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14章 归途与考验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第14章 归途与考验

作者:阎王手下抢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36:16

平安夜在解剖实验室度过的经历,像一剂强效的凝固剂,让陆宇的心志变得更加沉静和坚韧。当元旦三天的短假来临,校园里瞬间空荡了许多,本地的学生拖着行李箱欢快地回家,外地的同学也大多相约出游,或留在宿舍享受难得的慵懒。彩灯依旧闪烁,却少了平安夜那晚的喧嚣,平添了几分寂寥。

陆宇站在宿舍窗前,看着楼下稀稀拉拉的人影,心里萌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家。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如同藤蔓般迅速缠绕住他的心。他想念母亲絮絮的叮嘱和带着油烟味的拥抱,想念父亲沉默却关切的眼神,想念家里那张虽然硬邦邦却无比安心的木板床。更重要的是,他想亲自回去,看看父母的脸色是否红润了些,父亲的药是否按时吃着,他想把获得奖学金的喜悦和这半年的成长,面对面地、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虽然只有三天假期,来回路上就要耗费将近一天,真正在家的时间不过两天两夜,但他觉得值得。他立刻打开手机查询车票。幸好他行动得早,抢到了一张元旦当天早上回林江县的长途汽车票,以及三号下午返程的票。票价不菲,几乎花掉了他兼职大半个月的收入,但他毫不犹豫地支付了。这笔钱,他花得心安理得。

得知陆宇要回家,室友们反应不一。

刘波咋舌:“宇哥,就三天假你还跑回去?路上多折腾啊!不如跟我去周边玩玩?”

赵俊表示理解:“回去看看也好,替我向叔叔阿姨问好。”

陈浩则提醒道:“路上注意安全,记得带齐学生证,往返票收好。”

陆宇简单收拾了一个背包,里面塞了几件换洗衣物,最重要的,是小心地放好了那张折叠整齐的奖学金证书复印件,以及用第一次奖学金的钱,给父母买的一点小礼物——给父亲买的一个便携式电子血压计(比老式的更准更方便),给母亲买的一条柔软的羊毛围巾。

元旦清晨,天还没亮透,陆宇就背起背包,悄悄离开了还在睡梦中的宿舍。寒风凛冽,校园一片寂静。他坐上最早一班公交车,赶往长途汽车站。车站里人头攒动,大多是返乡的旅客,拖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归家的期盼。陆宇混在人群中,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初来星城时懵懂忐忑的少年,而是一个有了明确方向和归属的求学者。

长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窗外的景色由城市的繁华逐渐变为冬日的田野,萧瑟中透着安宁。陆宇靠着车窗,却没有睡觉。他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脑海里像过电影般回放着这半年的点点滴滴:初入校园的茫然,送外卖的艰辛,被流言中伤的委屈,期中考试的逆袭,解剖实验室里的敬畏,平安夜的沉思,还有拿到奖学金时的激动……这一切,都浓缩成了背包里那张薄薄的纸,和此刻归心似箭的心情。

下午时分,汽车终于颠簸着驶入了林江县长途汽车站。熟悉的乡音、略带浑浊的空气、略显陈旧的站台,一切都让陆宇感到一种踏实的亲切。他刚走出出站口,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在寒风中翘首以盼的熟悉身影——母亲李娟。

母亲显然等了很久,鼻子冻得通红,双手不停地搓着。一看到陆宇,她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小跑着迎上来,不由分说地接过他肩上的背包,嘴里一连串地问:“小宇!累不累?车上冷不冷?饿了吧?快回家,妈给你炖了鸡汤!”

“妈,我不累。”陆宇看着母亲明显比开学时多了些皱纹的眼角,心里一阵酸软。他注意到母亲身上穿的还是那件穿了多年的旧棉袄,心里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给母亲买件新的。

回到那个位于镇子边缘、略显简陋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家,父亲陆大山正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剥花生,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露出难得的、清晰可见的笑容,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回来了。”

“爸,我回来了。”陆宇看着父亲,感觉他似乎比几个月前又清瘦了一些,但精神头看起来还不错。

晚饭异常丰盛,母亲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全是陆宇爱吃的。吃饭时,父母几乎没怎么动筷子,只是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菜,问他学校的生活,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陆宇耐心地一一回答,报喜不报忧,重点描述了大学校园的广阔、图书馆的藏书丰富、老师们的博学,以及室友们的友善。

