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然听了,心想:“九斤耳朵灵,鼻子尖,莫非童达理派人送来了建材,他提前知道了?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洋灰?!”
想到这儿,蒙自然急忙问道:“九斤,你闻到洋灰味了吗?”
梁九斤见听蒙自然这么问,知道他已经猜到,于是点头说:“还有木头和石灰的气味。”
众人听了,兴奋地站了起来,准备赶去门口迎接。
周娴香见了,怕梁九斤搬建材的时候受了伤,拦住他说:“别急,戴副手套。”
蒙自然在一旁说:“九斤要去上课,不用他去搬。”
周娴香听了摇头,还是拿了两副手套过来,递给了蒙自然、梁九斤。
然后,笑着说:“木梁转弯的时候,除了九斤,没人能搬得动。”
蒙自然听了,奇怪地问:“周妈妈,你看到九斤搬木梁的画面了?!”周娴香点头。
蒙自然、梁九斤从没见过,周娴香能预测近在眼前的事。两人将信将疑,乖乖地拿了手套,梁九斤去学习班上课,蒙自然和众人去门口等建材。
蒙自然和众人在门口,巴巴地等了一分钟,才见六辆军用卡车,慢慢地开过来,停在了学习班门口。
众人在心暗暗称赞:“这个九斤,只怕隔着五六百米,顺着风就能听到汽车的动静,闻着建材的气味了!”
当先的卡车上,下来的不是童达理,而是伍兴国。
与芮康城、蒙自然等人见了礼,他说:“根据童副组长报来了数字,我们按照建造民居的标准,准备了木材、房瓦、洋灰、石灰、沙石、门窗、电灯电线和一些金属配件。
这第一批建材,是部队免费赠送给学习班的,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还望大家笑纳!”
说完,他又指着身边一个上尉军官,对芮康城笑道:“这位是江腾冲排长,今后几天,他就归你指挥了,不完工,不收兵!”
江腾冲二十岁刚出头,血气方刚,一身豪气,冲芮康城行了个军礼说:“江腾冲向芮校长报到!”
芮康城见了,握住他的手说:“要辛苦江排长,辛苦兄弟们了。”
江腾冲听了,打了一个立正,昂首说道:“没有辛苦,只有吃苦,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他在温可可的安排下,指挥工兵卸载建材。
芮康城、蒙自然仔细一看,见急需的建材都有了,满心欢喜。
芮康城对伍兴国说:“能备齐这些建材,已经非常难得,怎么还能让伍团长破费?”
伍兴国听了,正色道:“允许你们冒险营救弟兄们,就不允许我们出点笨力气?”
芮康城见他态度认真,知道他们报恩心切,不便再拂其美意,便邀请他,先去教学棚喝水。
不想伍兴国摆了摆手,说道:“部队上有紧急会议,我马上要回去,有机会再来喝茶!”
说完,对众人行了军礼,带着两个卫兵走了。
送走伍兴国,江腾冲带着工兵们卸载,众人也插不上手。
蒙自然便嘱咐冯照山、王得志、吴寸锦三人,在前面照应。
又让周娴香、冯虞氏、包前芳、花寻春、邢敷彩烧水泡茶。
自己叫了芮康城、温可可、邱达光、章文樱和艾叶,去书房说事。
蒙自然关上门,从书柜里取出一只沉甸甸的大布包,放在桌上打开。
布包里面,是些大洋和金条。蒙自然对众人说:“这四千块钱大洋和十两黄金,是梁前辈、宗前辈和冷校长留下的助学资金。
梁前辈一再要求,这些资金,非必需不使用。
前一段时间,见学习班重启困难,准备动用,没想到,伍团长帮着解决了建材,减少了我们的支出。”
看了看大家,他又说:“本来,我打迟一迟再分配这些钱。
刚才见建材已经到位,又想到齐飞白局长提到过,内战已经迫在眉睫。
我担心,教学重启计划刚有起色,就被战火毁了,孩子们的求学希望再次搁浅。
所以,决定把这些钱拿出来,分给学习班和分校,希望大家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用在刀刃上。”众人听了点头。
蒙自然见了,接着说:“按照指柔阿姨当年的分配比例,综合考虑重启的基础建设资金、预计的学生人数以及感谢江排长等人的费用,我有下面四点提议:
第一,给江排长等官兵,留100块大洋的感谢费用;
第二,给双闸、沙洲圩分校各留八百块大洋、二两黄金;
第三,给学习班留二千三百块大洋、六两黄金;
第四,三个学校的接受人,分别是双闸的奚晓丹老师,沙洲圩的曹茹芳老师,学习班的芮康城老师。”
艾叶听了,补充道:“今天我和自然去银行,用金条兑换大洋,银行准备兑付法币给我们。
当时,我们计算了一下,用黄金兑换法币,再用法币去钱铺兑换大洋,不如直接去钱铺兑换划算。
所以,就没有答应银行的要求,我们坚持,要么兑换大洋,要么就不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