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3章 同寝异梦,共赴医途

星城市医科大学的夜晚,静谧而庄重。远离市中心的校区,空气似乎都带着一丝学术的清冷。412宿舍里,四盏台灯亮着,勾勒出四个年轻的身影,也隐约照出了四个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白天的兴奋与喧嚣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混合着期待与审视的安静。最终还是性格最外向的刘波打破了沉默,他摘下耳机,从他那堆满了零食和动漫手办的桌子上转过身,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问道:“哎,兄弟们,都干嘛呢?别这么闷头学习啊,才第一天!来来来,聊五毛钱的天儿!”

陆宇从厚厚的《系统解剖学》前言中抬起头,笑了笑。陈浩则微微蹙眉,似乎觉得这种闲聊打扰了他的预习节奏,但还是合上了手中那本英文版的《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这书让陆宇暗自咋舌。

最后一位室友,名叫赵俊,一个打扮时髦、头发用发胶打理得一丝不苟的男生,正漫不经心地刷着最新款的水果手机,闻言也抬起头,笑道:“就是,以后还得同居五年呢,互相摸底很重要。要不,从我开始?我叫赵俊,本地的。高考嘛,就那样,六百出头点儿,家里非要我学医,说稳定。”他语气轻松,带着点本地人的优越感和对学医这件事似乎并不十分热衷的随意。

刘波紧接着说:“到我了!刘波,北河来的!我们那是高考地狱模式,我拼了老命才考了589,擦边进来的!我爸是县里卫生院的医生,我妈是护士,我家就一医学小作坊。他们说我这体型(他拍了拍自己微凸的肚子),不当医生白瞎了,镇得住场子!其实我自己也挺想学的,救死扶伤,多帅!”他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热情洋溢,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陈浩。他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陈浩,星城本市人。高考成绩638。”他报出一个让其他三人 silently 倒吸一口凉气的分数。“我爷爷是中医,父亲是附一院神经外科主任,母亲是药学教授。学医是必然选择。”他的话简洁至极,却透着一股冷冽的自信和近乎传承使命般的笃定。638分!这个分数足以去冲击国内最顶尖的那几所大学,他却选择了留在这里。陆宇瞬间明白了白天那种无形的压力从何而来,这位室友,是真正的学霸,更是医学世家子弟。

最后,轮到陆宇。在三双眼睛的注视下,他忽然感到一丝局促。比起赵俊的轻松、刘波的热忱、陈浩的显赫,他的故事显得那么沉重和…微不足道。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我叫陆宇,来自本省林江县下面的一个镇。我家里…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什么背景。”他停顿了一下,仿佛需要鼓起勇气才能说出下一个数字,“我高考…第一年没考好,只打了306分。复读了一年,今年考了513分,很幸运能来到这里。”

话音落下,宿舍里出现了几秒钟的寂静。

刘波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成了o型:“多…多少?306到513?!哥们儿!你是战神啊!请收下我的膝盖!”他的反应没有丝毫轻视,只有纯粹的、近乎夸张的敬佩。

赵俊也挑了挑眉,收起了一点漫不经心,重新打量了一下陆宇:“复读?厉害。我可受不了再来一年高三,那简直是非人生活。”

连一直没什么表情的陈浩,也从镜片后投来一丝略带惊讶的目光,他更能理解这其中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毅力。“逆袭幅度很大,”他客观地评价道,“这说明你的学习潜力和意志力都很强。”

陆宇被刘波的反应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补充道:“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而且,想学医…也是后来才有的想法。”

“为啥突然想学医了?513分,能选的专业不少吧?”刘波好奇地追问。

陆宇沉默了一下,眼前闪过父亲测量血压时那跳动的数字和母亲担忧的脸庞。他简单地说道:“家里父母身体都不太好,觉得学医…以后能更好地照顾他们,也能帮到别人。”

这句话说得平淡,却蕴含着一种朴实而坚定的力量。宿舍再次安静了片刻。

“牛逼!”刘波再次竖起大拇指,“孝心可嘉!目标明确!以后你就是我学习的榜样!”

赵俊晃了晃手机,语气有些复杂:“为了家人啊…挺好。不像我,纯属被家里安排得明明白白。”

陈浩则淡淡地说:“照顾家人是初衷之一,但医学之路漫长,需要更恒久的动力支撑。”

简单的卧谈会,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四个迥异的灵魂。

刘波,来自普通医护家庭,热情、乐天,带着对职业模糊的憧憬和来自高考大省的扎实功底,他是宿舍的粘合剂和快乐源泉。

赵俊,星城本地富裕家庭的孩子,时尚、活络,对未来似乎缺乏自主的规划,带着一点玩世不恭的懒散,学医对他而言更像是一条父母铺好的、稳妥体面的道路,而非炽热的梦想。

陈浩,医学世家出身,严谨、冷静,拥有令人惊叹的学术背景和资源,他似乎天生就为学医而生,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像一艘装备精良的科考船,注定要驶向深海。

而陆宇,寒门子弟,复读逆袭,他的起点最低,包袱最重,动力却最为原始和强烈——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守护至亲。他像一棵从石缝中长出的小草,拼命汲取着每一缕阳光和每一滴雨露,没有退路。

这一夜,陆宇失眠了。室友们的背景像电影片段一样在他脑海里回放。他并没有感到自卑,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和坚定。

赵俊的轻松,是他无法拥有的,因为他没有可以托底的家庭。 陈浩的从容,是他无法企及的,那是几代人的积累和底蕴。 刘波的乐天,也与他不同,那份热情里没有生活沉重的影子。

