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368章 君臣书信

士兵们在操练时,看上官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异样。

那种绝对的、不假思索的信任,开始出现裂痕。

他们不明白,两位元帅,怎么会为了一个女人,闹到这个地步?

北伐在即,主帅不和,这仗还怎么打?

韩世忠最先感受到了这种气氛的变化。

他本就因处理此事的方式不当而心中有愧,如今听到这种恶毒的流言,更是怒不可遏。

这不仅是在污蔑他的人品,更是在动摇他的军威!

“岂有此理!”

韩世忠在帅帐中一脚踹翻了案几,对帐下将领咆哮道:“给本帅去查!挨个营帐地查!所有嚼舌根的,搬弄是非的,一律以动摇军心论处!本帅要亲自砍下几个脑袋,看看谁的舌头还敢乱动!”

韩世忠的愤怒,十分暴烈。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以最严酷的军法,把这股歪风邪气压下去。

消息传到岳飞那里时,他正在擦拭自己的沥泉枪。

听完王贵的禀报,岳飞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擦拭枪杆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没有像韩世忠那样暴怒,甚至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只是平静地看着王贵,问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王贵,我问你,当初你是怎么知道刘氏在韩世忠营中的?”

王贵愣了一下,老老实实地回答:“节帅,是有人写了一封匿名信,举报韩帅军中有人私藏妇女,信直接投到了咱们的巡营队手里。”

岳飞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信里,可曾提到那个女人的身份?”

王贵回忆了一下,摇了摇头:“信里只说了地点和那个押队的名字,并未说她是谁。”

岳飞放下了手中的丝布,站起身,走到了地图前,目光在地图上移动,脑子却在飞速地拼接所有的线索。

一个局!

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局!

岳飞开始在心中推演。

第一步,有人准确地知道了刘氏的下落,知道她在韩世忠的后勤营,知道她嫁给了一个叫李满的押队。

这个情报,本身就非同寻常。

第二步,这个人没有将情报捅给韩世忠,而是选择用匿名信的方式,交给了自己麾下的王贵。

他知道王贵是自己的心腹同乡,知道王贵认识刘氏,更知道由王贵去“抓人”,戏剧效果会达到顶峰。

第三步,当事情爆发后,这个人料到了韩世忠会为了避嫌和“出气”,而强行拆散李满和刘氏。

这一步,将他岳飞塑造成了一个“薄情寡义”的形象。

第四步,也是最狠的一步。

在事情看似平息之后,立刻散播“主帅不和,争风吃醋”的谣言,从根本上动摇军心,破坏北伐大业。

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精准地打击在最脆弱的地方,利用了每一个当事人的性格特点。

这不是简单的军中口角,这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的心理战和情报战。

能布下这个局的人,不仅对他们内部的情况了如指掌,更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

谁会是这个人?

答案只有一个:敌人!

金国的探子,已经渗透到了大宋的军队中,而且级别不低。

想到这里,岳飞感到一阵寒意。

如果任由这个“内鬼”潜伏在军中,那么即将开始的北伐,宋军所有的战略部署、兵力调动、后勤路线,在金人面前都将是透明的。

那不是北伐,那是带着几十万大宋将士去送死。

“传令下去!”岳飞的声音冰冷决绝,“全军进入战时管制,所有对外通讯一律中断,各营主将立刻对麾下所有官兵进行甄别排查,特别是能够接触到中枢军令的人员。”

“你亲自去告诉韩元帅,让他停止追查嚼舌根的士兵,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找到那个写信的人,找到我们中间的那个鬼。”

韩世忠接到岳飞的传讯后,惊出了一身冷汗。

瞬间明白了自己与岳飞的差距。

他看到的是表面的军纪问题,而岳飞看到的,是隐藏在深处的致命威胁。

韩世忠不再暴怒,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抓捕内鬼的行动中。

经过三天三夜不间断地排查,目标最终锁定在了韩世忠身边的一名文书身上。

此人负责整理往来公文,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情报。

经过审讯,他很快就承认了自己是金国潜伏多年的探子。

那封匿名信,以及后续的谣言,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韩世忠没有将此人交给有司审判。

在北伐大军的阵前,他亲自拔剑,将这个内鬼当着全军将校的面,斩于帅旗之下。

内鬼虽死,但此事造成的影响却难以消除。

岳飞知道,自己必须给官家,给全军将士一个彻底的交代,才能完全根除此事留下的隐患。

当晚提笔,写下了一封奏折,详细叙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在奏疏中,岳飞坦诚地写明了自己与刘氏的过往:“……臣当年奉命渡河抗金,将刘氏留于家中侍奉老母,不想臣离家之后,她竟两次改嫁,弃臣与老母、幼子于不顾,臣闻之,实深感痛恨……”

“……然念及旧日夫妻情分,不忍其流落街头,臣虽恨其不贞,仍派人赠钱五百贯,助其安身,此举非为旧情复燃,实不愿天下人因不知内情,而误解臣为薄情寡义之人……”

“……此次谣言四起,动摇军心,绝非偶然,实乃金人奸细精心策划之离间毒计,如今奸细虽已伏法,但臣恐私事影响国之大者,特此上奏,以明心迹,以正视听……”

这封奏疏以最快的速度送抵南京。

崇祯皇帝在读完奏折后,久久没有说话。

他看到的,不是一桩将帅的家事丑闻,而是一位统帅在国事与私情之间艰难的抉择,和对敌人阴谋的敏锐洞察。

崇祯没有丝毫的怀疑和责备,提笔写下了朱批。

“卿之家事,亦是国事,朕深知卿之苦心与忠诚,区区流言,何足道哉,大丈夫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家中些许烦扰,不足为外人道,朕信你,全军将士亦信你!”

在信的末尾,崇祯话锋一转,用一种近乎朋友的语气写道:

“待卿北伐功成,凯旋归来之日,朕当亲自为你做媒,为你寻一良配,纵是宗室帝姬,若是与卿情投意合,朕亦可为你主婚,我大宋的擎天之柱,当配得上世间最好的女子!”

字里行间对岳飞的理解、安慰与绝对的信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