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152章 笑破金人史 尿冰崩城墙

隔天,完颜勖召集群臣审稿。

刚读到“滑铲差点摔了”,就有性情直爽的女真贵族拍桌子:“昭祖何等英雄!怎会摔?这得改!改成‘一个滑铲就剖开大虫肚子’!”

李彦仙早有准备,立刻躬身解释:“摔一下才显真啊!雪地里多滑?换了您去,也得趔趄!再说,昭祖摔了还能打赢大虫,这不更显厉害?要是一下就成,反倒像编的,让人觉得不真实了!”

旁边一个披甲的女真将领立刻附和:“对!我上次在雪地里追兔子,也摔过!昭祖摔了还能打虎,比我强十倍!”

另一个贵族更激动:“匕首拿反才好!咱女真汉子不讲究招式,能打赢就行!”

完颜勖被说得没脾气,细细品味,也觉得史官打野这番解释颇有道理。

再往下读到“追三里扎大虫屁股”,完颜勖忍不住笑了:“哈哈哈!这昭祖,还挺记仇!”

李彦仙赶紧补刀:“可不是嘛!祖宗记仇,才不会吃亏,这才是咱女真的性子!有仇必报,有恩必偿!”

就这么着,“昭祖滑铲打虎”的离谱剧情,顺顺利利地进了《祖宗实录》草稿。

而更让李彦仙暗自得意的是,这些“神话”迅速在金国国史院内部,乃至女真贵族间流传开来。

连那些不识字的底层女真小吏和士兵,都拿着草稿,口口相传:“听说了吗?咱昭祖能跟大虫摔跤!比汉人的打虎英雄厉害多了!”

李彦仙看着这一切,心中偷乐,也越来越喜欢这份编史的工作了。

金国国史院内,李彦仙笔耕不辍,他的“史笔”如同神来之笔,将金人的祖宗们塑造成了一个个荒诞不经却又“真实可信”的形象。

就在他沉浸于这场“历史创作”的欢乐中时,又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降临了。

正巧金廷打算将国史草稿抄录成“普及本”,尤其是那段充满了女真血性的“祖宗遗事”,要送一份去燕京(金国治下,辽宋降民颇多),说是“让契丹人和汉人学学咱大金祖宗的威风”。

李彦仙心中狂喜,这简直是瞌睡送枕头!

他当即主动找上完颜勖,躬身道:“总管,小的字写得清楚,尤其擅长绘制草图,这普及本若能配上生动插画,汉人看不懂字,看画也能知道昭祖厉害!”

完颜勖正愁没人能把这些祖宗神迹形象化,闻言立刻拍板:“好!打野,此事就交给你了!务必画得活灵活现,让汉人一见便知我大金祖宗之神勇!”

李彦仙心领神会,表面恭敬应诺,心中却已乐开了花。

他提笔在桦树皮上奋笔疾书,将那“昭祖滑铲打虎”的离奇桥段,以他独有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

画中,昭祖撅着屁股滑铲,表情略显狼狈,手中匕首果然头朝上,姿势极其不雅;

那巨虎则一脸惊恐,翘着尾巴疯狂奔逃,屁股上赫然插着一根断箭,虎血淋漓,狼狈不堪,活脱脱一幅滑稽讽刺画。

这些“普及本”的制作速度惊人,很快,一批批“图文并茂”的金国史稿,便被分发各地。

送“普及本”去燕京的使者粗心大意,压根没细看画中的玄机,抱着沉甸甸的册子就上路了。

李彦仙站在上京城门口,看着使者队伍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远方,心中乐开了花,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些册子传到金陵府,在汉人百姓中流传开来,引发的哄堂大笑。

当晚,他趁热打铁,在“景祖乌古乃的事迹”里,又加了段更为“生活化”的英雄事迹:

“景祖乌古乃,性情淳朴,勇猛过人。一日,景祖独自在山林中追逐一头凶猛的野猪。那野猪皮糙肉厚,速度奇快,竟将景祖拱了个跟头!

景祖从雪地里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雪,指着野猪大骂:‘你这畜牲,比昭祖的老虎还不讲究!’

最后,他急中生智,从附近找到一张废弃的渔网,成功将野猪套住,得意地对随从说:‘哼,咱女真人,啥招儿都能用,不拘泥!”

当然,女真祖先除了勇武,还得展现他们的“智慧”。

李彦仙构思了一个新的“智慧传奇”,名为“冻尿崩城计”,完美地将金人的“聪明才智”与北方苦寒之地的特点结合起来:

他描述道,在遥远的早年间,女真部落攻打一个死对头部落的土城,久攻不下。

这座城池虽然不高,但建造坚固,易守难攻。

时值严冬,北风呼啸,滴水成冰,部落里一位以智慧着称的先祖(李彦仙将其安在了世祖劾里钵的谋士身上)想出一条惊世骇俗的妙计:

他命令全体战士,数千名精壮的勇士,在城外一字排开,不再用笨重的攻城器械,而是齐齐解开裤腰带,对着城墙根集体撒尿!

数以千计的尿液,在极度的严寒中,接触到冰冷的土墙,迅速冻结成一层层坚硬的冰坨子。

战士们轮番上阵,从早到晚,不停地“浇筑”。

夜里温度骤降,城墙外冻结的尿冰层越来越厚,并且因为尿液持续渗透和膨胀,这些冰坨子如同无数楔子,在寒冷中不断地挤压、渗透、胀裂城墙!

最终,在某个深夜,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被尿冰坨子活活“冻裂”、“拱塌”了一大段,城墙不堪重负,轰然倒塌!

金人大军得以轻松入城,一举攻克了这座曾经久攻不下的坚城。

故事的结尾,这位智慧先祖还总结道:“看吧,攻城何须炮轰,只要人人有尿,智慧无穷!”

在金国国史院那间堆满了桦树皮和墨汁的屋子里,李彦仙笔耕不辍,将那些“祖宗遗事”编纂得有声有色,自己都差点入戏了。

每每写完一段,他都会将那带着墨香的草稿纸偷偷拿到角落里,看着上面荒诞的文字和夸张的插图,嘴角的弧度便忍不住上扬。

仿佛能听到千里之外的汴梁茶馆里,那些说书人拍着醒木,眉飞色舞地讲述着“金人祖宗摔屁墩儿”的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