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27章 药理段子手:李博士的奇妙课堂

轻松的时刻总是过得很快,学业的压力如同阴云笼罩,在陆宇近乎窒息的学习日程表中,每周两次的《药理学》课,却意外地成了一缕能穿透云层的阳光,甚至带有些许期待的色彩。这一切,都源于那位被学生们私下里称为“药理段子手”的授课老师——李博士。

李博士是学校新引进的海归人才,年纪不大,约莫三十五六岁,戴着一副无框眼镜,总喜欢穿休闲西装,显得既干练又不失活力。与其他一些表情严肃、照本宣科的老师不同,李博士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脸上就带着一种近乎“狡黠”的笑容,眼神扫过台下莘莘学子,仿佛在说:“伙计们,准备好迎接一场有趣的冒险了吗?”

果然,他的开场白就别具一格。“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一起探索世界上最小巧、最精准的‘导弹’——药物的世界!”他挥舞着手臂,声音洪亮,“不过,这些导弹有点脾气,搞不好会‘误伤友军’,这就是副作用。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会如何驾驭它们,指哪打哪!”

这番生动的比喻,立刻让有些沉闷的教室活跃起来。陆宇原本因为连续熬夜而有些昏沉的脑袋,也顿时清醒了不少。

李博士的课,几乎没有一个知识点是干巴巴地扔出来的。他总有办法将复杂的药理机制,编织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或贴切无比的比喻。

比如,讲到“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时, 这本是药理学最抽象难懂的基础理论之一。李博士没有直接抛出“亲和力”、“内在活性”这些术语,而是打了个比方:

“大家可以把受体想象成细胞膜上的一把把‘锁’,而药物呢,就是不同的‘钥匙’。”他模仿着插钥匙的动作,“有些钥匙,比如激动剂,插进去严丝合缝,‘咔哒’一声,门就开了,生物效应产生——这是完美钥匙。”

他话锋一转,“但有些钥匙,比如拮抗剂,它也能插进锁眼,占着位置,但就是拧不动!它自己不干活,还不让真正的钥匙(激动剂)进去——这叫占着茅坑不拉屎,专门搞破坏!”

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连一向不苟言笑的陈浩都忍不住弯了弯嘴角。陆宇在笑声中,瞬间理解了激动剂和拮抗剂最本质的区别。

讲到“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时, 他把药物口服后的旅程描述成一场“奇幻漂流”:

“一粒小药片,就像一艘勇敢的小船,从口腔这个‘港口’出发,首先得经受住胃酸‘风暴’的洗礼(A-吸收),幸存者才能进入血液循环这片‘大西洋’(d-分布)。在航行中,它可能会被肝脏这个‘海关’拦截、改造甚至‘遣返’(m-代谢),最后,历经沧桑的它(或它的代谢产物)才能通过肾脏或胆汁这个‘出海口’离开身体(E-排泄)。” 他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整个过程就像在讲述一个冒险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当涉及到具体药物时,他的“段子”更是信手拈来。

讲阿托品(m胆碱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时,他说:“这家伙是个‘霸道总裁’,它一来,就把副交感神经对平滑肌、腺体的‘温柔指令’全给屏蔽了。结果就是——瞳孔散大(瞪得像铜铃)、心跳加速(小鹿乱撞)、口干舌燥(渴得像沙漠)、便秘尿潴留(下水道堵了)。所以古代美女‘虹膜异色’可能不是美瞳,是阿托品中毒!当然,临床上我们用它来解痉、抢救有机磷中毒,是用其利,避其害。”

同学们在笑声中,轻松记住了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典型不良反应。

讲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时,他比喻:“心脏就像一台发动机,心绞痛就是发动机负荷太大,油料(血液供应)跟不上。β阻滞剂干嘛呢?它不像硝酸甘油那样直接‘送油’(扩张血管),而是过来对发动机说:‘兄弟,慢点开,别那么拼命!’(降低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这样一来,油耗降低了,就不容易‘趴窝’了。”

这个比喻让陆宇对β阻滞剂的作用机制有了直观的理解。

李博士不仅幽默,更注重知识的串联和临床思维的培养。他会经常提问,引导大家思考。

“如果我们给一个哮喘病人用了非选择性的β阻滞剂普萘洛尔,会发生什么?”他抛出问题。

台下沉默。他提示:“支气管平滑肌上是什么受体主导舒张?”

“β2受体!”有同学回答。

“对啦!普萘洛尔这个‘城管’,不分青红皂白,把β1和β2受体全给管制了。心脏是慢下来了,可支气管也收缩了,这不是要了哮喘病人的命嘛!所以,才有了对β1受体选择性更高的‘文明城管’,比如美托洛尔。”他总能将枯燥的禁忌症讲得如此惊心动魄而又通俗易懂。

对于陆宇来说,李博士的课成了一种享受。他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像啃其他科目那样,依靠死记硬背和反复刷题。在笑声和生动的故事中,那些复杂的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就像一幅幅清晰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印在了脑海里。课后再去复习笔记和教材,感觉事半功倍,因为已经有了一个有趣且牢固的记忆锚点。

他甚至开始模仿李博士的思维方式,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些药理现象。比如,在学习抗生素时,他把细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如青霉素)比喻成“搞破坏的建筑材料”,让细菌盖不起房子(细胞壁);把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四环素)比喻成“断它粮草”,让细菌活活饿死。这种主动的“翻译”过程,极大地加深了他的理解。

宿舍夜话中,也多了对李博士的讨论。

“今天李博士讲利尿剂,把呋塞米(速尿)说成是‘强力排水泵’,把氢氯噻嗪说成是‘温和节水利器’,笑死我了!”刘波学得惟妙惟肖。

“关键是笑完还真记住了!”赵俊难得地对学习内容表示赞同,“比光背‘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好记多了。”

陆宇也笑着点头:“确实,他这种教法,让药理学变得没那么可怕了。”

当然,陆宇明白,幽默只是教学的“糖衣”,真正核心的“药片”仍是扎实的理论和严谨的思维。李博士在插科打诨之余,对重点难点从不含糊,总会反复强调,并要求大家必须掌握。他的随堂小测和期中考试,也以灵活、综合着称,光靠记住段子是肯定不行的,必须真正理解背后的原理。

但无论如何,李博士的出现,就像在陆宇沉重枯燥的学医路上,点亮了一盏快乐与智慧交织的明灯。他让陆宇意识到,严谨的科学也可以充满趣味,深奥的知识也可以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缓解了陆宇的学习压力,更激发了他对药理学的浓厚兴趣,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未来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如果有一天他也能站在讲台上,他希望能像李博士一样,让知识传递的过程,充满温度和乐趣。

在这位“药理段子手”的引领下,陆宇在药理学这片原本以为会艰难跋涉的领域中,竟然找到了一条风景独好、事半功倍的捷径。这无疑为他在这个压力重重的学期中,注入了一股强劲而愉悦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