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废太子李承昊在西域现身,并打出“光复正统”旗号的消息,如同在神都本就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
这消息比北境失守更加致命!北境之危可归咎于天灾异变,而前朝太子的出现,则直指晏华清皇位的合法性与正统性!尤其是在韩理一党不断散播“女主当国,阴阳失调”言论的当下,这无疑是给了所有反对势力一杆最具号召力的大旗!
紫微宫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晏华清看着那份关于西域军情的急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双凤眸之中,却仿佛有冰风暴在酝酿。
传国玉玺?先帝密诏?
她心中冷笑。父皇驾崩前,她就在榻前,从未听过什么密诏!至于传国玉玺,一直供奉在太庙之中,何来失落之说?这李承昊,不过是扯虎皮拉大旗,找一个起兵的借口罢了!
但偏偏,这个借口极具蛊惑性!足以让许多本就心怀叵测、或对女子称帝心存疑虑的藩王、将领、乃至士林清流产生动摇!
“消息确认了吗?”晏华清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回陛下,确认了。李承昊确实出现在玉门关外联军之中,其麾下聚集了西域龟兹、楼兰等五国兵马,号称二十万,实际兵力应在八到十万之间。至于玉玺和密诏……尚未证实,但对方言之凿凿,已在关外散布檄文。”影子沉声回禀。
“韩理那边,有什么反应?”
“韩相称病,闭门不出。但其门下官员串联频繁,似乎……在等待时机。”
等待时机?自然是等待西域联军兵临城下,或者北境彻底崩溃的那一刻,再行逼宫之事!
内有权臣虎视眈眈,外有胡骑、前朝余孽东西夹击,更有龙脉崩毁之天灾悬于头顶!大周立国百年,从未面临过如此险恶的局面!
晏华清缓缓站起身,走到御案前,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告急文书,最终落在代表皇权的玉玺之上。冰凉的触感传来,让她躁动的心稍稍平复。
绝不能乱!越是危局,越需冷静!
“传旨!”她声音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令玉门关守将高怀英,紧闭关门,严防死守!没有朕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出关迎战!同时,将李承昊僭越称尊、勾结外邦、祸乱边疆之罪行,明发天下!告诉天下人,谁才是这大周江山名正言顺的主人!”
“是!”
“令兵部,即刻从京畿大营、河南大营抽调十万精锐,由忠勇侯赵破虏统领,火速西进,驰援玉门关!告诉赵破虏,朕不要他浪战,只要他给朕守住玉门关!守到朕解决北境之患为止!”
“陛下,京畿兵力抽调,恐神都空虚……”兵部尚书忍不住出言提醒。
“神都有朕在,乱不了!”晏华清斩钉截铁,“至于北境……”
她看向北境舆图,眼神复杂。狄耿即将弃守黑水关,北境防线已形同虚设。如今之计,唯有……
“传密旨给狄耿,准其放弃黑水关,向雁门关转移。但告诉他,朕不要他死守雁门!朕要他……且战且退,保存实力,必要时,可放弃整个北境四州!但必须给朕将北境军的种子带回来!朕许他……日后重整旗鼓,收复河山!”
放弃北境四州?!此言一出,连影子都微微动容!这意味着将数百万百姓和广袤疆土暂时置于胡骑铁蹄之下!这是何等艰难的决断!
但晏华清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理智的选择。在北境龙脉随时可能彻底爆发、内部叛乱又起的当下,分散兵力死守北境,只会被各个击破,最终满盘皆输!必须壮士断腕!
“北境龙脉之事,乃是根源。”晏华清目光再次投向江南方向,“江南那边,有消息吗?”
“沈青石换血续命成功,苏文瑾暂保三日生机。青鸾已携带‘回元丹’离开药王谷,应是前往北境设法获取龙脉灵液。但……三日之内,跨越数千里,抵达已成绝地的葬古原并取得灵液……希望渺茫。”影子如实回禀。
希望渺茫……晏华清何尝不知。但她现在能做的,就是为这渺茫的希望,争取时间,扫清障碍!
“令皇城司,对韩理及其党羽的监控提升至最高级别!收集其所有不法证据!同时,散出消息,就说朕已掌握韩家通敌卖国的铁证,不日即将公之于众!”晏华清眼中寒光闪烁,这是敲山震虎,逼韩理不敢轻举妄动!
“还有,”她补充道,“秘密接触几位手握重兵、且与韩理素来不睦的藩王和节度使,许以重利,稳住他们!”
一道道指令从紫微宫发出,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疯狂运转。晏华清在以惊人的冷静和魄力,应对着这四面楚歌的危局。她在赌,赌狄耿能带回北境军的种子,赌赵破虏能守住玉门关,赌青鸾能创造奇迹,更赌她自己,能在这狂风暴雨中,稳住这艘即将倾覆的帝国巨轮!
---
北境,黑水关。
最后的撤离在拂晓前进行。关内一片混乱,伤兵的哀嚎,百姓的哭喊,军官的斥骂交织在一起。狄耿站在残破的关墙上,看着这座他坚守了数月、如今却不得不放弃的雄关,虎目含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