到快船,渡海投倭,尚有一线生机。

可刚冲出不到百步,前方骤然亮起千百火把,层层叠叠,自山岗倾泻而下,如熔岩奔流,将退路尽数封死。

“什么人!”赖通厉声喝问,声音却已微颤。

高明远策马而出,甲胄未动,目光却如刀锋般刺来:“赖通,你还在等谁接应?等那永远不会来的藤原水师?”

赖通心头一震,猛地抬头——远处校场火势愈烈,浓烟滚滚,喊杀声此起彼伏,竟真似两军交战!

可细看之下,那些“叛军”所持旗帜竟是赤底黑日,倭**旗!

而交战的“宋军”虽着甲相似,却动作凌厉,骑术诡异,根本不似明州守军!

“你……你们……”他声音发抖,“那不是我军?”

高明远冷笑一声,抬手一指战场:“你没发现?那‘叛军’穿的是倭甲,用的是倭旗,而与他们厮杀的,是陛下亲授虎符的突厥精骑——阿史那·木兰率百骑伪装倭军,只为引你出笼!”

赖通如遭雷击,浑身一软,几乎从马上栽下。

原来……从头到尾,他都在演一场别人写好的戏。

那封密信、那张假图、临安的肃清风声、高丽使团的“火蛟营”……全是虚招。

赵构根本没打算等他动手,而是用一场心理围猎,把他逼到悬崖边缘,再轻轻一推——

他动了。

哪怕只是一念之差,哪怕尚未举旗,哪怕火药库的火不是他点的,可他已下令焚营、集结亲兵、意图西撤投敌。

这一系列动作,早已被埋伏在营中的锦衣卫密探尽数记录。

“我……我从未点火……”赖通喃喃,声音破碎如风中残叶。

“可你已拔刀。”高明远冷冷道,“心已叛,行将叛,与真叛何异?若非陛下仁心,此刻你头颅已悬于明州城楼!”

话音未落,四周伏兵齐出,弓弩上弦,刀枪如林,将赖通一行团团围住。

亲兵面面相觑,纷纷弃械跪地。

赖通仰天大笑,笑声凄厉如鸦啼:“好一个赵构……好一个万物兴邦……你连人心都能算尽?!”

笑声戛然而止,他翻身下马,双膝重重砸在焦土之上,铠甲轰然坠地。

“臣……赖通,伏罪。”

三日后,临安宫中。

赵构执朱笔批阅奏章,笔锋一落,字字如钉:“赖通虽心动,未行叛事,免死,贬为火工,永不得仕。凡举报同谋者,赐田十亩,免赋三年。”

旨意一下,明州震动。

三日内,皇城司顺藤摸瓜,清查出七名倭谍,皆藏于东瀛商馆地窖,密信、火器图、毒药一应俱全。

更有商贾供出,藤原氏早已许诺:“宋若亡,明州归侨,设‘东华府’,自立为国。”

系统提示在赵构脑海中骤然响起:

【情报反制】任务完成

【奖励解锁】:海战战术推演模块

赵构眸光一闪,低声自语:“东瀛……你们送来的,不只是阴谋,还有战书。”

与此同时,明州火药坊。

赖通赤着上身,推碾硝石,汗水混着尘灰流进眼角,火辣生疼。

新兵列队操练,齐声高唱:

> “天子亲提震天雷,一炮轰断金山嵬!

> 不教胡马窥江月,万里海波尽归徽!”

歌声嘹亮,穿透硝烟,直冲云霄。

他猛然停下脚步,双手掩面,肩头剧烈颤抖。

那首歌,是他儿子生前最爱唱的——他曾说:“爹,若有一天大宋真能横扫四海,我愿为先锋!”

可如今,儿子因他之罪,终身不得入仕。

海风自东方卷来,带着咸腥与火药的气息,吹动他斑白的鬓发。

他缓缓抬头,望向那片曾寄托野心的海域——

浪未平,风已起。

而在临安皇宫深处,一座密殿悄然开启。

殿内无窗,四壁皆图,中央一幅巨幅海图静静悬挂,墨线勾勒着东海万顷波涛。

赵构负手立于图前,指尖轻抚图上某一点,眸光如炬。

“该……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