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目光投向一直安静坐在角落,低着头的顾晚舟。作为公司的财务总监,她的态度至关重要。
“晚舟,”我语气平和但严肃地问道,“刚才大家讨论的方案,无论是王闯的客户挽回行动,还是叶蓁蓁的欧洲市场开拓,都需要资金支持。打这场硬仗,公司的现金流能否支撑?能支撑多久?”
听到我的点名,顾晚舟缓缓抬起头。出乎我的意料,她的脸上并没有太多慌乱或焦虑,反而带着一种异常的平静和专注,仿佛刚才的讨论已经在她心中演算了无数遍。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神恢复了财务总监特有的冷静和锐利,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分析道:
“林总,各位同事,根据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我来做个简要分析。”
“首先,如果国内业务在短时间内完全停滞,没有任何收入进账,仅靠账面上的存量资金,在维持公司基本运营、支付员工薪酬和必要开销的情况下,我们大约可以支撑三个月。”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加重:“所以,这三个月,将是我们恒月生死存亡的关键窗口期。”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三个月的分量。
顾晚舟继续冷静地说道:“其次,关于融资渠道。目前,我们确实通过一些途径,可以获得大约2000万左右的融资额度。如果按照正常的资金成本计算,这笔钱到位后,大约可以再为我们续命三个月。”
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肃和谨慎:“但是,林总,我强烈不建议公司在这个时候,通过融资来打这场消耗战!”
她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分析利害:“第一,在目前公司遭遇狙击、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融资的成本可能会被推高,甚至可能附加苛刻的条款,这会极大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和未来的经营压力。”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我们动用宝贵的融资资金去和赵家打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即便最终惨胜,公司也可能元气大伤,背负沉重的债务。一旦市场稍有风吹草动,或者欧洲市场开拓不及预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急剧放大。那将是不可接受的后果。”
顾晚舟的分析条理清晰,利弊分明,让刚刚燃起的斗志更加冷静和理性。
她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沉着,让在场所有人都暗自点头。
“顾总监分析得对!”叶蓁蓁立刻接过话头,她的眼神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但是,林总,顾总监,各位!请放心!不需要六个月,甚至不需要三个月!”
“我向你们保证,最多两个月!欧洲市场一定会有稳定的进项!第一批订单的回款足以缓解公司的现金流压力!欧洲分公司,将成为公司最可靠的输血线!”
王闯也立刻拍着胸脯表态:“林总,顾总监!国内这边,我老王豁出去了!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我一定想办法撕开口子,让那几个大客户至少恢复部分订单!保证不让后院起火拖大家后腿!”
叶蓁蓁和王闯的坚定表态,如同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将顾晚舟分析的严峻形势瞬间扭转,变成了一个清晰可见、可以努力达成的目标。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徐曼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的到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不好意思,各位,我来晚了。”徐曼落落大方地走到我身边的空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我身上。
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情况林总已经在电话里跟我说了。赵天宇是吧?跳梁小丑而已!”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天然的霸气和安抚力,让众人的心更加安定。
徐曼直接切入核心,声音清晰而有力:“首先,我表个态。我之前答应给恒月注资的两个亿资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流程。这笔钱,就是我们打赢这场仗最充足的弹药库!在资金上,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后顾之忧!”
“两个亿!”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声,就连顾晚舟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这笔巨款,足以让恒月在这场消耗战中占据绝对优势。
徐曼接着抛出了一个更具战略眼光的建议:“其次,我有一个想法。既然卓越科技这样的核心供应商可能靠不住,我们何必一直受制于人?不如,我们和宏达精密的王总深度合作!”
她看向我,眼神中闪烁魄力:“我们出资金,王总出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合资建厂!自己生产核心部件!这样一来,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再也不怕被人卡脖子!”
她顿了顿,补充道:“两个亿的资金,用来买地、建厂房、购买先进设备,绰绰有余!而且,我们有恒月现有的市场渠道和欧洲未来的市场预期作为保障,不怕投资打水漂!这是一举多得的长远之计!”
徐曼的这个提议,如同在众人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被动防御转向了主动布局,格局瞬间打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