他有的,只有那拼尽全力才换来的513分,和身后需要他奋力托举的家庭。他清楚地意识到,在这所汇聚了全省乃至全国优秀学子的医学殿堂里,他没有任何可以懈怠的资本。曾经的逆袭不是终点,而是更为艰苦征程的起点。

“必须要比别人更努力才行。”他在黑暗中握紧了拳头发誓,“每一门课,每一次机会,都必须抓住。”

接下来的日子,陆宇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医学的海洋里。他的生活轨迹简单得近乎枯燥: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四点一线。

《系统解剖学》的第一堂课,就给了所有新生一个下马威。授课的老教授要求他们在一周内记住人类全身206块骨骼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结构。巨大的实验室里,陈列着完整的骨架和一个个独立的骨标本,福尔马林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庄严而肃穆。

刘波对着那一堆堆白骨愁眉苦脸:“苍天啊,这比背英语单词难一万倍!这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啊!” 赵俊则偷偷用手机拍着标本,准备回宿舍再“慢慢研究”(大概率是找机会偷懒)。 陈浩早已驾轻就熟,他甚至能纠正教材附录图表上一处细微的标注偏差,引来老教授赞赏的目光。

而陆宇,他用的是最笨也是最扎实的方法。他买了一本厚厚的素描本和一套不同颜色的笔。每天课后,就泡在解剖实验室或者图书馆,对着图谱和标本,一块骨头一块骨头地画,在画的过程中标注名称、特点、关联。手绘让他对骨骼的形态结构有了远比单纯背诵深刻得多的理解。常常一画就是几个小时,右手拇指和食指被笔磨得发红发痛。

“宇哥,你这也太拼了吧!”刘波看着陆宇那本画得密密麻麻、堪比印刷品的素描本,由衷赞叹。 “我脑子没你们好使,只能多用点笨办法。”陆宇头也不抬,继续勾勒着一块腕骨的细节。

除了解剖学,其他课程他也毫不放松。《医用化学》和《医学生物学》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理解,他将高中复读时练就的刷题和总结能力发挥到了极致,错题本很快就积累了大半本。

他的刻苦,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刘波受他感染,也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跟着他一起去图书馆。赵俊有时想拉他们出去逛逛星城着名的夜市,也总是被陆宇委婉拒绝:“你们去吧,我还有几张图没画完\/还有几页书没看。”

只有陈浩,依旧按着自己的节奏,高效而精准地学习。他偶尔会看到陆宇在学习上走入死胡同或者方法效率低下时,会言简意赅地指点一两句。比如,他会告诉陆宇:“记忆肌肉起止点,不要孤立记,结合动作来理解。比如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屈肘动作,这样它的起点和止点就很容易推导出来。”这往往让陆宇有茅塞顿开之感,学习效率提升不少。陆宇对此十分感激。

一个月后,系统解剖学进行了第一次小测。成绩出来,陈浩毫无悬念地高居榜首,98分。 而陆宇,拿到了92分,名列全班第五。 刘波低空飞过,75分。 赵俊则惊险及格,62分,看着卷子一脸后怕。

“宇哥!请受我一拜!”刘波拿着陆宇的卷子,对比着自己满是红叉的卷子,哀嚎道,“你这笨办法才是大智慧啊!以后画画带我一个!” 赵俊也凑过来,收起了一贯的嬉皮笑脸:“陆宇,厉害啊。有啥诀窍没?” 连陈浩也难得地对着陆宇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你的方法很扎实,图形记忆对形态学科很重要。继续保持。”

陆宇看着自己的分数,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喜悦,更是一种确认——确认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确认自己选择的这条艰难的道路,是可以走通的。92分,对比他曾经的306分,这不仅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命运轨迹的扭转。

但他没有任何骄傲。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和陈浩之间那6分的差距,那可能不仅仅是方法的差距,还有更深层次的积累和思维模式的差异。而他身后,还有无数像刘波、赵俊这样基础比他好得多的同学在追赶。

晚上,他给家里打电话。母亲李娟接的,声音里满是关切和想念。 “小宇啊,在学校怎么样?吃得习惯吗?钱够不够用?别太省…” “妈,我一切都好。吃得习惯,学习…也挺好的,今天解剖小测,我考了92分。”陆宇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愉快。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惊喜的声音,接着似乎立刻转头告诉了父亲:“老陆!听见没!儿子考了92分!第一名吧?” “不是第一,第五。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陆宇连忙解释。 “第五也很好了!很好了!别太累着,注意身体啊…”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 父亲陆大山似乎把电话接了过去,沉默了几秒,只是沉声说:“好。家里都好,勿念。”然后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陆宇却能想象到父亲那欣慰又克制的神情。他放下电话,走到阳台。星城的夜空,能见到几颗星星闪烁。

宿舍里,刘波在纠结他的错题,赵俊又在和女朋友视频聊天,陈浩戴着降噪耳机,沉浸在他的世界里。

四个背景迥异、性格悬殊的年轻人,因医学而汇聚于此。他们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目标,甚至对医学不同的理解。未来,或许还会有摩擦、有分歧、有竞争。

但此刻,陆宇的心中只有一片平静的坚定。他不再去比较,不再去焦虑。他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为了守护而变得强大。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重新翻开了那本厚重的《系统解剖学》,翻到了下一章《关节学》。台灯下,他的身影依旧清瘦,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韧劲。

漫长的医学征途,刚刚启程。412宿舍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