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家欢听了,心里感动,劝道:“真是个傻孩子!你上了学,才能真正帮到爷爷啊!”
范竹毫不听,摇头说:“不上!我们饭都吃不饱,还上什么学?”蒙自然听了,问道:“要是饭能吃饱呢?”范竹毫听了说:“能吃饱也不上,我要攒钱给爷爷治病!”
见他态度坚决,蒙自然知道,一时之间说服不了他,想换个时间再说,转移了话题,对付家欢说:“付爷爷,年后有个老中医上门,来给林允娇妈妈会诊。他知道你有腿疾,答应免费给你诊断一下。”付家欢听了,点头称谢。
蒙自然让范竹毫拿出随身的药方,给商首夫看一下。付家欢在一边说:“这张药方,是扬州一个郎中送的,他同情我们的遭遇,还免费送了一贴膏药,贴了以后,腿疼缓解了两天。”
商首夫看了看,把药方还给范竹毫,对蒙自然说:“这是一张民间止痛药方,如果配合西医治疗,效果可能更好。”他又说:“艾灸和推拿,也可以辅助治疗。”蒙自然听了点头。
众人聊完,大人们各自去忙,几个小孩儿围着付家欢,看他做砚台,没一会儿,耳边传来一阵清脆可人的童谣声:
“红黄什锦豆芽菜,
金玉满堂如意祥。
快炒轻翻香气溢,
团圆相聚喜欢尝。”
大家回过头,见蔡榕桂端着一大盆菜,领着一个满身红装、扎着冲天辫的女孩儿,顺着后院走了过来,唱童谣的正是那个女孩儿。
女孩儿见棚子这边人多,跑过来挤进人堆,看了一会儿,问蒙自然:“蒙老师,你们在干什么呀?”
侯佳佳听了好笑,不等蒙自然回答,问道:“红孩儿,你怎么知道他是蒙老师的?难道,你也会通灵术?”
女孩儿听了,摇头说:“我不会通灵术,是新娘子奶奶告诉我的。我还知道,你叫侯佳佳,他叫刘心扬,他……”她又指着范竹毫,认不出来。
刘心扬认得她们两人,开口说:“蔡妈妈好!司茭白,他叫范竹毫,是我们的新朋友。”司茭白听了,与范竹毫相互问候。
蒙自然见了,问司茭白:“我们在看付爷爷做毛笔,你们来这儿干什么呀?”
司茭白指着蔡榕桂端着的菜盆,笑道:“我们来给新娘子奶奶送什锦菜,还想拍蒙老师马屁,同意我上学前班。”
蔡妈妈听了,笑着拍了她一下说:“这个小炮筒子,嘴上也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蒙自然听了,笑着问:“哦,你为什么要上学前班?”司茭白说:“上了学,才能把菜地种好啊!”
不等蒙自然说话,她反问道:“蒙老师,你知道南京最好吃的什锦菜,是谁做的?”蒙自然听了,想了想说:“我吃过新娘子奶奶炒的,但不知道,她炒的是不是南京最好吃的。”
司茭白听了问:“她炒的什锦菜,是自己种的,还是在菜场买的?”蒙自然见她问得认真,不敢马虎,边想边说:“有些是在菜场买的。”
司茭白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回头指着蔡妈妈说:“告诉你吧,新娘子奶奶是我奶奶的徒弟,南京最好吃的什锦菜,是我奶奶炒的。奶奶炒的什锦菜,是我们自己种的。”蔡榕桂见了,笑道:“有几样配菜,是种不出来的,要去换了来炒。”
司茭白不以为然,接说:“奶奶炒的什锦菜,品种最多:有荠菜、香芹、白芹、豌豆叶、菠菜、藕、茨菇、黄豆芽、胡萝卜、金针菇,还有冬菇、冬笋、黄花菜、木耳、豆腐果、香干、白干、千张皮、酱瓜、腌菜、雪菜和酱生姜,一共有二十几样呢!”
众人听她菜名报得顺溜,大感兴趣,司茭白见了,更加来劲,继续说:“每一样菜,奶奶都要精挑细选,然后切、撕、剥成一样粗细,需要晒太阳的菜,都要提前晒干,炒的时候再用水泡开,吃起来才有太阳的味道。”
见众人听得认真,她又说:“炒菜的顺序也特别讲究,先炒的一定是胡萝卜,叫开门红,最后下锅的是黄豆芽,讨万事如意的口彩,最后再烩炒一下,倒上麻油。什锦菜好不好吃,油料多少,火候大小,时间长短和咸淡分寸都有诀窍,教是教不会的。炒起来讲究,吃起来随意,搭配稀饭,包饼夹馍,上桌加菜,吃上去满口清香,打一个巴掌都舍不得松口呢!”
付家欢和孩子们听了大笑,十分佩服,蒙自然笑道:“司茭白,你不光会种菜,表达能力也很厉害,我决定,收你这个学生,19号来报到吧!”
司茭白听了,笑着对刘心扬说:“怎么样?就知道蒙老师会收我。”刘心扬说:“你别得意,有本事,成绩和宋佳妮姐姐一样好。”
司茭白听了也笑:“菜种得好,学就能上好,聪明的人干什么都好。不像你,一点也不会种菜,估计也上不好学。”说完,怕挨打,拔腿就跑,刘心扬去追,差点撞上周娴香。
周娴香拿着一个铁盘,端了几碗饭菜、和一个纸袋子走了过来。她让范竹毫接住铁盘,又把蔡榕桂送的什锦菜,拨出一些,放进几个菜碗。然后,从纸袋里抓出几把肉脯、奶糖和五香桂皮豆,放进范竹毫的口袋。最后,把纸袋递给蔡榕桂说:“温校长爸爸从上海带来的,给大家尝尝。”又问:“茭白上学的事,蒙老师答应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