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艾叶不解,温习说道:“陈书记那儿,缺少一部电台,需要学校支持一下。”
艾叶听了,心想:“全部拿走才好!
地道里的这些东西,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影响到7号大院的安全。”
想到这儿,她笑道:“需要的话,全都拿走。”
白薇听了,也笑道:“我和温习也要用。
留下一台,有急事的话,方便与外面联系。”
艾叶点头,带他们去做登记。
元旦以后,温习和白薇出去的时间多,回来的时间少,有的时候连续几天,都不回来。
大院里的人,知道他们忙的事情重要,从来不打听。
别人来打听,也都说不知道。
周娴香每天给他们留饭,帮他们收拾房间。
偶尔,还会帮白薇洗一下衣服。
怀仁学校的师生,按部就班,进行了期末考试。
接着,就准时放了寒假,又于2月1日,准时开了学。
与此同时,教育系统的其他学校,不断传来负面消息。
有的学校的教职员工,举办了“活命拍卖会”,忍痛贱卖衣物。
有的组成“要活命委员会”,向当局示威请愿。
还有的宣布无限期罢教,要求按实际的生活指数,配给实物。
因怀仁学校的办学资金,还勉强够用。
又保有怀仁地道,不仅能有效抵御战乱,还储备了不少应急物资。
所以,人心比较安定,没有人参加罢学、罢教、罢工、游行等活动。
面对层出不穷的涉教新闻,师生们没有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在芮康城的领导下,480个同学,只有7个随着家长去跑反,29名教职员工中,只有1个人去职。
大多数人都相信,内战不是抗日战争,没有特殊情况,交战双方,是不会拿老百姓出气的。
只是,由于通货膨胀、金圆券贬值,蒙豆豆取出的助学资金,购买力已经大不如以前。
芮康城、秦司远、温可可等人,想尽办法,去开源节流,才勉强维持住了助学金的安排周期,没有突破使用的序时进度。
1949年2月24日,收音机里面,传来一个消息。
国民党行政院召开政务会议,通过了《财政金融改革方案》,作出了四个决定。
第一,军费和军饷支出,改以大洋为计算标准。
第二,海关进口税改,以每个大洋等于0.4美元计算汇率。
货物的棉纱、火柴、水泥、卷烟、食糖等税收,规定征收实物。
盐税除征收实物以外,还规定政府办理一部分官收官运。
第三,中央政府停止对各省、市、县的财政补助,将原属中央政府的田赋税三成,以及烟酒税、特种营业税划归地方;
第四,允许大洋自由流通。
看到这第四条,芮康城等人都在庆幸。
好在没有将手上的白银,在政府限期之内,兑换成金圆券。
否则,办学资金就难以为继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大洋能自由流通,他们只知道是一件好事。
至于好在哪里,则似懂非懂。
他们关心的,除了学习就是玩。
秦关意催促艾叶,赶紧把纱厂的照片洗出来,拍得好的留下来,不好的请范竹毫画出来。
艾叶洗照片的时候,却犯了难。
和照相机放在一起的,还有林允娇带领摄影小组,在抗战时期拍的那些胶卷胶片。
上面记录着日军屠杀难民的血腥场面。
因为存放的时间长了,地道里的湿气大,胶卷胶片上,或多或少有了不少霉点。
艾叶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她找来蒙豆豆、范竹毫、王梦瑞、冯惜蝉,几个人一起,仔细检查了胶卷胶片。
把它们分成了四档:保存完好无损的,基本完好无损的,需要彻底修复的,以及还没有冲洗出来的。
王梦瑞边看边说:“这些资料,必须尽快抢修。
这是日军的屠城血证,照片上记录的历史,是牢记血泪往事、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有力工具。”
范竹毫抚着这些胶卷胶片,眼含热泪,点头说:“南京博物院有修复摄影绘画作品的能力,但是,没有保存能力。”
王梦瑞听了,含悲说道:“不错!
现在的南京博物院,最大的任务就是配合政府,把文物搬迁去台湾。
根本没有足够的经费,来保存这些资料。”
冯惜蝉听了,问道:“需要怎样保存?”
范竹毫想了想说:“冷冻!修复以后,需要放在零下16度的环境里。
这样,至少可以保存三到五年。”
冯惜蝉边想边说:“生物系的实验室里,倒是有冰柜。
但是,我们自己还不够用。
暂时放一下可以,一直放的话,一方面要压缩胶卷胶片的数量,另一方面要经过系主任的同意。”
艾叶听了,看了看胶卷胶片的数量,又问:“冲洗出来的照片,可以保存多长时间?”
范竹毫在国外办画展,熟知这方面的情况,他肯定地说:“十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