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3章 怒砍奸臣

就在崇祯快要被这帮猪队友气到脑溢血的时候。

主战派终于来了!

崇祯大喜。

历史上,张叔夜曾率三万人马突破金军防线,进入东京,力谏宋钦宗坚守城池,等待各地援军。

他坚决反对议和,主张集结兵力与金人决战,成为东京保卫战的核心将领之一。

靖康之变期间,张叔夜亲自指挥城防,屡次击退金军进攻,在酸枣门、陈桥门等地重创敌军;

城破之后,他曾建议宋钦宗突围至襄阳,但未被采纳。

东京沦陷后,张叔夜被俘,拒绝投降,最终在宋金边界病逝。

可谓是忠臣良将!

宰相唐恪冷冷一笑:“张将军的忠烈之心令人钦佩,然匹夫之勇,怎能安邦?今围城如铁桶,所谓决战,不外是将大宋将士驱赴绝境罢了。”

这老登,已经被金兵打出心理阴影了,在他看来,宋军见了金军,那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除了投降没第二条路。

张叔夜抬头挺胸,声如洪钟:“国家至此,唯有一战方能存命,若再屈膝示弱,金人必然更加嚣张,尔等主和派,唯知媚敌,实为误国之奸佞!”

老将军虽然领兵,却是文官出身,骂起人来那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他都六十多岁了,什么场面没见过,根本不怕得罪这帮人。

少宰张邦昌面色骤变,跳出来厉声斥责:“大胆张叔夜!朝廷议事,岂容你以言论煽惑军心!若决战败矣,汝等能否担负亡国之责?”

这厮是主和派的极端代表,长期主张对金妥协,曾作为使者前往金营议和,主动提出割地赔款。

金军围城时,张邦昌力劝钦宗投降,并带头筹备金银、少女进献金人,毫无底线可言。

靖康二年金军破城后,懒得自己管,直接把他扶持成了“伪楚”皇帝。

张叔夜哪受得了这个气,慷慨激昂地回敬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纵使决战败亡,亦为国而死,岂似尔等苟且偷生,卖国求荣!”

眼下局势危急,张叔夜毫不犹豫地得罪了几位朝中重臣,显然是豁出去了。

他知道龙椅上那位陛下耳朵根子软,太容易受到议和派的影响,之前就听信谗言把李纲给驱逐出京。

所以他今天必须把话说明白,哪怕把满朝文武都得罪光,也要把皇帝给骂醒。

这一刻,张叔夜已做好了死战殉国的准备!

只为唤醒大宋上下的抗金之心!

副宰相耿南仲厉声喝道:“陛下,此人满口狂言,若听其妄语,祸国殃民,大宋休矣!”

如同捅了马蜂窝,一群投降派立刻围了上来,言辞刻薄恶毒,对张叔夜展开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围攻。

更缺德的是,他们为了搞倒张叔夜,开始了传统艺能,人身攻击。

他们翻出了一件陈年旧事:当年宋江在梁山一带扯旗造反,声势浩大,官军不敢招惹。

五年前,张叔夜任海州知州,设伏击败宋江,然后接受了他的投降。

这本来是一件大功劳,兵不血刃就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可到了这帮投降派的嘴里,就成了黑材料:“你张叔夜当年剿匪不力!纵容盗贼!跟贼寇搞交易,简直有损朝廷威严!”

为了扳倒一个想保家卫国的人,这帮人连黑白都不分了,脸都不要了。

崇祯坐在龙椅上,冷冷地看着这出闹剧,心里跟结了冰一样。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帮人心术不正,早已被贪婪和私欲所蒙蔽,只为眼前片刻安逸,不惜断送江山,早就没救了!

“都给朕住口!”

崇祯一声怒喝,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缓缓站起,目光如刀:“朕身为天下之主,岂能坐视尔等误国?今日起,朕誓与东京共存亡!”

唐恪脸色剧变,立刻跪伏于地,泣声呼道:“陛下,三思啊!”

崇祯冷然挥袖:“朕意已决!张叔夜听旨,朕命你为签书枢密院事,进资政殿学士,总揽全城兵马,准备死战抗金!”

张叔夜闻言,热血澎湃,胸腔如雷霆翻涌,伏地高呼:“臣领旨!誓与开封共存亡!”

他望着御座上那英毅决然的天子,心头震撼不已:行事果决,雷霆霹雳,这才是真正的君王之气!

宰相唐恪仍在坚持,伏在地上:“臣唐恪泣血,为了大宋江山,议和为上啊……”

“议你妈个头!”

崇祯快步走下,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朕最恨投降之徒!”

不待众臣反应,崇祯随即颁旨:“宰相唐恪,误国殃民,予以罢免!”

唐恪面色惨白,颤声跪拜:“陛下,罢免宰相须经朝堂议定,何以陛下独断?臣愿伏法,惟求合乎典章!”

殿中众文臣一片喧哗,立时有文官出班抗议:“陛下,宰相身系社稷,不可轻易罢黜!即便有罪,也需须交御史台、大理寺议罪,如无明证,还需廷议,由政事堂拟制书,皇帝御笔画可后方可生效,否则,恐失朝纲,动摇根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