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省会国际会展中心,玻璃穹顶将午后的阳光折射成细碎的光斑,落在 “2024 中国科技与互联网发展峰会” 的巨幅横幅上。会场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与电子设备的轻微嗡鸣,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从业者、投资人聚在这里,目光都聚焦在前方的主舞台上。
林辰坐在观众席第一排,深蓝色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手里握着一支银色钢笔,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台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李教授正站在聚光灯下,身后的大屏幕上滚动着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曲线 —— 那条陡峭上扬的蓝色线条,像一道充满诱惑的信号,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根据我们的测算,未来三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突破 12 亿,而生活服务类场景的线上渗透率,将从目前的 15% 飙升至 40%。” 李教授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餐饮外卖、家政服务、家电维修…… 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蓝海。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能整合全品类资源的平台,谁能先抓住这个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头部位置。”
林辰握着钢笔的手突然顿住,笔尖在笔记本上留下一个深深的墨点。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像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 —— 自从小城市智慧园区项目稳定后,他就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赛道,智慧城市硬件项目虽然盈利稳定,但市场天花板清晰;而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生活服务领域,正是前世他错过的黄金风口。
“李教授,您刚才提到生活服务类 APP 的发展潜力,我想请教一下,目前这个领域的主要痛点是什么?初创企业入场,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峰会中场休息时,林辰快步拦住正要离场的李教授,语气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明亮的年轻人,笑着停下脚步:“小伙子,你问得很关键。现在生活服务领域的痛点很明显:一是资源分散,餐饮归餐饮、家政归家政,用户需要下载多个 APP 才能满足需求;二是服务标准不统一,尤其是家政、维修领域,师傅水平参差不齐,用户体验差;三是信任成本高,用户很难判断商家的服务质量。”
他顿了顿,补充道:“初创企业入场,不用追求大而全,先从本地市场做起,把一个城市的资源整合好,做出口碑,再逐步扩张。比如,你可以先对接本地的餐饮商家和家政公司,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用补贴和优质服务吸引第一批用户。等用户基数起来了,再拓展其他品类。”
林辰认真地记着李教授的话,又追问:“那资金方面呢?研发和推广大概需要多少投入?” “研发一款基础的生活服务 APP,大概需要 300-500 万;推广方面,一个二线城市的用户获取成本,目前在 50-80 元之间。” 李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这个赛道有潜力,但也有风险,想清楚再入局。”
当天下午三点,辰星科技的会议室里,气氛格外紧张。林辰把峰会资料投影在大屏幕上,李教授的演讲 PPT、用户增长数据、市场分析报告,一一呈现在核心团队面前。他双手撑在会议桌上,语气激动:“各位,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就在眼前!我们要做一款整合餐饮、家政、维修资源的生活服务 APP—— 用户打开一个 APP,就能点餐、约家政、找维修;商家入驻平台,能获得更多订单;我们通过平台抽成、广告投放盈利。现在进场,我们还有机会成为本地龙头;再等两年,巨头入局,我们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赵伟第一个皱着眉开口,他手里捏着保温杯,语气里满是担忧:“林辰,这是不是太冒险了?我们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做的是智慧城市硬件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维护,都是我们熟悉的领域。互联网软件开发完全是陌生的赛道,我们连专业的技术团队都没有,万一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没人用,之前投入的钱不就白费了?”
坐在赵伟旁边的刘娜也点头附和,她手里翻着市场部的调研数据,语气谨慎:“赵总说得对。生活服务类 APP 不是光有技术就行,还需要大量的线下资源整合。餐饮商家要一家家谈入驻,家政公司要筛选资质,维修师傅要培训考核,每一个环节都很繁琐。而且现在用户对 APP 的要求很高,界面、流畅度、售后服务,有一点不满意就会卸载。更重要的是,推广需要巨额资金,我们刚把启明资本的投资款用在智慧医疗项目上,哪里还有钱投到 APP 上?”
“还有盈利问题。” 财务总监张颖补充道,“现在市场上的生活服务 APP,大多靠补贴吸引用户,短期内很难盈利。我们公司虽然现金流稳定,但也经不起长期亏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