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158章 入住紫禁城

崇祯二年五月,南京城。

一场急雨刚刚过去,把整个南京城洗刷得干干净净。

空气里飘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味道。

远处的紫金山在雨后显得特别绿,山峰连着山峰,就像一条大龙盘卧在城东。

山脚下,过去一大片水面的燕雀湖现在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气派的宫殿群。

高大的殿宇拔地而起,红色的墙壁和金黄的琉璃瓦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和远处发青的山体构成了一幅雄伟的画面。

数不清的工匠和民工在各个地方忙活,锤子凿子的声音,还有他们喊号子的声音此起彼伏,给这座新建的城市带来了用不完的活力。

这里就是大宋的新都城,承载着崇祯皇帝想要重新振兴国家的宏大愿望,南京紫禁城。

自从把都城迁到南京金陵府以来,崇祯皇帝已经在显忠寺行宫住了整整一年多了。

寺庙里的清静和宫廷的庄严实在是不搭,每天早上,当木鱼声和钟声混在一起的时候,崇祯总觉得自己快要变成和尚了。

他心里很想要一座真正属于大宋皇帝的宫殿,一座能体现皇权,承载国家命运的皇城。

现在,随着核心宫殿区初步建成,崇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搬进新家了。

古代那些大型的宫殿建筑群,建造起来规模都特别大,不是说一下子就全部建完的,少辄几年,多则几十年。

通常都是先建好最核心的功能区,也就是能满足皇帝处理政事、睡觉休息的主殿和寝宫,后面的附属建筑再慢慢完善。

崇祯皇帝现在要搬进去的,就是已经建好的这部分核心宫殿区,而不是整个宫殿群都造好了。

这座新宫殿被崇祯皇帝命名为“紫禁城”,取自“紫微星垣”,意思是天帝住的地方,暗指皇帝就是“天子”,是受上天旨意,管理天下的最高统治者。

为了配合这一点,崇祯改元后还下了道诏书,规定所有的诏书开头都必须写“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强调皇帝的权力是“替天行事”,是合法而且神圣的。

宫殿的名字,学问很大,可不是随便起个自己喜欢的名字那么简单。

而是深深地融合了儒家的规矩、天文学的星象、皇权的象征以及风水等理念。

这些名字不仅仅是说明建筑功能,更是皇帝建立“奉天承运”统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天,崇祯把左丞相李纲、右丞相孙傅,工部尚书赵鼎等重要的朝廷大臣召来,商量搬进新宫殿以后的具体事情。

崇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内肃立的臣子们,开口说:“李卿,孙卿,赵卿,新宫前朝三大殿,乃我大宋皇宫之核心所在,其命名至关重要,依你们看,当如何命名为妥?”

李纲向前一步,拱手奏道:“陛下圣明,依祖制,东京皇宫前朝三大殿,乃文德殿、紫宸殿、垂拱殿,臣以为,沿用旧名,可示法统延续,令天下百姓知我皇室秉承祖训,以文德治天下。”

李纲所言,是基于大宋百年来的治国方略。

北宋素以文治着称,皇帝日常听政、接见群臣的文德殿,其名便取“文以载道,德润生民”之意,直接呼应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此名源自《尚书·大禹谟》中“文命敷于四海”一句,强调以文德教化天下,具象化了“文治优先”的理念。

这在大宋文人治国的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象征。

崇祯摇了摇头,表示不满意。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玩崇文抑武那一套?

求求你们给武将一条活路吧,朕还得指望他们护着呢?

搞不好得和历史上宋高宗赵构那般,一路跑跑跑,躲到大海上。

如今崇祯的基本盘大多数武将集团的效忠,怎会再崇文抑武自缚手脚?

他还指望着北伐,收复故土,开疆拓土,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大宋呢!

“李卿所言,朕岂会不知?然大宋历经靖康之变,国势衰微,正是因文治过甚,武备松弛所致!朕迁都金陵,并非苟安一隅,而是要重振大宋雄风,扫荡鞑虏,收复故土!若依旧沿用旧名,岂非向天下人宣告,朕仍要走那‘崇文抑武’的老路?”

崇祯语气沉静,耐着性子和他们讲道理。

殿内一下子安静下来。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心里都震动了。

崇祯皇帝登基以来,行事雷厉风行,几次整顿军队,提拔武将,已经隐约表现出他要加强军事力量的决心。

现在竟然连宫殿命名这种“小事”都这么坚定,可见他的决心有多深。

“新宫之名,当与朕之志相符!朕决意取前朝三大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崇祯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带着一股帝王的威严和自信。

这话一说出来,殿里又是一阵骚动。

奉天殿?

这个名字,好有神圣感!

李纲和赵鼎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赵鼎最先反应过来,拱手奏道:“陛下圣明!‘奉天’二字,直指天命!陛下此举,是欲将宫殿之名与皇权合法性深度绑定,以示君权神授,代天牧民!”

崇祯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奉天殿,取‘奉天命而治天下’之意,源自《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儒家天命观,朕受天命,代天牧民,此乃吾大宋新国策之基石!此名,方能彰显朕欲光复旧土,再造乾坤之志!”

李纲听了,也明白了官家的深层意思。

这不仅仅是改个名字,更是皇帝想借此宣示他“奉天承运”的皇权理念,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大宋长期以来的积弱状态。

宫殿的命名,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官家对大宋未来展开了一幅宏伟蓝图。

当皇帝和你谈理想时,身为臣子,最好顺着来。

李纲再次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陛下高瞻远瞩,臣等拜服!此宫殿之名,尽显我大宋皇权之威严,国运昌隆之兆!”

崇祯微笑着看向殿内的臣子们:“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相连,寓意深远。奉天,乃受天之命;华盖,示神灵护佑,朕得天地庇佑,国运亨通;谨身,则警朕修身治国,不敢懈怠。此三者,方能成就万世基业!”

他解释着这三大殿的顺序和寓意,构成了“受上天旨,神灵保佑,修身治国”的逻辑链条,完美地解释了皇权合法性的理论闭环。

大臣们听完,没有人不识相的出来质疑,表示并无异议。

宫殿的命名,就这么被崇祯皇帝一句话解决了。

他召来几个重臣,其实也就走个过场,表示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