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的雪线在一夜之间后退了百米,露出的岩层上布满蛛网般的裂痕。白素素攀着冰棱落下时,冰镐在冰层下凿出的空洞突然传来嗡鸣,她低头望去,一道漆黑的缝隙正顺着冰面蔓延,缝隙深处透出的灵气波动温润而古老,像沉睡了万年的呼吸。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她扣住岩壁上的石缝,指尖抚过缝隙边缘的冰碴——那里残留着人为开凿的痕迹,边缘整齐得如同被利刃切割。当她的灵力探入缝隙,一股磅礴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撞进了一片星辰密布的宇宙,无数光点在意识中沉浮,隐约能看见宫殿的飞檐在光晕中若隐若现。
三天后,白素素带着一块巴掌大的玉牌出现在守护阁。玉牌通体莹白,上面用上古篆文刻着“昆仑墟”三个字,指尖触上去能感觉到微弱的脉动,像是有生命在其中呼吸。“缝隙在冰层下三十丈,”她将玉牌放在桌上,玉牌接触到桌面的瞬间,周围的空气泛起涟漪,“里面有连绵的发光宫殿,梁柱上缠着会发光的藤蔓,还有数不清的陶俑,它们一动不动地立在宫殿外,像是在守护什么。”
马小玲的罗盘恰好放在旁边,玉牌刚靠近,罗盘上的指针就剧烈地旋转起来,最终死死指向昆仑山的方向。铜制的盘面泛起水纹般的光泽,竟缓缓浮现出八个古字:“秘境开启,有缘者入。”
“昆仑墟……”李玄凑过来看,指尖在玉牌上的篆文上轻轻摩挲,“古籍里说,那是上古修士存放传承的秘境,没想到真的存在。”
阿夜正擦拭着桃木剑,闻言抬头:“血影门会不会已经盯上这里了?”
马小玲将玉牌收起,罗盘上的字迹已经隐去,但那股灵气波动却越发清晰:“不管他们来不来,我们都必须进去。若里面真有上古传承,绝不能落入恶人之手。”
三日后,守护阁选出的三十名学员在昆仑山脚集结。他们都是灵脉稳定、心性坚韧的修士,背着装着符箓和法器的行囊,眼中带着既紧张又期待的神色。李玄背着桃木剑,腰间挂着测灵仪;阿夜则多带了几张镇魂符,秘境里的陶俑让他隐隐觉得不安。
“记住守则,”马小玲站在缝隙前,看着学员们依次跃入那片漆黑,“不贪不抢,心怀敬畏,遇到危险立刻捏碎传讯符。”
最后一个学员消失在缝隙中时,白素素突然开口:“我刚才看见西边的云层里有黑气掠过,像是血影门的气息。”
马小玲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驱魔总纲》:“我们守在这里,等他们出来。”
秘境内部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天空是剔透的紫,流动的云絮带着淡淡的金芒,脚下的土地松软如毯,踩上去能感觉到灵气顺着鞋底往上涌。一条清澈的河流横亘在前方,河水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泛着荧光的液态灵气,几只通体透明的鱼在其中游弋,摆尾时溅起的水珠落在岸边,竟凝结成细小的灵石碎屑。
“路边的石头……”一个学员捡起脚边的石块,测灵仪立刻发出急促的蜂鸣,“是下品灵石!遍地都是!”
李玄皱眉按住他的手:“收好你的贪心。”他指向不远处的宫殿群,那里立着两排半人高的陶俑,陶俑的面孔模糊不清,手中握着青铜戈,虽然静止不动,却散发着无形的威压,“别忘了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往前走了约半里地,一座宏伟的建筑出现在视野中。那是一座图书馆,梁柱由通体翠绿的玉石砌成,屋顶覆盖着琉璃瓦,在紫色的天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推开沉重的木门,里面的景象更令人震惊——数不清的书架从地面一直延伸到穹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竹简和兽皮书,每一卷古籍上都萦绕着淡淡的灵光,那是岁月沉淀出的智慧气息。
“《控水诀》!失传三百年的水系功法!”一个学员从书架上抽出一卷竹简,激动得声音发颤。
“这里还有《御雷术》的残卷!”
就在众人惊叹不已时,突然传来一声闷响。一个矮个子学员正偷偷将几块地上的灵石塞进怀里,刚转身,就被一个原本静止的陶俑一戈扫中,整个人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飞出去,撞在书架上,怀里的灵石散落一地。陶俑收回青铜戈,依旧立在原地,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看来不是所有人都能拿这里的东西。”阿夜走上前,将那个学员扶起来,“它只攻击心怀恶意的人。”
话音刚落,另一边传来轻响。小雅正蹲在墙角,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的草木灵根灵气滋养一株枯萎的古花。那花的花瓣早已干瘪发黑,在她的灵气注入下,竟缓缓舒展,吐出嫩黄的花蕊。旁边的一个陶俑突然动了,它放下青铜戈,从怀里捧出一卷泛黄的竹简,轻轻放在小雅面前。
竹简上写着《草木心经》四个篆字。
“原来如此。”李玄若有所思,“秘境也在筛选‘守护者’,只有心怀善意、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得到它的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