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华清御驾亲征的决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搅动了整个大周的局势。朝野上下,有人振奋于女帝的魄力,认为此举可一举解决西域边患,震慑不臣;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陛下离京,神都空虚,恐生内变。
然而,晏华清决心已定。她深知,面对多方觊觎、危机四伏的局面,唯有以雷霆手段,先破其一,方能掌握主动。西域李承昊,便是她选定的第一个突破口!
短短十日内,京营主力完成集结,粮草军械调配完毕。晏华清将朝政暂托于几位忠心老臣,并加强了神都及周边防务,尤其是皇宫的守卫。在留下“若有异动,可先斩后奏”的密旨后,她身着戎装,登上了点将台。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十万精锐肃立于校场之上,鸦雀无声,唯有风中猎猎作响的龙旗,诉说着帝国的威严。
晏华清目光扫过下方如同钢铁森林般的军阵,声音清越,传遍四方: “将士们!西域逆贼李承昊,勾结外邦,陈兵关外,觊觎神器,祸乱边陲!更遣妖僧潜入京畿,行刺朝廷要员,其心可诛,其行当灭!” “朕,今日亲率尔等,西征讨逆!扬我国威,卫我疆土!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直冲云霄,军心士气高昂到了顶点!
“出征!”
随着晏华清一声令下,大军开拔,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向着西方玉门关方向迤逦而行。青鸾作为先锋,已率五千轻骑先行出发。
---
神都,随着女帝率主力西征,这座庞大的帝都仿佛瞬间被抽走了主心骨,虽然表面依旧秩序井然,但一种无形的紧张和空虚感,却悄然弥漫开来。街道上的巡逻士兵明显增多,宫城守卫更是外松内紧,气氛凝重。
皇宫秘殿内,薛九针日夜不休地守候在苏文瑾榻前。少年依旧沉睡,那寂灭的状态毫无改善。那日击退摩罗的佛光也未曾再出现,仿佛只是昙花一现。薛九针能做的,只是以药物和金针维系着他微弱的生机,等待着渺茫的转机。
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和他守护之人的巨大危机,正随着女帝的离开,而从北方悄然逼近。
---
北境,通往中原的隐秘小道上。
玄骨老祖带着数十名精心挑选的“烛龙”精锐,伪装成商队,正日夜兼程地南下。他们避开了官道和主要城镇,专走人迹罕至的小路,行动极其隐蔽。
“老祖,探子回报,女帝大军已离开神都三日,此刻京城防御虽严,但核心力量已被带走大半。正是我们动手的良机!”一名心腹低声禀报。
玄骨老祖脸上露出阴冷的笑容:“很好!晏华清那个黄毛丫头,到底还是嫩了点!以为留下些虾兵蟹将就能守住老巢?殊不知,真正的威胁,从来不在明处!”
他摸了摸怀中一个冰凉的黑玉匣子,里面封印着的,正是那团不断蠕动的“噬龙蛊”母体!他原本计划先掌控龙脉,但混沌灵根的诱惑更大,而且更易得手。只要抓住那小子,吞噬其灵根,届时再回头收拾那沉睡的龙脉,易如反掌!
“加快速度!必须在女帝与李承昊分出胜负前,得手离开!”玄骨老祖下令道。他仿佛已经看到混沌灵根在向他招手。
---
西域,玉门关。
青鸾率领的五千先锋骑兵,以惊人的速度抵达关下。她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守关将士的士气。赵破虏将其迎入关中,详细介绍了当前敌我态势。
李承昊的联军依旧没有大规模攻城的迹象,但其营寨连绵,防御工事修筑得极为坚固,显然打定了主意要在此长期对峙,等待时机。
“陛下大军不日即到,届时便是决战之时。”青鸾看着关外那如同白色海洋般的联军营帐,眼神锐利,“当务之急,是摸清敌军虚实,尤其是那些西域术士的底细。”
赵破虏点头:“末将已派出多批夜不收,但对方营中似有异术防护,难以深入。”
青鸾沉吟道:“无妨,我亲自去探一探。”
是夜,青鸾换上一身夜行衣,如同暗夜中的精灵,悄无声息地潜出玉门关,向着联军大营摸去。她身手矫健,经验丰富,巧妙地避开了明哨暗岗,逐渐靠近中军大帐区域。
然而,就在她即将潜入核心区域时,一股无形的、带着阴邪气息的屏障挡住了去路。这屏障并非实体,却能干扰感知,扭曲方向,正是那些西域术士布下的阵法。
青鸾尝试了几次,都无法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突破。她正欲暂时退去,另想他法,却忽然听到一阵极其细微的、仿佛念咒般的低语声,从屏障内隐约传来。
那声音使用的语言并非中原官话,也非西域通用语,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晦涩的音节,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魔力。青鸾凝神细听,勉强捕捉到了几个重复的词汇片段:
“……混沌……之种……牵引……降临……”
混沌之种?牵引降临?青鸾心中猛地一跳!这似乎……与苏文瑾的混沌灵根有关?!这些西域术士,想用邪术远程影响甚至……控制灵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