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11章 狗腿子秦桧

秦桧?

听到此名,崇祯一个激灵,霍然转身,望向那人。

秦桧三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一身青色的官袍,长得瘦高,眉眼端正,走起路来不急不躁,脸上看不出半点情绪。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衙门里刚正不阿的忠臣典范。

然而,崇祯心里的小雷达已经“哔哔”作响了。

此人就是秦桧?

南宋历史上那个用“莫须有”三个字干掉了岳飞,被后人指着脊梁骨骂了几百年的千古第一奸臣?

长得倒是人模狗样的。

见他身着七品官袍,崇祯眉梢微挑,语气淡漠:“何事?”

秦桧不卑不亢地一拱手,开口就是一套标准的主旋律发言:“臣愿随陛下死守东京,金贼狡诈,若今妥协,来日更甚,陛下拔剑示威,震慑群臣,实大快人心!臣虽官卑职微,然心志与陛下同,请陛下知臣心志,非为求安,愿为国死战!”

“啥?你主战?”

崇祯当场就愣住了,脑子差点没转过来。

历史上这厮好像是出了名的投降派,力主议和,对金称臣,甚至以“莫须有”三字杀了岳飞,是汉人王朝千古第一大奸!

这么一个骨头软到能打结的货,现在跟自己说他要死战到底?

这他娘的还是秦桧吗?

别是同名同姓的吧?

“臣一向主战!”

秦桧不慌不忙,面色肃然,语带诚恳解释道:“臣是政和五年进士,靖康元年初金虏初犯,朝野震惧,臣首上奏章,力谏不可示弱,臣言:若今退让,则士气尽丧,虏心益横,今之避战,实为自戕。”

“彼时金使入汴,索三镇之地,臣复上疏四策:一曰召百官共议军机,不可独断;二曰修缮城防,以示坚志;三曰金使安置于城外,不许擅入宫市;四曰若真须割地,当限于燕山一带,切不可及中山、太原。”

“然陛下未回,臣被任为职方员外郎,复调隶割地使张邦昌,任干当公事。”

说至此处,秦桧略显激动,声音一紧:“臣自知此职所司,实为求和之具,心不忍屈,三上疏章,请辞此差,然时局逼迫,不得已随使出行。”

“后来,肃王赵枢奉命出使,臣与程瑀为护送之人,行至燕京,金人扣肃王为质,言曰:待割地后方肯放还,臣虽无兵在身,但回朝后未尝懈怠。”

“多亏御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吴开荐引,陛下赐任臣为殿中侍御史,不久又升左司谏,臣言论不改,所秉一心,皆为拒虏救国!”

秦桧顿首,再叩三下,神情坚毅:“臣身无重权,然心向社稷,愿助陛下清奸臣、整军纪、正国论,誓不与卖国者共立于朝堂!”

崇祯眯着眼睛打量着他,心中暗道:官员的奏章,都是有档案记录的,这事儿做不了假。

这么说来,秦桧讲的都是真的。

没想到,这奸臣年轻时居然是个热血沸腾的主战派?

那为何后来膝盖那么软?

莫非在金营几年屁股被捅歪了?

“今日秦卿所奏何事?”

崇祯居高临下询问道。

秦桧低头肃声道:“宰相唐恪卖国求荣,欺君罔上,臣身为殿中侍御史,愿启奏弹劾唐恪,揭其误国之罪,助陛下清君侧!”

他只是正七品官身,太想进步了!

此话一出,崇祯心中微动,随即大喜。

他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就是一条好用的狗,一条敢咬人、会咬人的疯狗!

满朝文武,不是软骨头就是老油条,虽然自己当殿杀了一个副宰相,暂时威慑众臣,但保不齐这帮人缓过劲来,又要抱团搞事情。

现在,秦桧自己送上门来了,或可一用。

此人虽名声污秽,但论起搞阴谋、耍手段、整人,那绝对是专业选手。

用他来对付那帮投降派,简直是专业对口,再合适不过了。

崇祯嘴角勾起一抹几乎看不见的微笑:“秦卿,你既有忠心,又能分辨是非,即日起,朕任命你为御史中丞。”

什么玩意儿?!

御史中丞?!

秦桧当场就懵了,整个人都石化了。

他本来只是个正七品的殿中侍御史,相当于纪委的一个普通纪检员。

现在,皇帝一句话,他就坐着火箭,直接飙升到了正四品的御史中丞,也就是纪委副书记、御史台的二把手!

这可是能跟宰相、尚书掰手腕的核心职位!

要知道,御史中丞,掌管着整个御史台,是皇帝的头号耳目,专门负责喷人、查人、搞人,权力大得吓人。

秦桧足足愣了十几秒,才反应过来,旋即伏地大拜,激动得浑身发抖,声音都变了调:“臣……臣……臣一定不辜负陛下重托!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也配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内心鄙夷,表面沉稳点头:“此后群臣之行,尽交御史台奏议,你可莫要让朕失望呐!”

心中却是狂喜,以后罢免谁,就不用自己亲自下场了,直接让御史台走流程。

御史中丞必须是自己人。

对于御史这帮人来说,喷人是工作。

从今天起,大宋御史台,就是朕养的专业喷子团队!

秦桧构陷忠臣有一套,连岳飞都能整个莫须有的罪名给杀了,那么给奸臣定罪,想必手段更是花样百出。

这种脏活累活,就得他这种人来干!

先当狗使唤一阵子,等把敌人都咬死了,以后再寻个机会杀了这狗东西!

论权谋,崇祯的手段处于中上水准。

他的人生开局,拿的是地狱难度的剧本。

想当年,大兄天启皇帝驾崩,十七岁的朱由检,还是个信王,被匆匆忙忙地推上了大明的龙椅。

那时候的大明朝廷姓什么?不姓朱,姓魏!

大太监“九千岁”魏忠贤,才是这个帝国的实际掌控者,从内阁到六部,从中央到地方,全是他的马仔。

而崇祯呢?他就是一个毫无根基的“空降兵”,势单力孤到了什么地步?

他进宫继位,连宫里的饭都不敢吃,得天天让信王府的亲信给自己送饭,生怕哪天就被人下毒,不明不白地死在龙椅上。

就是在这种敌我力量悬殊到令人绝望的情况下,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开始了他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宫斗”表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