饭后,陆宇郑重地拿出了那份奖学金证书的复印件,递到父母面前。

“爸,妈,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的优秀新生奖。”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纸,仿佛捧着什么稀世珍宝,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和红印,眼眶立刻就红了,嘴里喃喃道:“好…真好…我儿子争气…”她抬头看着陆宇,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是喜悦的泪水。

父亲接过证书,戴着老花镜,凑在灯下看了很久很久,黧黑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最后只是重重地拍了拍陆宇的肩膀,声音沙哑而低沉:“好!这比啥都强!”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几个字和那有力的拍打中。

接着,陆宇又拿出了给父母的礼物。看到崭新的电子血压计,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有欣慰,也有对孩子花钱的心疼。陆宇立刻演示如何使用,坚持当场给父亲测了血压。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比之前稳定了一些时,他才稍稍安心。给母亲围上羊毛围巾时,母亲一边嗔怪他乱花钱,一边却爱不释手地摸着柔软的羊毛,脸上笑开了花。

这个夜晚,家里的灯光似乎都变得格外温暖。陆宇陪着父母看了会儿电视,聊了很多家常。他第一次像成年人一样,询问家里的债务情况,询问父亲工地的活计,询问母亲的身体。他告诉父母,下学期开始真的不用再给他寄钱了,奖学金足够覆盖他的开销,他还可以兼职。他让父母多保重身体,家里的债等他毕业工作后一起来还。

父母听着他沉稳的话语,看着他坚定自信的眼神,仿佛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元旦假期的第二天,陆宇睡到八点多才醒来。窗外小镇清晨特有的宁静,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和邻居早起忙碌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母亲在厨房准备早餐的香气,一种久违的、令人心安的烟火气。他贪婪地呼吸着这熟悉的空气,享受着这短暂而珍贵的闲暇。

上午,他陪着父亲去镇上的集市买了些菜,路上遇到相熟的街坊邻居,大家都热情地打着招呼,言语间满是对陆宇考上医科大学、拿到奖金的羡慕和称赞。父亲话不多,但眉宇间那份掩藏不住的骄傲,让陆宇心里暖洋洋的。

午饭是丰盛的家常菜,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旁,气氛温馨。母亲不停地给陆宇夹菜,仿佛要把他这半年在外“亏欠”的营养一口气补回来。陆宇讲述着大学里的趣闻,避开了那些艰辛和压力,只挑轻松的说,逗得父母脸上笑容不断。

然而,这份宁静在下午两点多被一阵急促而慌乱的敲门声打破了。

“大山!大山哥!开门啊!快开门!”一个带着哭腔的女声在门外响起,伴随着用力拍打门板的声音。

陆大山眉头一皱,放下手里的茶杯,快步走去开门。陆宇和母亲也疑惑地跟了过去。

门一打开,隔壁的王婶几乎是跌撞着冲了进来,脸色惨白,满头大汗,语无伦次地哭喊道:“大山哥!娟子!不好了!我家老王…老王他…他突然晕过去了!叫不醒了!怎么办啊!”

王叔是陆宇家的老邻居,为人憨厚,平时身体看着挺硬朗,就是有点高血压,好喝两口小酒。

陆大山和李娟也吓了一跳,连忙问:“怎么回事?慢慢说!”

“就在刚才…吃完饭还好好的,说有点头晕,想去躺会儿…结果刚站起来就…就栽地上了!没动静了!”王婶吓得浑身发抖,几乎站不稳。

“快打120!”陆大山当机立断,对李娟喊道,自己则准备跟王婶过去看看。

就在这时,惊慌失措的王婶像是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把抓住正准备跟着父亲出去的陆宇的胳膊,眼泪汪汪地恳求道:“小宇!小宇你是学医的!你快去看看!快救救你王叔!”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陆宇身上。父母的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王婶的眼神则是绝望中的全部希望。

陆宇的心脏猛地一缩,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只是一个刚上大一不到半年的医学生!只学过最基础的理论,接触过解剖标本,但从未真正面对过一个急症病人!晕厥?原因太多了!脑出血?心梗?低血糖?他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名词,却乱成一团麻,根本无法做出判断。

巨大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他看到王婶那绝望的眼神,看到父母紧张的神情,他知道,此刻他不能退缩。

“我…我去看看!”陆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脚步却坚定地跟着王婶和父亲冲向了隔壁。

王叔家离得很近,几步路就到。一进堂屋,就看到王叔直接挺地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面色灰白,嘴唇有些发绀,双眼紧闭,对周围的呼喊毫无反应。

陆宇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快步上前,蹲下身。高中时学的、大学军训时培训的急救知识碎片在脑海中拼命回忆。

第一步,判断环境安全和意识。 环境安全。他轻轻拍打王叔的肩膀,凑近他耳边大声呼唤:“王叔!王叔!能听见吗?”没有任何反应。

第二步,检查呼吸和脉搏。 这是他第一次在真人身上操作。他努力回忆解剖课上学到的颈动脉位置,手指有些发抖地按向王叔的颈部一侧。时间仿佛过得很慢,他屏住呼吸,集中全部注意力去感受指尖的触感。一下,两下……似乎……有非常微弱、缓慢的搏动!他不敢确定,又俯下身,将脸颊靠近王叔的口鼻,感觉是否有气流,同时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呼吸!

