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康城说:“区教育局发来通知,要求我们学校,为区里分担施教压力。
要求我们在2月1日以后,必须接受一些复读生。
这些学生,来自附近几个已经关停的学校。
与此同时,只是象征性地给了怀仁学校一些补贴。
这些补贴,根本覆盖不了接受复读生增加的开支。
目前,我们学校已经有206个学生,教学经费早就捉襟见肘,教学场地也已饱和。
增加的学生,会让学校的处境更加艰难。”众人听了,无不叹气。
看着操场,他又说:“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操场和小院之间,没有围墙隔着,穿过操场,就是鱼塘、猪圈和鸡舍。
课间和放学以后,学生们都喜欢在那儿玩耍,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落水事件。”
看了看温可可,他接着说:“我和可可主任早就商量好,无论如何,都要克服困难,在操场和小院之间,砌上一道围墙。
这样,小院成了相对封闭的后院,就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再次发生落水事件。
同时,围墙也有隔音效果,能减少上课声对小院的影响。”
周娴香听了,点头说:“能砌上围墙最好,不过,一定要给我留个小门,方便进出菜地。”
芮康城看着她说:“我们计划,不光要在围墙上开个小门,还要在小院的厨房间,再开一个侧门。
学校放学放假后,有田兄弟就不用守着传达室,熟人可以从侧门进出学校。
省得他在小院里忙,传达室有人敲门,也听不见。”
蒙自然点头说:“刚才就是,我和艾叶敲了好一阵,才进了门。有了侧门,就方便多了。”
冯照山想了想,摇头说:“我不建议把侧门开在厨房。
现在,那么多人在里面吃饭,开了侧门,厨房的空间就更小了。
可以把侧门,开在文具房,一来不影响我制作文具,二来也算是门面房,买卖文具起来比较方便。”
芮康城听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刚要说话,就听梁有余发出“嗯嗯”两声。
众人回头去看,见他眼球转动,嘴唇微动。
周娴香忙去和他说话,却又没了动静,才掖了掖他的被子。
然后,看着蒙自然,笑道:“有余这几天,手指、眼睛和头,动得时候多了,也有了声音。
看来九斤的童子尿,没有不迟的有用!”
蒙自然听了高兴,说道:“真希望梁爷爷早点醒过来!”
刘心雨哄卢家桑、卢家果睡着,也过来守岁。
听大家说着梁有余,插话道:“我在霍山教书的时候,有个学生的婆婆,意外摔倒成了植物人。
学生的公公、爸爸和妈妈,坚持每天给她翻身、活动四肢、唱歌说话。
她妈妈还特地买了一台收音机,天天放着给她听。
四年以后,她就苏醒了。”
周娴香听了,忙问:“苏醒之前,她像有余这样哼哼吗?”
刘心雨摇头说:“具体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蒙自然边想边说:“这是个好办法,以前,我怎么没想到?!
不管怎样,我明天就把家里收音机拿来,放梁爷爷的床头。
再多买一些电池来,让他好好地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停!”
章文樱听了好笑,说道:“这样也好,等梁先生醒了,天下的大事,他都能知道,完全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芮康城听了,颇为感叹,说道:“现在,我非常怀念有梁前辈、宗前辈、冷校长主事的日子。
当年,有他们在,我们只管跟在后面冲就行了,反正遇到事情,有他们在前面扛着。
不像现在,就是我们冲在最前面,压力大,烦恼多!”
邱达光听了,又看了看梁有余,举起茶杯说:“好在,有梁前辈、宗前辈传承的精神。
现在,到了我们这些人挑担子的时候了!
我提议,大家以茶代酒,为了梁前辈早日苏醒,为了怀仁学校的明天,喝上一口!”
众人点头,纷纷举杯喝了。
接着,讨论确定了砌围墙的事。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南京人不兴走亲戚,众人都待在家里。
一大早,周娴香接了蒙不迟的尿来,让梁九斤扶着梁有余坐好,拿起汤勺,一勺一勺地喂起来。
不一会,蒙自然捧着收音机走进来。
他让梁九斤开大了声音,放在梁有余床头。
见梁有余神情自若,没有什么不适,他才回家,去照顾艾叶、蒙不迟。
收音机里,正放着吴莺音演唱的《明月千里寄相思》: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边新月如钩。
回忆往事恍如梦,
重寻梦境何处求?
人隔千里路悠悠,
未曾遥问星已稀。
请明月代问候,
思念的人儿泪常流!
月色蒙蒙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桌上寒灯光不明,
伴我独坐苦孤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