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玲听了,拼命地点头,笑道:“不迟叔叔真厉害!
你不用看,也知道我叔叔的大床,是怎么搞成的。”
艾晓店看着蒙不迟,对郭晓玲笑道:“晓玲,你不记得啦?
不迟叔叔会读心术,他能知道别人心里,都在想什么!”
蒙不迟听了,又拉了郭晓店的手,说道:“这次,我没有去读晓玲的想法。
是我自己判断出来的。
你们想,一张床,横着睡比竖着睡,还要舒服,至少要用两张床拼起来,才能做到。”
艾青青听了,对两个孩子笑道:“你们的不迟叔叔,成绩是年级第一名,又是风云人物正榜第二名,这种小问题,根本难不倒他。”
见他们点头,艾叶抬起头,问郭以群:“以刚干嘛,要拼这么大的床?”
郭以群听了,笑道:“以刚是闹着玩的!
南京大学的宿舍,十二个人一间,都是上下铺的。
每个铺位也不宽,过道上还放着窄窄的条桌。
以刚住在里面憋屈。
所以,这次回家,他特地把以前仆人用的床,拿出来一张,和自己的床拼在了一起。
这样睡,就能好好释放一下了。”
郭晓店听了,一边比划,一边说:“叔叔的床,在上面打着滚睡,都不会掉下来。”
艾叶去过南京大学的宿舍,点头说道:“不错,南京大学宿舍里的床,的确不大。
九斤因为体型特殊,学校安排他,睡了两个床的拼铺。
就算是这样,九斤还是不容易翻身呢!”
艾青青点头,笑道:“当年,以群在华东水利大学,也是一个人,睡在两张床的拼铺上。”
众人一边说,一边走到了客厅。
见其他客人,已经到了。
秦关意与郭以刚,正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见蒙不迟等人来了,郭以刚忙去房间,请出了郭天峻、窦开渠。
大家一起去了餐厅,按郭习良的安排,在大餐桌边一一坐了下来。
接着,吉淑敏、艾青青、郭以群三人,忙了一阵,上齐了酒菜。
郭天峻站起身,端着酒杯,说道:“春节之前,还要劳烦各位拨冗莅临,实在是感谢感谢。
今天,借晓玲的生日,向各位请教郭某的家事,老夫有点倚老卖老了!
让我借这杯酒,感谢芮局长、秦局长、吴厂长、岳科长众位,能赏给老夫这个薄面。
各位屈驾赴约,老夫先饮为敬,以示赔罪!”
说完,他一饮而尽,众人忙举杯称谢,一起饮了。
放下酒杯,郭天峻又说:“我和开渠,与习良、淑敏等孩子商量后,已经作出了一个决定。
我们准备,放弃郭家在南京、南通、无锡三地的全部私股。
同时指定,用私股产生的定息,为各地纺织厂,各创办一所纺织职业学校,以培养纺织专业的人才。
习良、淑敏他们,则可以安下心来,做好普通的生产管理人员。”
众人听了,吃惊不小。
芮康城想了想,问道:“最近,南京市范围之内,也出现过一些放弃私股的案例。
大多数情况,是国家放弃对私股的追求。
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私股股东,主动放弃股权的。
不知道郭公此举,是何原因?”
郭天峻听了,叹道:“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以群的妈妈施青萍!”
见众人不解,他接着说:“大家都知道,以群和青青结婚以后,我们家一直想让以群妈妈,回到南京,住在这个大院里。
我们和习良、淑敏、以刚全部搬走,住到下关去。
好让她和自己的子孙,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没想到,她却坚持,除非以群和青青有了孩子,她可以过来带几天。
等孩子满月了,还是要回林县的小店村生活。”
郭以群听了,点头说:“妈妈说,如果我们同意,也可以让晓店、晓玲去小店村住。
由妈妈负责,把他们带到六岁,然后,再送回南京上学。”
艾青青看着艾叶,补充说:“我和以群,见妈妈态度坚决,也没有办法。
只好体贴她,没有请她大老远地,过来带孩子。
更没有把孩子送过去,让她去带。
每一年,我们都会带着孩子,去老家看望妈妈一两次。”
郭以群点头,又说:“不过,我们也对妈妈,提了一个请求。
请她给孩子们取名字。”
说到这儿,他的声音有点哽咽。
顿了一下,接着说:“妈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只是和爸爸没有缘分。
她说,姓氏不能改,排行也不能改。
生了男孩,就叫郭晓店。
生了女孩,就叫郭晓玲。
用他们的名字,来纪念林县小店村的老家。
妈妈还说,晓玲的玲字,要用王字偏旁的玲,不要用林县的林。
要不然,就不像一个女孩的名字了。
只要有相同的读音,也就行了。”
吉淑敏擦了擦眼泪,说道:“青萍姐还说,姓氏就是一个符号,并不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