“还有呼吸和心跳!但很弱!”陆宇立刻抬头对焦急围观的父亲和王婶喊道,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但这个消息无疑给在场的人带来了一丝希望。

“快!把他放平,保持气道通畅!”陆宇回忆着知识。在父亲的帮助下,他们小心地将王叔调整为仰卧位。陆宇下意识地想解开王叔的衣领,但手伸到一半又停住了——他记得好像对疑似脑卒中的病人不能随意挪动颈部?他不敢确定。

病因?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强迫自己思考。王婶之前说王叔有高血压,饭后头晕……“王婶,王叔平时血压多高?吃什么药?今天喝酒了吗?”陆宇急声问道。

“高压…高压有时候能到一百六、一百七…吃那个…那个什么降压片…今天中午…是喝了点小酒…”王婶哭着回答。

高血压、饮酒、突发晕厥……陆宇的大脑飞速运转,课堂上学过的关于高血压危象、脑卒中(中风)的知识碎片试图拼凑起来。可能是脑出血?也可能是急性心梗?他无法判断!任何一种情况都极其危险!

“不能随意搬动他!尤其是头颈部!”陆宇终于想起了关键点,大声说道,阻止了想将王叔抬到床上的父亲和王婶。“等救护车!保持他现在这个姿势,最好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他根据记忆调整着王叔的体位,使其成为稳定的侧卧位。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一直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所有的动作都基于书本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每一个决策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巨大的压力。他生怕自己的一个错误判断或操作会加重王叔的病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待救护车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陆宇一直守在王叔身边,时不时检查一下他的脉搏和呼吸,虽然微弱,但始终存在。他不停地安慰着几乎崩溃的王婶:“救护车马上就到了,王婶你别怕,保持通风。”

陆大山看着儿子虽然紧张却有条不紊的动作,眼神复杂。他看到儿子额头上的汗珠和紧抿的嘴唇,知道儿子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但也看到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责任感。

终于,远处传来了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由远及近,如同天籁。

专业的急救人员迅速接手,评估生命体征,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小心翼翼地将王叔抬上担架。急救医生简短地询问了情况,陆宇尽量清晰、简洁地描述了他观察到的一切:突发晕厥、高血压病史、饮酒、生命体征微弱……

急救医生听完,看了陆宇一眼,点了点头:“初步判断可能是急性脑血管意外。你前期的处理,保持平卧、侧躺防止窒息,做得很好,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这句来自专业医生的肯定,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陆宇所有的紧张和后怕。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双腿都有些发软。

王婶跟着救护车去了县医院。陆宇和父母回到家中,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小宇…”母亲李娟看着儿子苍白的脸,心疼地给他倒了杯热水。

陆大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什么都没说,但那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陆宇端着水杯,手还在微微发抖。刚才的一幕幕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感受到疾病来袭时的凶猛和无情,也第一次将自己所学的、哪怕只是皮毛的医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急救场景。

那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冲击感,那种在巨大压力下强迫自己冷静判断的责任感,那种面对生命危局时的无力感与竭尽所能后的微弱成就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这远比在解剖实验室里面对标本、在考场上面对试卷要震撼得多。

他意识到,医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沉甸甸的生命托付。医生这个称号背后,是关键时刻的判断,是泰山压顶时的担当。

这个元旦假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邻里急救,变得格外不同。它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和团聚,而成了陆宇医学生涯中一堂无比生动、深刻的“临床启蒙课”。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薄,也更加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深耕下去的决心。

他回到书桌旁,拿出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今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和不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他还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病患和情况。而这次初试锋芒的经历,无论成功与否,都为他未来的医者之路,注入了一份最早的、也是最真实的重量与温度。

他看着窗外小镇熟悉的景色,心中已飞回了星城医科大学那座充满挑战的医学殿堂。他渴望更快地成长,更扎实地掌握知识,以便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够更有力地守护需要帮助的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