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39章 无力回天与质疑的风暴

抢救成功恢复自主循环的振奋,如同暗夜中骤然划过的流星,璀璨却短暂。那位冠心病猝死的患者——后来陆宇知道了他姓李,李大爷——被迅速转运至IcU(重症监护室)后,412寝室的微信群还短暂地为陆宇的“英勇表现”欢呼了一阵。刘波发了满屏的“大拇指”,赵俊调侃他“宇哥这是要提前转正的节奏”,连陈浩都难得地发了一句:“表现不错,注意总结经验。” 林小雨更是发来了好几个“抱抱”和“加油”的表情,叮嘱他注意休息。

陆宇自己也沉浸在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情绪中,手臂的酸痛都仿佛成了荣誉的勋章。他甚至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了抢救过程,重点标注了王医生临场指挥的精髓和自己的体会。他以为,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医学力量的一次明证。

然而,医学的残酷就在于,它从不轻易许诺圆满。

第二天下午,陆宇刚在急诊科帮忙处理完一个食物中毒的病人,就听到护士站那边传来一阵压抑的骚动。王医生刚从IcU会诊回来,他脸上没有了昨日的锐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凝重。他看见陆宇,招了招手。

“小陆,过来一下。”

陆宇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跟着王医生走到医生办公室相对安静的角落。

“李老爷子,今天凌晨,走了。”王医生的声音很平静,但平静之下是难以掩饰的沉重。

“走了?”陆宇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原地,“可是……昨天明明恢复心律了……”

“恢复心律,不代表恢复意识,更不代表抢救成功。”王医生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骤停,即使第一时间进行了有效复苏,由于心脏本身受损严重,以及大脑长时间缺血缺氧,后续并发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脑水肿、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极高。李老爷子年纪大了,基础病也不少,没能挺过来。”

陆宇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昨天那场争分夺秒、耗尽全力的抢救,那短暂的胜利喜悦,此刻像退潮后的沙滩,只剩下冰冷的、坚硬的现实。一条生命,最终还是在他眼前,在手忙脚乱的争取之后,无可挽回地消逝了。那股支撑着他的成就感瞬间坍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空茫。他按压了那么久,大家努力了那么久,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医学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王医生看着陆宇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语气缓和了一些,“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给了他机会,这就够了。很多时候,结果并不掌握在我们手里。”

就在这时,办公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和女人尖利的哭喊。

“你们怎么搞的!昨天不是说救回来了吗?怎么人就没了?!是不是你们用药有问题?还是抢救的时候出了差错?!”

是李大爷的老伴和闻讯赶来的子女们。他们的悲伤在得知最终结果的瞬间,转化成了巨大的震惊和无法接受的愤怒,这股怒火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作为主管医生的王医生。

王医生深吸一口气,对陆宇低声道:“你待在这里,别出去。” 说完,他整理了一下白大褂,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冷静,推门走了出去。

陆宇隔着办公室的门玻璃,能看到外面走廊上围了不少人。李大爷的老伴,就是昨天那个浑身颤抖的老妇人,此刻像换了一个人,她死死拽着王医生的白大褂袖子,脸色涨红,涕泪交加,声音嘶哑地质问着。她的儿子,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也情绪激动地指着王医生,大声嚷嚷着:“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我爸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你们医院要负全责!”

“家属,请冷静一点。”王医生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依旧试图保持平稳,“李大爷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引发心源性猝死,这种情况非常凶险,死亡率本身就极高。我们昨天的抢救是非常及时和规范的,这一点有记录可以查证……”

“规范?规范有什么用!人没了!” 儿子粗暴地打断他,“你们是不是为了赚钱,用了什么不该用的药?或者抢救不及时?”

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像一根根冰冷的针,扎在每一个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心上。陆宇看到旁边几个昨天一起忙碌的护士,脸上都露出了委屈和愤懑的神情。

王医生没有被激怒,他试图解释:“抢救过程中的所有用药和操作,都是严格按照指南和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的。您父亲从发病到送达医院,中间有一定的时间延误,这本身也影响了最终的预后……”

“你什么意思?怪我们送来得晚咯?” 老伴像是被踩了尾巴,声音更加尖利,“你们医生是干什么吃的?不就是救人的吗?救不活就是你们的责任!”

质疑、指责、甚至辱骂,如同冰雹般砸向王医生。他站在那里,像暴风雨中一棵沉默的树,承受着家属因极度悲伤而失控的情绪输出。他没有争辩,只是反复地、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着疾病的危重性和医学的局限性,尽管这些解释在巨大的悲伤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陆宇在办公室里,手心攥出了冷汗。他看着王医生挺拔却略显孤寂的背影,看着家属那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容,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医生这个职业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和技术的挑战,更有来自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迁怒的巨大压力。

昨天,他还沉浸在参与抢救的英雄主义情怀中;今天,他就目睹了抢救失败后现实的残酷和医患关系的脆弱。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感到一阵阵心悸。

僵持了十几分钟,最后在闻讯赶来的医务科工作人员和医院保安的协调下,情绪激动的家属才被暂时劝离,但要求医院必须给出详细说明和书面材料。

王医生回到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倦容。他默默地走到洗手池边,用冷水用力洗了把脸,水珠顺着他紧锁的眉头滑落。

“王老师……”陆宇小心翼翼地开口,却不知该说什么来安慰。任何语言在此刻似乎都是多余的。

王医生用纸巾擦干脸,转过身,看着陆宇,眼神复杂:“看到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局面。你拼尽全力去救人,成功了,未必有多少感激;失败了,往往就要面对质疑和纠纷。”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流,声音低沉:“家属的心情,可以理解。至亲突然离世,谁都难以接受,需要一个理由,甚至一个责怪的对象来分担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我们,往往就成了那个最容易找到的‘对象’。”

“可是……这不公平。”陆宇忍不住说道,为王医生,也为所有努力过的医护人员感到委屈。

“公平?”王医生苦笑了一下,“在生死面前,谈何公平?我们能做到的,就是问心无愧。病历记录要详实、规范,每一个决策要有依据,沟通要及时、充分。尽到我们的职责,保护好自己,然后,继续往前走。”

他拍了拍陆宇的肩膀,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干练,却多了一份语重心长:“小陆,记住今天。记住这种无力回天的感觉,也记住被质疑的滋味。它们会让你更深刻地理解医学的边界,也会提醒你,在与家属沟通时,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共情。技术很重要,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压力,如何在不被理解时依然保持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和坚持,是更难的修行。”

陆宇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一刻,周医生那份基于理解的“仁心”,与王医生此刻所展现的、在压力与误解下的“坚韧”,在他心中融合了。他明白了,一个成熟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和悲悯的情怀,更要有强大的内心,去承受生命之重,去面对现实之冷。

晚上,陆宇在见习笔记上,用前所未有的沉重笔触写道:

“7月xx日,阴。李大爷最终还是走了。医学并非万能,很多时候,我们拼尽全力,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流逝。抢救成功的喜悦有多强烈,失败的无力感就有多深刻。而比失败更让人难受的,是家属在不理解与悲痛下的质疑与指责。王老师说,这是修行。是的,这是一条需要在技术上不断精进,在心理上不断强大,在沟通上不断磨砺的漫漫长路。今天,我看到了白大褂光环之下,那沉重如山的压力与责任。这条路,比我想象的,还要难。”

合上笔记本,窗外夜色深沉。陆宇的心境也如同这夜色,少了几分初来时的懵懂与热血,多了几分沉静与思索。这次失败的抢救和随之而来的风波,像一次淬火,让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深刻。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条路上的每一课,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理解还是误解,都将塑造他未来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