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28章 压力下的答卷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第28章 压力下的答卷

作者:阎王手下抢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36:16

时间如同被无形的手拨快了发条,星城医科大学的校园在春光渐老中,悄然迎来了学期的中轴点——期中考试。氛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凝重,图书馆的座位需要提前抢占,通宵自习室的灯光彻夜不熄,就连食堂里吃饭时,也多了许多边扒饭边盯着书本或平板电脑的身影。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咖啡因、焦虑和拼搏的特殊气息。

对于陆宇而言,这次期中考试的意义尤为重大。这不仅是检验半学期学习成果的标尺,更是对他应对多重压力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局部解剖学》的三维空间挑战,《病理学》显微镜下的微观辨识,以及《药理学》在李博士生动教学背后需要扎实理解的复杂机制,都需要在这短短几天的考试中交出答卷。

考前一周,412宿舍进入了“战备”状态。刘波收起了平日里的插科打诨,脸上难得出现了严肃的表情,抱着局部解剖图谱念念有词,时不时用手在身上比划着血管神经的走向。赵俊减少了游戏时间,甚至主动询问陈浩和陆宇一些药理学的难点。陈浩依然是定海神针,但他的书桌上,也摞起了更高的习题集和总结笔记。

陆宇更是将自己的时间表优化到了极致。他采用了“轮换复习法”,上午精力最好时攻克最难的局部解剖,回顾三维模型,在脑海中构建各区域的立体地图;下午专注于病理学,反复观看虚拟切片数据库,强化对典型病变的镜下记忆;晚上则留给相对“轻松”的药理学,梳理李博士课堂上的妙语连珠背后严谨的逻辑链条,并辅以大量习题巩固。

压力如山,但他感觉自己比上学期期末时更加沉稳。这半年的磨砺,尤其是局部解剖和病理实验课对心性和细心的锤炼,让他学会了在高压下保持专注。当然,疲惫和焦虑依然存在,偶尔在深夜合上书本时,他会感到一阵眩晕和对自己复习效果的怀疑。

这时,寝室夜话成了小小的减压阀。

“完了完了,我感觉我腋窝里的神经还是一团乱麻!”刘波哀嚎。

“我更怕病理,那些细胞在我眼里都长得差不多……”赵俊附和。

陆宇很少抱怨,但会分享一些李博士讲过的、帮助记忆的趣闻,比如用“霸道总裁”比喻阿托品,用“城管”比喻β阻滞剂,总能引来一阵笑声,短暂驱散紧张气氛。陈浩偶尔会言简意赅地指出某个普遍性的难点,或者分享一种更高效的理解思路。

考试周终于来临。

第一门是《局部解剖学》。笔试部分包含大量的示意图识别和问答题,要求准确写出特定结构的位置、毗邻、血供和神经支配。考场里静得可怕,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陆宇沉着应对,李博士那种将复杂问题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帮了他大忙,他在脑海中快速调出三维图像,将平面示意图还原成立体结构,答题过程还算顺利。而随后的标本识别考试更是紧张,需要在真实的尸体标本上快速、准确地指出考官要求的结构。陆宇深吸一口气,凭借大量实践积累的手感和空间感,基本完成了任务,虽然在某些细小分支上略有犹豫。

第二天是《病理学》。这是陆宇最担心的一科。笔试的理论部分尚可,但接下来的显微镜读片考试,才是真正的考验。每人一台显微镜,一张未知的病理切片,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写出主要病变诊断和诊断依据。

陆宇坐到显微镜前,调整好光源和焦距。视野里出现的是肺组织切片。他心中默念观察步骤:低倍镜看整体结构,高倍镜看细胞细节。肺泡壁增厚,血管充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淡粉红色的渗出液,以及一些炎细胞浸润……他仔细搜寻着更具特征性的病变。突然,他在几个肺泡腔内看到了成簇出现的、体积较大、胞质丰富的细胞,有的细胞内部似乎还有清晰的弓形滋养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一个诊断跃入脑海。他努力回忆这种机会性感染的特征性镜下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通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进行分析,谨慎地写下了诊断和依据。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但他感觉自己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进行了逻辑推理。

重头戏是第三天的《药理学》。因为李博士的教学,这反而是陆宇心态最轻松的一门,但也深知考题绝不会简单。试卷发下来,题型灵活多变,果然侧重于综合分析。一道大题给出了一个虚拟的高血压合并哮喘的病例,要求分析不同类别降压药(如β阻滞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在此患者身上应用的利弊。

看到这道题,陆宇几乎要笑出来。这简直就是李博士课堂案例的翻版!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李博士手舞足蹈的样子:“哮喘病人用非选择性β阻滞剂?那是给支气管上枷锁!要找对β1受体选择性高的‘文明城管’!”他思路清晰地阐述了普萘洛尔的禁忌原因,对比了美托洛尔的相对优势,以及AcEI类药物在此类患者中的适用性。答题过程如同行云流水,将药物机制、不良反应和临床决策紧密结合。

几场考试下来,陆宇身心俱疲,但内心却有一种释放后的虚脱感和隐隐的期待。他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坦然面对。

等待成绩的日子总是煎熬的。几天后,成绩陆续公布。

《局部解剖学》:88分,班级第4。

《病理学》:85分,班级第6。(显微镜读片部分果然扣分较多,但他的诊断思路得到了老师的部分认可)

《药理学》:95分,班级第1!

当看到药理学排名第一时,陆宇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瞬间涌遍全身。这不仅是一个高分,更是对李博士教学方法的肯定,也是对他自己将趣味转化为扎实理解能力的最好证明。宿舍里,刘波和赵俊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纷纷向陆宇表示祝贺。陈浩毫无悬念地再次总分位居榜首,但陆宇的药理单科第一,无疑成了412宿舍本次期中考试的最大亮点。

陆宇第一时间给李博士发了条简短的信息,感谢他的教导。李博士回复了一个笑脸和一句话:“是你自己领悟得好!继续加油!”

当晚,陆宇给家里打了电话,平静而略带自豪地汇报了成绩。电话那头,父母喜悦的声音让他眼眶微湿。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期中考试的烽火暂时平息,但它像一次全面的体能测试,检验了陆宇这半学期的学习成果和心理素质。他看到了自己的优势(药理学),也明确了不足(病理学镜下诊断),更积累了在多线作战下应对大型考试的经验。

成绩单上的数字,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鞭策。他知道,接下来的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考试,将是另一场硬仗;下半学期的课程只会更深、更难。但此刻,他内心充满信心。他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在医学这座高山上持续攀登,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

站在学期中点的陆宇,回望来路,步履坚实;眺望前方,目光坚定。期中考试不是终点,而是加油站,为他注入了新的动力,去迎接接下来更大的挑战。医学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