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44章 家贼难防

崇祯闻言,心中豁然开朗。

难怪审讯王时雍审不出来,难怪王宗濋那个废物无论如何折磨,王时雍都一口咬定清白,甚至能拿出无懈可击的证词!

原来真正幕后的黑手,另有其人,而且那个人,竟然是郓王赵楷!

崇祯的脸色沉的可怕:“顾千帆,你既然早已知晓此事,为何之前不说?”

顾千帆噗通一声再度跪下:“臣并非不想说,实在是.......不敢说啊!郓王殿下掌管皇城司长达十年,根子扎得死死的,他的人遍布内外,皇城司里头,哪儿哪儿都是他的人。”

“臣若前脚举报,恐怕下一刻便身首异处,化为枯骨,证据亦会被尽数销毁,今日殿中,只有官家与傅提点,再无外人,臣方敢冒死直言,将此等弥天大罪公之于众!”

顾千帆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官家如今重用臣,臣亦已是官家之人,如此大礼,自然要奉上,郓王赵楷勾结金人,此等行为已然是意图不轨,背叛宗庙,其最终目的,必将是对官家不利,臣既为官家所用,自当披肝沥胆,为主分忧。”

崇祯帝听着顾千帆的坦白,心中百感交集。

他赞许地看了顾千帆一眼,这位新提点,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深吸一口气,崇祯平复胸中翻涌的怒火,沉声道:“此事,今日过后,谁也不准再提及半句!你且继续暗中查探,务必勿要打草惊蛇,以免赵楷那厮狗急跳墙,做出更不利于我大宋之事!”

既然郓王门客李彦的密信被皇城司截获了,金军却仍收到密报,说明赵楷的暗线绝不止李彦这一条!

要处置一位亲王,需证据确凿,不容有失。

崇祯表现的相当克制。

“臣遵旨!”顾千帆恭敬地磕头,随即缓缓起身,告退离去。

殿中再度只剩崇祯帝与傅临渊二人。

崇祯帝没有立即发作,只是沉默地思考着顾千帆所禀之事。

良久,他才看向傅临渊:“傅临渊,你如何看待此事?”

傅临渊面无表情,眼神中透着一丝复杂,躬身道:“回官家,臣与郓王并无深交,听闻其人极有头脑,才智过人,且颇具野心,他素来行事隐秘,善于藏匿于幕后,操控他人,若顾提点所言属实,其能将王时雍这等朝廷大员玩弄于股掌之间,并成功掩盖行迹,足见其手段之高明。”

崇祯帝闻言,心中更是一片冰凉。

他此刻方才意识到,自己此前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康王赵构身上,却完全忽略了身边这个看似温和无害的小老弟!

崇祯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开始快速推演。

宋徽宗素来疼爱老三赵楷,甚至一度动了废太子(即当时的赵桓,也就是崇祯自己)传位给赵楷的念头。

只是因为靖康之变骤然爆发,赵佶为了逃避责任,仓促之间才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

往前推理,赵楷心中必有不甘,他打心里不服赵桓这个皇帝,想趁乱搞事,借金人之手搞乱局势,打击赵桓的皇帝威信,甚至最终取而代之,也就合情合理了!

“好一个老三!”

崇祯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了一声充满怒意的冷笑。

这冷笑里,三分是恨,七分是气。

自己天天盯着老九赵构那头狼,生怕他趁乱造反,结果呢?

没想到这个老三,郓王赵楷,竟然一声不吭地钻了空子,在背后给自己捅了个大窟窿!真是家贼难防啊!

“这帮宗室亲王啊,都到这节骨眼上了,金兵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在窝里斗,还在勾心斗角,还在为了自己那点破事儿卖国求荣,辜负朕对他们的信任!”

“好!很好!看朕不把他们一个个都收拾干净!”

崇祯眼睛里的杀气一闪而。

这不再是简单的应对外患,而是清除内患,一场针对宗室蠹虫的清洗已然箭在弦上。

内奸浮出水面,其位之高,其心之毒,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堂堂宗室亲王,竟与外敌勾结,出卖国运,何其可怖!

崇祯帝这才猛然发现,这场席卷大宋的危机,远比他之前所想的要复杂、要深重。

它不仅是金兵压境的外部攻伐,更是来自内部的糜烂与溃疡。

这东京城,已是外患重重,内里又逢此剧变,宛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随时可能轰然倒塌。

内外交困,城中粮草几近耗竭,军心涣散,民心浮动。

崇祯独自面对着眼前这堆烂摊子,坐在龙椅上,身形似有些佝偻。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眉宇间那化不开的愁绪。

夜深人静,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像个苦思冥想的程序员,面对着一堆怎么都解决不了的“bug”,焦头烂额。

他曾以为,只要自己勤勉,只要将士用命,便能挽狂澜于既倒。

可此刻,他才看清,这大宋的病症,已深入骨髓,远非一日之功可治愈。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疲惫,但帝王的责任,又逼他不得不打起精神,为这岌岌可危的帝国寻觅一线生机。

最终,崇祯决定派岳飞率部出城。

这一步棋,看似寻常,实则孤注一掷。

出城,一是为了寻觅那急如星火的粮草补给,否则城中数十万军民将不战自溃;

二是为了探查金军的最新动向与虚实,知己知彼,方能有所应对。

若是岳飞能顺手杀几个金兵,那也算是意外之喜,至少能大大振奋一下日渐低迷的军心,给城中带来一丝希望。

这“一箭三雕”的计划,前提是得有人能完成。

崇祯心里清楚,除了岳飞,他现在谁也不敢完全相信,生怕这事儿又“翻车”,重蹈夜袭的覆辙。

面对强大的金人军队,以及眼前这般内忧外患的危局,崇祯从未有过议和投降的想法。

那些所谓的“议和派”,在他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苟延残喘之辈。

一旦退让,便意味着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崇祯仔细分析眼下局势,得出自己的判断:东京城虽粮草匮乏,可金军同样面临补给难题。

这十几万大军长途奔袭而来,人吃马嚼,消耗巨大,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而且金军的后勤补给线绵延千里,途中危险重重,不仅有风雪严寒,更有沿途宋军的零星袭扰。

最为关键的是,四面八方仍有勤王的宋军源源不断地赶来,虽远未能抵达,却也是悬在金军头顶的利剑。

崇祯冷峻地判断,此刻双方都在比拼耐力,看谁能坚持更久!谁的意志更坚定!谁能笑到最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