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53章 在理论与实践的缝隙间

初夏的日光开始变得有些灼人,透过技能训练中心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晃晃的光斑。空气里,橡胶手套的微涩、消毒液的清冽,与年轻学子们隐约的汗意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属于临床前夜的、紧张而兴奋的气场。

陆宇的临床技能训练,进入了一个更需“手感”和“耳感”的阶段。不再是简单的流程模仿,而是开始追求那种精准的、能够捕捉细微异常的感知能力。

这天下午的训练内容是心肺听诊的进阶。教室里摆放着几台高级模拟人,可以模拟出数十种不同的心音和呼吸音。指导老师在一旁,随时准备纠正和讲解。

陆宇将听诊器的耳件小心地塞入耳道,确保隔绝了外界杂音。他走到一台标识为“二尖瓣狭窄”的模拟人前,深吸一口气,将体件置于心尖搏动处。

首先传入耳中的是模拟的正常第一、第二心音,“咚——哒——”。但在这规律的背景音之外,他需要捕捉到一个额外的、在舒张期出现的、低音调的声音——开瓣音。他屏住呼吸,微微调整着体件的位置和按压的力度,全部的注意力都凝聚在双耳。周围其他同学操作的声音、模拟人运转的轻微嗡鸣,似乎都远去了。

终于,在那“哒”声之后,一个极其轻微、如同指尖轻叩桌面的“噗”声,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就是它!开瓣音!他心中一凛,立刻又将体件移向胸骨左缘,仔细寻找可能伴随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这一次,他花了更长时间,那杂音低沉而局限,需要极佳的听诊位置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能听清。

“听到了吗?”指导老师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低声问。

陆宇点点头,轻声描述:“心尖部可闻及开瓣音,胸骨左缘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局限。”

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很好。位置找得准,描述也专业。记住这种感觉,二尖瓣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就体现在这些声音里。”

这种通过自己努力“听”到疾病证据的体验,带给陆宇巨大的满足感。这比在书本上看到十次描述都要来得深刻。他意识到,临床诊断,有时就像侦探在嘈杂的环境中分辨关键线索,需要耐心,更需要训练有素的感官。

随后的腹部触诊训练更是如此。模拟人设置了不同的腹腔脏器病变,如肝肿大、脾脏轻度增大、或深部的压痛包块。陆宇的手指需要像最精密的探针,在模拟的腹壁上,通过轻柔而深入的滑动、按压,去感知脏器的大小、质地、表面情况,以及有无异常的抵抗或波动感。

“触诊肝区时,要配合呼吸,”他一边操作,一边在心里默念着要点,“呼气末,腹壁最松弛,是触诊的最佳时机……”他的指尖感受着模拟肝脏边缘的位置、质地(是柔软还是韧硬?)、有无结节或触痛。这需要一种近乎直觉的“手感”,一种将解剖知识、生理动态与指尖触感融会贯通的能力。一次练习下来,他的额角竟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精神的高度集中,丝毫不亚于一场考试。

训练结束后,他和陈浩结伴走回寝室。

“感觉怎么样?”陈浩问,他刚才在另一个模拟人上练习肺部听诊。

“比想象中难,”陆宇实话实说,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手指,“听诊要找对位置,触诊要把握力度和时机,差之毫厘,得到的信息可能就谬以千里。”

“嗯,”陈浩表示同意,“而且模拟人毕竟是模拟,真实病人的情况会更复杂,个体差异更大,还会有紧张、肥胖等因素干扰。”

“所以更要多练,”陆宇看着远处沐浴在夕阳中的教学楼,语气坚定,“形成肌肉记忆。”

寝室里,刘波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心电图波形发愁。

“宇哥,快来帮我看看,这个t波倒置算不算明显?还有这个St段,是抬高还是就在正常上限徘徊?”刘波一把拉住刚进门的陆宇。

陆宇凑过去看。心电图是《诊断学》的另一大难点,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代表着心脏的电活动,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重要依据。他仔细看了看,又翻出教材上的标准图进行对比。

“这个t波在V1-V3导联倒置,对于右心导联来说,不算绝对异常,但要结合临床。这个St段……确实是在正常上限,很微妙,需要动态观察或者结合心肌酶谱看。”陆宇分析道。

“唉,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刘波瘫在椅子上,用刚才陆宇和陈浩类似的感慨总结道。

赵俊难得地没有玩游戏,而是在整理《医学统计学》的笔记,嘴里叼着笔帽,眉头紧锁,显然也被那些假设检验和p值困扰着。

陆宇看着室友们各自奋战的身影,心里有种奇异的踏实感。他们就像一群即将出海的船员,在最后的准备阶段,拼命熟悉着船上的每一种仪器,每一条缆绳,尽管知道真正的大海风浪莫测,但此刻的每一分准备,都意味着未来多一分应对的底气。

晚上,他照例和林小雨通了电话。他没有详细描述听诊和触诊的细节,只是说:“今天练习了怎么‘听’心和‘摸’肚子。”

林小雨在电话那头轻笑:“听起来很神奇。就像……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跟人的身体对话?”

陆宇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你这个说法,很贴切。” 他发现自己很享受和林小雨这种带有诗意的、跨越学科的理解方式。这让他紧绷的、沉浸在理性逻辑中的神经,得到了一种柔软的抚慰。

夜深了,陆宇独自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笼罩着他。他没有立刻开始复习别的科目,而是拿出那本厚厚的《诊断学》笔记,翻到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的章节,将下午训练的感受和老师的点评,细细地补充在相关知识点旁边。那些原本印刷体的文字,因为注入了亲身体验的温度,而变得鲜活起来。

他知道,大二的日子正在以倒计时的速度流逝。期末考试的阴影再次隐约浮现,但与以往不同,这次他感到一种更沉稳的应对心态。临床技能的初步接触,像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窥见了医学作为一门“实践艺术”的深邃与魅力。这非但没有增加他的焦虑,反而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更系统的临床学习,充满了更具体、更热烈的向往。

他合上笔记,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窗外的星城,灯火阑珊。陆宇知道,他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过渡期,从纯粹的理论学习,迈向理论与实践的深水区。这个过程注定不会轻松,但他已经做好了深潜的准备,去探索那片充满未知、也充满无限可能的,关于生命与健康的广阔海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