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沿着高岗里往西走了一百米,右拐又走了二三米,就遇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向北是鸣羊街,向西是花露南岗。
一路上,豆豆看着这些巷子和院落,听着耳边传来的南京话,脑海中凝固的记忆,像是在一点点融化。
他边走边叹:“难怪中华门城堡一带,有‘曲街斜巷’的美称,走不了几步,就是另外一个巷子,每一条巷子,又总是弯弯曲曲。巷子和巷子纵横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小的时候,我在这个迷宫里面,不知道来来回回穿梭过多少次,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定非常熟悉。可是今天,自己重生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多亏有车夫带着,又有伙计的指点。”
商首夫见豆豆对南京,表现出熟悉又陌生的怪模样,笑道:“不要着急,前世记忆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他们边看边聊,左拐进了花露南岗,又向西走了五十米,见道路左边,有一户镂空雕砖的门头,门前有两面青石雕成的大石鼓,石鼓之间,夹着三级石台阶,台阶上面,是一个两米深的大门沿,门沿两侧是青砖山墙,山墙的正中间,镶着三十厘米见方的镂空雕砖,上面雕着“福禄寿喜”、“松鹤延年”几个字。大门两边,各留着一米的迎街墙,衫木做的双开大门,没有刷漆,保持着木材的本色,门上各嵌着一只黑铁铸成的门环,四米见宽的大门紧闭着。大门右边的迎街墙上,挂着一个白漆底的长条大木牌,木牌上面刻着六个正楷黑字:花露南岗小学。木牌的右下角,还刻着三个小字:宋佳妮。
豆豆捏住铁环,轻轻地扣了三下,门栓一响,门打开了一条小缝,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从里面探出了头,问道:“你们找谁?”
商首夫看了一下豆豆,豆豆说:“爷爷,我们找张指柔阿姨。”老伯问:“张指柔,老师还是学生?没听说过这个人。”豆豆听了,忙说:“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
老伯摇头,又问:“你们找的是花露南岗小学吗?”豆豆点头,老伯又摇头,说道:“再去别处问问吧,我们这儿没有这个人。”说完,就要关门,豆豆伸手拦住他说:“我们还要找冷双显叔叔,周娴香妈妈,侯佳佳小朋友,还有,还有……”
老伯听了,想了想说:“学校后面的菜园子,有一个周妈妈,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人,可以去那儿问问?”说完,指了指大门左边,就关上了门。
豆豆和商首夫听了,顺着学校的山墙走到底,左转进了一个竹篱笆门,见学校西山墙外,是一条土路,土路边上是一大片菜地,里面种了些箭杆白菜、大萝卜、大头菜、瓢儿菜。
离春节还有七天,家家户户都在备菜,菜地里有很多人在浇水、锄地、采摘。
两人在菜地里找了找,豆豆没有发现周娴香,就沿着土路,走到城墙根下。发现在学校后墙和城墙之间,有一亩多的菜地。菜地里没人,刚浇了水,地里的菜像是刚刚收了。
学校后墙上,有一扇小门通往菜地。豆豆去敲了门,不一会儿,豆豆见门被打开,周娴香兜了一个百纳布的围裙,手里拿着一把锅铲,从里面走了出来。
商首夫个子高,周娴香先看见了他,问了句:“你找谁?”接着,就听豆豆在叫:“周妈妈。”
她低头一看,见是豆豆,忙弯下腰,一把将他揽在怀里,在他脸上亲了又亲,大声抽泣起来:“我的天啦!豆豆,你终于来了!”
周娴香的哭声,引来一群人。当先跑来的是一位少妇,少妇后面跟着一位布衣老妇和一位抱着婴儿的锦衣老妇。
只见那少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一身浅黄色棉斜襟的冬衣,上面绣着的几枝青竹透着雅致。她走上前,看了一眼豆豆和商首夫,回过头去,高兴地对后面两位老妇人说:“妈,阿姨,豆豆回来了!”说着,把豆豆和商首夫让进了小门。
豆豆拉住黄衣少妇,问道:“你是温新阿姨吧,我在香山见过你?”
温新紧握住豆豆的手,说道:“是啊,豆豆还记得我。”说完,指着布衣老妇和锦衣老妇说:“这是我妈妈,古晨风奶奶,这是双显叔叔的妈妈,匡青衿奶奶,匡奶奶抱的小宝宝,是我的侄女温欣然。”
豆豆听了点头,与她们打招呼说:“古奶奶好!匡奶奶好!”
接着,他回头介绍道:“这是我的朋友商首夫,是他救我出来的。”周娴香等人听了,忙对商首夫鞠躬致谢,商首夫扶起众人,回了礼。
周娴香引着大家坐进客厅,倒上茶,然后,擦了眼泪去食堂准备吃食。
豆豆问道:“温新阿姨,佳佳、指柔阿姨和双显叔叔在吗?”温新说:“指柔带佳佳去买东西了,双显叔叔在上课。”
正说着,豆豆见温普礼走了过来。温普礼的身边,有一位锦衣老人和一位穿中山装的中年人。
豆豆忙上前问好,温普礼拉住他说:“豆豆长高了,你辛苦了!”他身边的老人见了,笑着问:“豆豆,双显叔叔说你非常聪明,你能猜到我是谁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