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254章 后宫不得干政!

忽然想起了什么,朱皇后柔声提议道:

“官家,如今江山社稷日渐稳固,朝中也有许多贤臣辅佐,可自靖康之变后,宫中一直未曾选妃,官家膝下子嗣单薄,除了太子与公主柔嘉,宫中未免显得冷清,臣妾以为,官家或可考虑广纳秀女,充实后宫,为我大宋绵延子嗣。”

崇祯微微一怔。

的确,自他来到大宋,为了稳定朝局,重振军威,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国事之上,儿女私情被他抛诸脑后。

如今宫中,除了朱皇后,便只有一个性子清冷的贤妃。

至于太子赵谌,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儿子,但毕竟不是他亲自生下的血脉,而且这小子对自己也一直不怎么感冒,父子之间始终隔着一层。

崇祯对太子没有什么感情,太子对他也保持着距离,甚至在之前的迎驾仪式上,太子表现出的轻慢,也让崇祯看在眼里。

如今大局初定,是时候考虑子嗣绵延之事了。

崇祯来到大宋,不仅仅是为了挽救这个王朝,更希望能在史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包括亲自打造的子嗣,继承他革新图强的意志。

“皇后所言有理。”

崇祯轻抚着朱皇后的秀发,目光深邃:“待过些日子,朕便着礼部操办选妃之事,是该为我大宋,多添几位皇子公主了。”

朱皇后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为皇家开枝散叶,更是巩固皇权,稳定江山的百年大计。

而她自己,也将为此尽到皇后的本分。

翌日一早,天色微亮,晨曦初上。

坤宁宫中,崇祯帝和朱皇后仍在熟睡之中,享受着短暂的安宁。

宫人轻手轻脚地来到寝殿外,声音压得极低,却也带着几分焦急:“启禀陛下、娘娘,太上皇后驾到……”

“什么?!”

朱皇后猛地惊醒,顾不得仪态,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慌乱地抓过床边的衣物。

她面色发白,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太上皇后郑氏,对于她而言,无疑是宫中最难缠、最令人畏惧的存在。

自她入宫为后以来,郑氏便以各种由头欺压于她,使她在后宫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崇祯帝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禀报扰醒,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太上皇后?

她来坤宁宫作甚?

崇祯穿越而来,自然知道这位太上皇后郑氏并非他这具身体宋钦宗赵桓的生母。

宋钦宗的生母是宋徽宗的第一任皇后王氏。

王氏出身开封官宦之家,于元符二年以“选入宫”的方式成为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的妾室,初封“顺国夫人”。

元符三年,宋哲宗去世,宋徽宗赵佶即位,王氏次年建中靖国元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王氏与宋徽宗赵佶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即宋钦宗赵桓,次子赵柽和女儿寿春公主均早夭。

王氏性格恭俭柔顺,从不干预朝政,且对后宫约束严格,深得宋徽宗早期敬重。

然而,随着宋徽宗后期宠爱郑贵妃,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后郑氏,王氏的皇后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最终于大观二年病逝,年仅二十五岁。

死后谥号“靖和”,宋钦宗即位后追尊生母王氏为“显恭皇太后”。

而此刻来访的郑氏,正是宋徽宗的第二任皇后郑氏。

她在王氏去世后,于政和元年被册立为新皇后。

郑氏虽未生育宋钦宗,但作为宋徽宗的继后,在宋钦宗即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后”。

对于宋钦宗而言,郑氏只是他法律意义上的嫡母,而非生母。

崇祯帝虽不认同“原主”的这份亲情,但基本的礼仪他还是清楚的。

他强忍着不悦,起身穿戴。

朱皇后则动作麻利地替崇祯更衣,然后帝后二人匆匆来到坤宁宫正殿。

郑氏早已端坐在殿中,身着华贵的太上皇后服饰,面色阴沉,眼神不善。

她并没有避嫌,而是直勾勾地盯着姗姗来迟的帝后二人。

“哎哟,这都日上三竿了,陛下和皇后怎么才起来啊?哀家还以为你们要睡到日落西山呢!”

郑氏阴阳怪气地开口,话语虽然是对着朱皇后,但字字句句都透着对崇祯的不满与指责。

朱皇后闻言,吓得脸色更白,连忙俯身请罪:“回禀太上皇后,臣妾有罪,是臣妾伺候不周,让陛下起晚了,请太上皇后责罚!”

她低眉顺眼,一个劲地认错,仿佛回到了以前那种被郑氏欺压的境地。

崇祯看在眼里,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

他可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宋钦宗,更不会容忍后宫之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崇祯面色冷峻地拉起朱皇后,目光锐利地直视郑氏,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太上皇后驾临坤宁宫,不知有何要事?若无要事,还请太上皇后回宫休息,莫要惊扰皇后清净。”

冰冷强硬的语气,让郑氏浑身一颤。

原本以为,官家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儿子,可以任由她摆布。

谁知,自他南渡以来,整个人的气势都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尤其是那双眼睛,锐利得仿佛能洞穿一切。

尽管被崇祯的气势所摄,但郑氏毕竟是宋徽宗的皇后,多年的宫廷生活让她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子。

她定了定神,强撑着气势,语气中带着一丝指责:“皇帝!你怎可如此对待哀家?哀家今日来此,是为了太上皇!哀家听闻,你将太上皇发配到岭南那等瘴疠之地?他好歹是你父皇!你如何能这般绝情?”

此言一出,崇祯的脸色瞬间阴沉到了极点。

太上皇赵佶三番两次的复位谋逆,自己没杀他已经格外仁慈了,如今郑氏却以此来质问他,无疑是触碰了他的逆鳞。

“放肆!”

崇祯猛地一拍扶手,怒吼一声,震得殿内器皿嗡嗡作响。

他的目光如刀,直射郑氏,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后宫不得干政!此乃大宋祖宗家法!太上皇后莫非忘了不成?!”

宋朝的“后宫不预政”原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由开国皇帝宋太祖、宋太宗通过立法、定规确立的家法,并被写入《宋会要辑稿》《宋史·后妃传》等官方文献,成为后世皇帝必须遵循的政治准则。

宋太祖赵匡胤亲历五代乱局中后妃、外戚干政的危害,深知其对皇权的威胁。

他即位后立即限制后妃权力,明确规定“后妃不得与闻政事”,甚至禁止后妃与外臣私下接触。

同时,宋太祖还削弱外戚势力,规定后妃家族不得担任宰相、枢密使等“二府”要职。

宋太宗赵光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规则,明确将其纳入“祖宗家法”,并建立了“台谏监督制度”,允许御史台、谏院官员弹劾“后妃干政”行为。

崇祯此言,乃是引用祖宗家法,占据大义。

“哀家……哀家好歹是你母后……你怎生如此无礼?”

郑氏不甘心地嘟囔着,搬出“母后”的身份来压制崇祯。

“闭嘴!”

崇祯龙颜大怒,那股杀伐决断的帝王气势铺天盖地而来,让郑氏吓得脸色煞白,浑身颤抖。

她下意识地后退几步,跌坐在椅子上,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气焰瞬间消散殆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